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腿
市第一医院住院部五层的病房里,我躺在十七号病床上,慢慢地坐了起来,用干枯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双腿,心里不住地叹息:太不争气了。
一岁时,别的小朋友开始学习走路了,这双腿还是没有这个意愿,还是需要爸爸妈妈抱着到处转,所以,直到一周七个月时,才学会了自己走路,虽然颤巍巍的,每天摔好多次,但还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两岁半时,这双腿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在蓝天下走路、跑步、跳跃。
村口柳荫小道上,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开满鲜花的小河边,果香扑鼻的大学校园里,这双腿留下的脚印越来越大,脚步越来越有力。
一晃就到了三十岁。同是这间病房,当年,儿子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第一声啼哭,第一下蹬腿,就是在这里。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
买汽车了,右腿献给了刹车和油门,左腿每次都懒散地躺着、挺着、竖着。后来,开全自动汽车了,右腿也轻松了,只要动动手,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到达想去的地方。
天气热了,左腿和右腿都幸福地生活在空调房里,享受着眼睛和耳朵带来的连续剧的快乐,分享着双手和嘴巴进食美味时的幸福。旅游也不用到处跑了,只要坐到书房里,打开旅游系统,就可以走进秀丽的桂林、登上巍峨的长城、踏上一览无余的珠峰。
工作时,没完没了的文件阅读、文档处理时,双腿就舒服地在桌面下酣睡。再后来,工作少了,慢慢的,一周只工作四天、三天、两天、一天了。到了现在,想工作,就在家里打开工作系统,领取自己感兴趣的份额,做上一会儿,验收通过,就完成了。这双腿还是在桌子底下酣睡。
年轻时经常到公园里散步,后来去的也少了:在公园里走上一公里,全身满是黑灰,回家后又是鼻涕,又是眼泪,儿子一个劲地给我喷消毒水。健身房,头几年还盛行,后来也陆陆续续关闭了,人们出门少了,锻炼的也少了,健身房就关掉了。
人老腿先老,病从腿生。接下来的几十年,我就在医院和家庭之间折腾这双腿。
病房的电视里,还在播放着化工厂爆炸的追踪报道,在画面上找了好久,也没看到主持人,只有一个机器人在跑来跑去。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爆炸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化工厂就提炼不出蛋白质、纤维素和营养液,人类吃什么呢;没有化工厂,就不能从重金属、核辐射和细菌遍布的地方提取出纯净水,我们又喝什么呢;没有化工厂就造不出保温材料、催化材料、过滤材料,那又怎样保护我们房间里的空气质量呢。是啊,吃穿住用行,每一样都归功于这个叫化工厂的东西。
一想到喝,我猛然发现,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喝到那浓香迷人的五粮液了。
好在新闻的最后,播放了一条重大科技进展,人类居住环境研究所成功地在十六平方公里的人造封闭系统内实现了空气、阳光、食品、植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研究什么呢?小时候不是一直这样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