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人间暖情”征文】我的家乡黔城(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人间暖情”征文】我的家乡黔城(散文)


作者:友友 秀才,1737.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27发表时间:2018-11-11 12:04:49
摘要:深秋最后几天,艳阳高照,我独自一人,沿洪江市黔城滨江公园右侧土马路,去郊野散心。这一路让我感慨颇深,嗅到了儿时的味,也让我感到凄神寒骨,有些后怕,但总的来说,是愉悦的。没有完全漏掉沿途的风景!

好久没走一回山间黄土路了。
   一日,风和日丽,晴空碧绿,决定去山间走一走。我从黔城体育新城出发,往潕水河走。岸边往右有一条乡间马路,被拖拉机挖得坑坑洼洼的,两旁的松树都是些碗大蔸的,散发着丝丝松毛味,和着茶树,混着干燥的枯草味。
   记得那时上哪都是土路,要么是黄泥,要么是黑土。但不管是黄泥道,还是黑泥路,它们都光溜微润,赤脚在上,酥软舒适。
   一次与发小上别的村秃山坡砍枳木条。一路上都是些黄泥和黑泥交错的羊场小道,我们都提着“皮草鞋”哧溜一路上坡。回来时拖着长长的枳木条,扛着一头,尾朝地拖着。约两华里的陡坡,一会便到了山脚,浑身上下衣服都湿透了。
   眼前山路弯弯,略带些陡坡,让我有“山重水复”之感。郁郁青蓝的松枝,间杂些棕色松毛。树下的芦花,开得正艳。棕红色的穗子,在微风中有些扭捏作态。茶花开得正酣,白里透着黄蕊,耀眼夺目。
   脚下的黄泥巴路被车轮压得很扎实,泥腥混着些松香的味道。
   透过松树俯视山湾,碧绿的菜畦生机盎然。
   沿着黄土路走,走出林荫处,豁然开朗,阳光艳艳的。芦苇丛生,一望碧黄。
   拐过一道弯,竹林深处有人家。竹林夹杂着茶树,花儿嫩白,如新嫁娘,带着几分娇艳,又带着几分羞涩。
   又过了一道弯,见一老汉挑着担子,与我迎面相遇。我们相视而笑,他放下担与我攀谈,问我:“咋不去看戏?”我愕然,经他介绍才知道,前面山湾林密处有座神庙,信徒请乐队大唱三天。
   这老汉说了些村上的事,似清晰而又模糊,我只含糊应承着。我不知这路能不能迂回黔城,经他指点,使我坚信,条条大道通黔城。他还详细叙说,马路前方有岔道,右拐可回黔城。这下我心踏实了,但又怕走出去费时长,就匆匆地与他道别了。
   走了一会,只见一田塍山湾,我终于走出了山林,心情豁然开朗了。
   抬头望去,有一户人家,有一个柴门,可惜没闻到犬吠。那翘起的檐角,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公溪河畔那熟悉的老屋……
   小时候我家老屋的檐角老远就瞅见了。每到晨炊,烟雾袅袅地从烟窗冒出。夕阳之下,各家的炊烟又冉冉升起,与雾霭纠缠在一起,成为山村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踏上了结实的水泥路,这时听到了不远处传来“过港,过港”的曲颈声,还有牛铃的清脆响声……

共 9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融情于景的精美散文,作者以优美地笔触描写了风和日丽时去山间看到的景致,字时行间流溢着对大自然热爱的激情,也描写了儿时在山中砍枳木条,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眷恋。这篇游记散文,表现手法新颖,现实与回忆交替,思绪飘逸,写真景物,抒发真感情,景物人三者相融,营造意境很美,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生动的描写,使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活了起来。文末是作者山间之游的感慨,抒发了作者一种追索和生活态度,对待生活我们不必贪心,有良好的心态就处处是幸福,力荐赏析!【编辑:言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言农        2018-11-11 18:37:33
  感谢作者赐稿!祝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友友        2018-11-13 20:34:09
  此文已不成其为文了!
回复1 楼        文友:友友        2018-11-15 22:32:39
  感谢言农的评价,但如今此文,已面目全非。
2 楼        文友:壮溪        2018-11-12 08:08:39
  人心善,性恬淡,目之所遇,皆是美景!王老师的文字,太美了,信手拈来,即是一串温润的珍珠!学习了!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1-12 12:41:37
  很美的文章,看似散漫行笔,却浑然一体,笔法洒脱,描写状物栩栩如生,人物与景恰好的布局,构成一幅美妙的山间图画,带给读者赏心悦目的愉悦!
回复3 楼        文友:友友        2018-11-15 22:17:43
  谢谢点评!如果您再回头看,您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此文已被糟蹋的面目全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