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三姐(散文)

精品 【看点】三姐(散文)


作者:朱俊平 秀才,109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3发表时间:2018-11-13 10:55:19


   “引子:
   父亲最爱小子娃,妈又添了个臭女子,爱哭,父亲从小就送了人,妈一连哭了几天,这就是二姐,二姐在我家大院没留下多少足迹,也过逝了,这里就不叙述了,另再追记。”
  
   一
   三姐的日子没有大姐过得那么富足充裕,她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她抗争过,努力过,经历了过多的苦难与坎坷……
   三姐叫改香,苗条的身材,高高额头,长长的毛辫儿搭在肩背后,说话鸟儿般好听,走路风儿般快速。大哥当时是家里唯一男娃,父亲还想要个男娃,为了延续香火,除了送人的二姐外,我还有大姐叫回香,三姐叫改香,四姐叫改花。大姐和四姐这俩黄毛丫头父亲不怎么爱她们,但他把更多的关怀给了机灵聪明,善解人意的三姐改香。
   朱家大院被皑皑白雪覆盖着。时令到了冬季,这是庄汉人最惬意的日子,年老的聚在饲养室热炕上,吃着饲养员偷炒的黑豆,五马长腔侃大山儿,老黄牛无精打彩地吃着没有饲料的草。没有电,照金煤矿也没开采,吃的缺,烧的也缺。中青年人利用冬闲上山打柴,附近山梁沟壑被打光了,人们目光都瞧准了清峪河对岸的桃宝山。父亲要上山打柴了,姐妹们都得去。他拿着镰刀大步流星走在前边,三姐领着两个妹妹一路小跑紧跟后边。过了碾盘子,到了水渠沿,再跑红石崖,才到小河边。
   清峪河结了厚厚一层冰,石崖上挂满了串串冰柱,有粗有细,像高山流水,像瀑布倾泻。粗壮的柳树和杨树在寒风中嗦嗦发抖,不时有野兔,野鸡在寻找食物。三姐牵着四姐五姐的手,小心翼翼踩着冰过河,上坎爬坡,来到桃宝山一个向阳的山坡上,这里雪已融尽,蒿草,黄麦秸有半人多高,父亲喜出望外,这里没人来过,他挥舞镰刀割起柴来,二三袋烟功夫就捆了三捆,姐妹们背着柴捆儿浩浩荡荡往回出发了,这是她们劳动最普通一天,现在儿童多么幸福啊!
   “小丘塬小丘塬,千年吃水比油难,敦子背来罐罐担!”这歌谣是当时缺水的写照。自然,三姐也加入到从河里往塬上背水的人群……
   三姐从未上过学,大姐出嫁早,大哥上初小,三姐之后,又有四姐五姐和我,所以照管弟妹的责任就落在三姐身上。三姐背着我,手拉着五姐和四姐一伙儿走东家串西家,捉猫猫,摘酸枣,采野菜,掰包谷,那样欢乐,那样的天真。
  
   二
   朱家大院南端是个城墙,哪个朝代修建也无法考证。城池里有庙,有戏楼,有房屋,人们当年为躲避战乱和土匪,集中藏在这里。虽然是土墙,也一架马车宽,有墙垛,有瞭望台。由于年久失修,墙壁上长满了荆棘和灌木。城外是三丈多宽,二丈多深的壕沟。倒塌的土垛上有枣,梨,苹果树木,三姐们不时给我摘果子和枣吃,这里是品尝美味的最佳地方。
   由于壕沟地势低凹,雨季水从壕沟流向村中央的涝池里,涝池非常大,像个大水塘。水满时从溢洪道自然流到清峪河。城墙,壕沟,涝池,溢洪道,不但是景观,也是祖先们创造的一种生存法则,凝结着他们的聪明智慧,也非常科学。
   涝池水从未断过,一群群牛羊来喝水,姑娘媳妇来洗衣,大叔大伯挑水浇菜。三姐也来洗衣服,妈妈拿着自织的土布儿,从池底挖出黑泥和兰泥给土布染色,庄稼人穿上耐脏。池畔上笑声一片,一棵弯柳树倒影在水里,水里的树反而直了。
   朱家大院是朱家的一个分枝,一个家族,一个血脉,朱家又分南霸、窑上和花店,北霸、壕下、老池岸六个家族。自然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一个血脉。大院先祖是花店里,原来是做棉花、布匹生意兼弹花……
   姐姐分担着父母们部分劳动
   风雨中有她放羊的身影
   灶房里有她做饭的背影
   庭院里有她扫院的脚步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姐妹们给大院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春天。
  
   三
   春天,院畔上桃花艳红一片,飘落的杏花给地上辅了层白色地毯。柿子树吐出了嫩芽,花香鸟语。一伙衣着新鲜的男女青年拿着网兜网着的篮球,脸盆和被褥来到这个村庄。封闭而沉闷的村庄沸腾了。大人小孩都来看热闹,知青下乡了,这是第一批,也是优秀的一批。这无疑给古老的村落增添了新鲜血液,这伙青年有文化,有理想,有一股热血豪情接受农村艰苦锻炼。三姐四姐很快成了他们朋友,她们被她们不凡的外表,高深的文化知识所吸引,象甘露降临在她们身上。他们办夜校,带来了看图识字课本,三姐,四姐坐进了人生第一个教室读书。她们己经是大姑娘了,学会了写自己名字,认识了阿拉伯数字,知道了国内外大事……一切都让她们感到新鲜,感到快乐!
   感谢这批下乡青年,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他们也是共和国历史上优秀青年的代表……
   转眼,三姐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女,出落成大姑娘了。她有憧憬,有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她的婚事最终没逃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是西原那边说了一个,姐姐对那个青年还算满意,但父亲不爱那个地方,认为隔山不远隔水远。远,被父亲否定了。最终选择了离集镇不远的香村,父亲听媒人说这家啥都好,就拍板订下事来,三姐不愿意,哭鼻子掉泪几天也无济于事。三姐要出嫁了,天也不作美,下起了大雪,又是白蒙蒙的一片,好像给满含痛苦泪水的三姐披上洁白的婚纱,为她以后的人生道路撒满洁净的道路,让她抒写最美的人生……
   父亲为讨三姐高兴,嫁妆多置办了个箱子,所谓的箱子其实是个旧皮箱,是远在黑龙江的叔叔送给父亲的,有几十年历史了。皮箱是旧的,但质地很好,用红漆刷过,焕然一新,不知姐现在还留着没有。
   送三姐出嫁的姐妹很多,男方来了辆自行车,后坐上垫个红褥子,有几个小伙拿着扁担抬嫁妆,我家借了全村仅有的十几辆自行车,也是最好的,男方十里土路,全是上坡,好不容易到达了。这个村小,偏僻,在浊峪河一个分叉沟坡上面,零零散散几户人家。男方待客也算丰盛,做菜的是本村在县政府做饭的,也算是一种荣耀吧。
   第二天回门,姐夫是一个诚实的庄稼汉,人很精干,高个,浓眉大眼,大鼻梁。见了姐我讨好说:“姐夫家菜非常好吃,只是有点麻辣。”姐带着情绪没好气地说:“好个屁!”
   我知道姐心里有气,吐了吐舌头跑了。事实上是川菜味,那时农村知道川菜的人不多。
   姐嫁了,再没人把冰柿子用水化软,然后拌炒面让我吃了,再没人给我调搅团吃了,再没人陪我打扑克了……
  
   四
   人穷命壮,三姐接连生了三个男娃,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一个比一个高一头,虎头虎脑,非常可爱,可苦了姐姐。上地管娃,砍柴喂猪,十分干练能干。姐姐时常流着眼泪,一年半截回不了趟娘家。我也长高长大了,在镇上念高中,离姐家近,时不时去她家,传递父母消息。
   姐住的村庄叫香村,离集镇虽有二里地,但地势低洼,西南都是沟,封闭落后,姐夫兄弟多,父亲离世早,结婚就分家单过。姐夫是副队长,角色就是队长的传话筒,村里人叫"大呼呼”。出力是他,得罪人是他。他觉悟高,不拿队里一针一线,更不顾家,队上大小事都是他的,一年也挣不下多少工分。他人高马大吃得多,家里更是缺粮没钱,烧的用的也没有,为过穷日子姐真操够了心呀!
   姐住地窑,就是地面挖个四方大坑,四面各挖二孔窑洞,院里住了三家子人家。每每去了,姐在做饭,背着娃,抱着娃,地上站的还是娃,一手搅勺把,烟熏火燎的,柴都是湿的……
   儿子们大了,上学,毕业,盖房,娶媳妇儿,一事连一事,一直紧巴巴的。现在好了,三个儿移民搬迁都盖了房,孙子孙女大上学啦。姐夫是典型农民意识,什么地方也不去,一口牙掉光了也不补,西坡开荒植树百十亩,林大了很是壮阔,也很有气势,也值十几万元吧!捎带放了群羊。
   国家对林业有补贴,有林人家领了几年了。一问他三不知,有人说他的林业补贴被人家早冒领了。他说:“只要树是咱的,管它呢!”他很知足,娃们也实诚,没人过问干部,好象父母的事与自己无关,他们也怕看脸,更何况去找这些干部!他们也只能下老苦,各把各的日子过好。早年计划生育,村队扣了姐不该扣的好几亩地当罚款,应交的不应交的一样也都得交,姐抗争过无济于事,明眼人都知道,欺负人哩!姐说:“咱朝里没官,认命吧!”
   这是实话,也许是当时的一个社会现状,也是姐对生活的一点感受总结,自然够不上至理名言!
  
   结尾:
   太阳出来了,三姐帮姐夫赶着羊群,又向那伟岸壮阔的树林走去。那沟,那山,那坡虽很贫瘠,也长出了茂密森林……
   她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更坚强,更美丽!
  

共 33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中的三姐是个不识字的姐姐,从小,她的命运便与贫穷连接在了一起,因为家贫,弟兄姐妹众多,她只能以带弟妹做家事为主。后来的三姐渐渐大了,又在那些知青的引导下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等,但也仅仅如此。三姐最后终于嫁人了,却不是自己喜欢的。好在姐夫是个实诚人。于是三姐接下来的人生便在生儿育女、操劳家事中度过了……这是一篇描写平凡人的散文。文笔朴实,叙事清晰。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115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8-11-13 10:58:37
  这是一篇描写平凡人平凡生活的文章。文章起点平实,叙事清晰,笔墨细腻。
2 楼        文友:朱俊平        2018-11-13 12:32:42
  谢谢兰花悠悠香老师的编辑点评,辛苦啦!
丘隅桑田
3 楼        文友:朱俊平        2018-11-13 20:34:25
  兰花悠悠香编辑老师您好:刚发表出来有
   “引子:
   父亲最爱小子娃,妈又添了个臭女子,爱哭,父亲从小就送了人,妈一连哭了几天,这就是二姐,二姐在我家大院没留下多少足迹,也过逝了,这里就不叙述了,另再追记。”
   再打开又取掉了呢?这个引子(开头)放在开头很重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引人入胜,尽管好象与全文无关,但和整个内容是一体的!突然取掉,文章的开头好象感觉太唐突的感觉!和您探讨一下,谢谢您!
丘隅桑田
4 楼        文友:朱俊平        2018-11-14 11:15:57
  感谢只留阳光社长和兰花悠悠香编辑,一点小事很耐心的编辑听取作者意见,添上了引子!感谢江山文学,感谢看点社团!
丘隅桑田
5 楼        文友:白璞        2018-11-16 22:37:45
  文笔流畅,故事虽说平淡,但也写出了生活的真理。其实人的一生如流水,而人的水流只能在社会寄于我的的河道里流动,偶尔泛起一些生活浪花,也是缘于这河道的种种变故。情发乎于自然,文行于生活的未枝细节难能可贵,不矫情,不造作,为你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朱俊平        2018-11-16 22:43:09
  谢谢白璞文友的点评!祝好!
6 楼        文友:剑鸣        2018-11-16 23:36:40
  本文用笔简炼,写的平平凡凡的事,读起来亲切,让人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使人体会到了三姐淳朴贤惠的品质。欣赏!
7 楼        文友:小金子        2018-11-24 20:54:39
  文章接地气,真实,自然,脉络清晰,文笔细腻。赞一个。
胸怀天下锦绣,写锦绣文章!
回复7 楼        文友:朱俊平        2018-11-24 21:48:00
  谢谢老师的点评与鼓励!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