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莫道夕阳晚(随笔)

编辑推荐 【冰心】莫道夕阳晚(随笔)


作者:天龙山 布衣,34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38发表时间:2018-11-13 16:29:27


   余年逾花甲,逾加喜爱央视《夕阳红》栏目,每次总被那首凝重、深情的栏目主题歌所吸引。“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把老年阶段比作映照得“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夕阳真是美不胜收。
   太阳和人一样,有情有绪。清晨,喷薄而出的旭日,带给人们的是色彩斑斓的希望;午时,当空高悬的炎日,热情奔放,灿烂辉煌;傍晚,渐次西沉的夕阳,散发余晖,映红满天的彩霞。
   在太阳的世界,夕阳饱孕了一天的美好时光。它汲取了晨露之晶莹,纳入正午太阳之光芒,之后归酿于傍晚之柔美婉约,大气磅礴,是一道风情万种又耐人寻味的瑰丽风景。
   所以,尽管昔人曾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惋的叹息与无奈。但对夕阳的赞美还是如珠连玉缀,经典咏流传。像陶潜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禹偁的“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都从不同的色度,把夕阳的美丽与可爱抒发得淋离尽致。
   至今,人们承前启后,迭翻新声,化惆怅为超脱,变感叹为奋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是朱自清先生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一是叶剑英元帅的“老夫爱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若拿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比喻人的一生,这夕阳的堪爱,掷地有声,则应有更深的含义。
   时间追逐,四季有序。“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每个人都会老去,但有的人老得优雅快乐,有的人老得沉重悲伤……而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对衰老的认识和回答不同。悲观者,恨人生苦短,叹气“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神情黯然,成为一个整天沮丧的心灵乞丐。乐观者,人老年轻态,咨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珍爱那份失而不再的光阴,品味那份潇洒生活的美好。
   莫道夕阳晚,红霞映满天。“夕阳”不应是“晚开的花”,也不应是“迟到的爱”。因为,人生的情爱既有爱情,还有家庭的亲情、社会的友情;还有“心的呼唤”“爱的奉献”,这一切都只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累积、沉淀、成熟,也许少了几分热烈,但却多了几分温馨和从容。“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春光虽已逝去,但君不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吗?花固有意,叶岂无情!
   人生有涯,真情无尽。朝花夕拾“未了的情”是“夕阳”的本色!它好比“陈年的酒”久而愈醇;胜似“金秋的枫”霜染愈浓;宛如“成熟的爱”沧桑愈馨。可谓“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让人浅唱低吟,余味无穷!

共 10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此文深受感染,因为我也六十有三了。这些年网上流传的各种坏人变老,老人变坏的段子,甚至根据一张图,小编就编段子损老人,真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对老人这么大仇恨,自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现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不给老年人、孕妇、抱小孩的让座了,都是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在给需要的人让座。其实,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一些问题,未成年人还杀人呢。但就是没有大媒体说点实话,让现在的年轻人就坐在那里玩手机,旁边站着孕妇就是视而不见,这成何体统!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说,老年人都健康快乐的生活吧,做咱该做的事。我只要还能坚持站着,就不需要任何人让座;相反,有需要的人我会选择让出自己座位。让人们看到夕阳的风景。佳作,特此推荐!【编辑:策马南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8-11-13 16:35:54
  此文激情四射,文笔流畅,于古诗情画意至现今夕阳无限好的意境,均有感怀。让人感觉非常愉悦。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2 楼        文友:孙鹤        2018-11-14 06:08:14
  激荡洒脱,笑傲江湖。诗情画意间,流露出沉淀与品咂,关于生活,只管默默看待,尽情享受便是了。问好老师,感谢赐稿冰心,遥祝,奉茶、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3 楼        文友:天龙山        2018-11-15 10:45:37
  谢谢策马南山社长的精彩编按!谢谢孙鹤文友的点评!生命是一种交换过程:青春的年华逝去了,换得了暮年的成熟;春天的花朵凋谢了,换得了秋天的果实;旭日的辉煌不见了,换得了夕阳的瑰丽。既然如此,面对西下的夕阳,我们何不以一种接受珍贵礼物的心情来接纳它,欢迎它!
心血炼文字,倾情鼓与呼。
4 楼        文友:一声问候        2018-11-19 09:25:39
  是吴元龙吗?我是陈汉民啊!真想有机会再来下垄看看你啊!
5 楼        文友:天龙山        2018-11-22 13:43:54
  汉民兄您好,我是吴元龙。自1978年您考取上海交大,匆匆一瞥,四十年过去。《江山》屏遇,喜出望外。能与您这位上海知青大哥相识相惜,是愚弟的福分!期待故人归,重逢又见君!
心血炼文字,倾情鼓与呼。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