
【桃源】砥砺前行(随笔)
人生本来没有什么意思,但生活着就要把没有意思的人生过得有一点儿意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路上行走着。
------题记
一、
农历2015年10月22日,是我五十周岁,回望自己半生,我深刻地体会到我的一半是过去了,很有可能是一大半,在这一大半的人生中,颇有一些事情值得纪念,一些情节值得回忆和玩味。从公历的2015年3月初至11月底,除正常的生活工作外,我每月用三四篇杂感或随笔回忆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回忆了这五十年来的生活,在公历2015年12月份整理成册,有了《在路上》第一集。
如果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青年之前是第一阶段,中年是第二阶段,老年是第三阶段。从公历2016年1月开始,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旅程,而且不经意间已度过了三个年头。现在我想谈谈我的家: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家是停泊休息的最好港湾。我的家怎样呢:很早时的家就不说了,在公历2002年那年,我家有十口人,祖孙四代:祖父母,父母,我与妻子与儿子,弟弟弟媳与侄儿。共有四间两层的简易楼房,左右各两间厢房,西南门向,前后各有条长长的大河,东至九圩大港,大港直通长江。当时我所在的村队有五十多户人家,而大部分人家姓蒋,所以又称蒋圩队,也就在这年,我家与另外五户在乡村统一规划下进行了拆迁,搬到离家不远的新住宅区,我与弟弟重新各建了三间两层半的新楼,左右四间厢房,前后左右各十八米,是东南门向,因为右面是一条大路,我家被分在右边第一家,为安全等因素,就在前后砌了围墙,后面院子长有许多花草果树与菜蔬,在西南角处有一小窝,养了一条小黄狗,厢房一间是车库,中间两间是厨房,后一间是堆放粮草与杂物,原来祖父母在时养了一些鸡鸭,现在因环境保护缘故,父母就没再养。家门口的院子,以前个体承包责任田时用于晒粮草,如今大田包给了种田大户,那么大的水泥场地怎么办,我想:如果再过几年退休后还在农村,就沿门前的围墙盖上一排小屋,这样变成了一所四合小院,我就在天井里种点花花草草,瓜果蔬菜,中间放上桌椅,看书喝茶,在休闲中自娱自乐,优雅地慢慢老去。
再说公历1998年,我的儿子大概十岁了,为了到镇上上学,我与妻子商议,就在镇上买了两间二手门面房,妻子从厂里离职回来自行创业,开了一个小饭店,我每天下班回来帮忙。在这里,我度过了近十年的艰苦时光,这也是我的第二个家,虽苦却乐,令我难以忘怀,如今在三楼上还保留着一间我的卧室与书房。我想:如果退休后不去农村的家,就在这儿开个古式古样的茶楼或书吧,经常与一些老友下下棋,打打牌,看夕阳,写文章,享受老婆做的可口的饭菜,安安稳稳地度过余下的时光。
可这世界变化太快,周围的变化逼着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公历2009年,妻子将饭店租给厨师继续经营,自己又到镇上新农贸市场那边买了两间门面房,开了一个百货超市,我又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家。下班后我还是回来帮帮忙。到星期日,我换妻子去进些货。妻子与我说: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想一直开下去,等我退休后就与她在一起,一间留自己卖卖烟酒百货,一间让我开个“自家菜园”店,卖些农村种的绿色蔬菜,河里养的水产,再进一些粮油干货与水果,早上一边做生意,一边晒太阳,与人来人往的客人谈谈话,与一些熟人拉拉家长,把父母带到身边照顾好,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心里没负担,没压力,简简单单平平凡凡,孩子们回来了,做些好吃的,享受一大家子温馨而又其乐融融的生活。
时代在变迁,我的家也在不断更新,它是我生活中实实在在无法抹掉的生命历程。但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农村老家,那里有我的思恋。祖父在九十三岁时去世,儿子上完大学工作后在二十五岁时结婚,去年祖母在九十五岁时去世了,我的孙子也上了学,所以现在还是四代同堂,十口人。儿子说:等我退休后不工作了,就到城里去帮他带孩子,楼上楼下都有阳光房,要看书,养花草都可以,交通也较方便,医院,学校,花园,商场等都在附近。我想:说不定到年老了,我与妻子还真会去那城里与孩子们过生活,也看看外面世界的美好,也许那里将会是我们的第四个家,是我与妻子这辈子最后的归属呢。
二、
上面谈了我的家,再继续谈谈我自己:五十岁之前就不多说了,只简单谈谈最近这三年来的情况,我的理想(人类社会与自然能和谐相处正常生活),目标(物质富足与精神满足)以及当初制定的人生规划一直没有改变,仍然在不断向前进行着,一年四季的作息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心态,放慢了脚步,开始学会做人生的减法。虽然额上添了一些皱纹,鬓角上添了一些白发,只是生活上更简单,节制,更俭朴。在思想上更沉毅,乐观,多了一份思考,学会了一点理智,更加从容宁静,谦逊高尚,知道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有些事也只适合憧憬。更懂得平和静默与忍让,学会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也不以已悲,爱生活,做自己,时时觉知,日日精进,不为琐事纠结,一切顺其自然,让过去的那些恩恩怨怨,都随风而逝。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再与人斤斤计较,得之欣然,失自也坦然。学会弯腰,不再想如果当初,相信自己现在走的路,以及做的一些决定,并享受走在这条路上的快乐,知道自己是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
最让我高兴的是这几年,我又结识了一些新同事,结交了一些新朋友。他们有比我年轻的,也有比我年长的,彼此之间,有一些感情不真挚的,我又远离了他们,缘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但确实存在,我相信缘分,有时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分手后又忆念难忘,特别是前年三十年同学会,他们虽不是亲属,却胜似亲属,让我颇感深切,我想,那也许是前世的安排,缘分的融合,在渐渐变老的路上,我希望各自善待自己,让友谊天久地长。
最近这几年,我仍然每天坚持锻炼,早晨做自创的健身操,下班后打一会乒乓球。我的工作没有多少变化,但随形势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就必须继续学习,不断学习,为了不做被时代抛弃的人,就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激情,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学习一些业余知识,向一些年长的学经验,向一些年青的求学问。每年订报看杂志,去书店买书,去书摊上或网上淘书,去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到大自然中,到社会现实生活里去发现美和乐趣,去掌握一些学习的方式,去汲取一些适合自己的有用的养分,不畏失败,不怕年龄,勇于尝试,挖掘潜能,敢于实践,利用业余时间多写多练。最近三年又多了几十篇随笔感想,虽然有些写得很拙漏,但我还是想把它整理成册,题目就叫《不停步》。
耕耘路,不停步。学习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不知今后还能过多少年,只要坚持自己的内心,脚不停歇,最终就能实现自己的想法。我常想:人作为一种生命的现象,只是匆匆过客,你存在了几十年,最大的价值在哪里,并不在当多大的官,赚多少钱,能享受多少物质,而在于你做过什么,精神和生命是不是充实,等到离开这个世界时,回首这一生,觉得不曾因为不够努力而后悔,不曾因为止步不前而自愧,当拼尽全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一生。我由衷地祝愿我们每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永不停步,走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