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平原猎人(散文)
立冬以后,田野里的庄稼陆续地倒下了。玉秫秸已经晾干,大部分已被农民们背回了家,做了柴禾或牛羊牲畜的冬饲料;水稻实行了机械化收割,稻秸子被打得粉碎,变成了还田的肥料;南迁的鸟儿也开始多了起来,它们都是从西伯利亚、内蒙古和大庆飞过来的。它们在这里不会停留太久,待天上飘下雪花,河水冻层薄冰以后,它们还要飞往更暖和的南方去过冬;农人们完成了一年的劳作,都换上了厚实的衣裳,端着小酒壶美滋儿滋儿地开始猫冬了。当然,也有一些有趣的人,会在这个时候忙里偷闲,把他们的爱好或老营生重新拾叠起来,给自己的生活增添几分色彩。
放鹰捕猎就是其中的一项。那日早晨我和宣传部的老赵在田野里的沟渠旁拍摄树挂的场景,从远处的雾团中出现三个人影向我们走来,坨地的中央是一个胳膊上架着一只苍鹰的老汉,他虽年逾古稀,却目光矍铄,步履轻盈。另外两人走在坨地左右的沟渠沿上,他俩手拿竹竿,边走边敲打沟渠里的草丛,轰赶野兔。待藏在草丛中的野兔受到惊吓跑出来的时候,老汉就会放鹰实施抓捕。
这种场面令我们向往,经与老汉协商,我俩也加入了围猎行列。
(一)围 猎
我俩跟在老汉的身后,重新调试了一番相机的光圈和速度,准备抢抓镜头。大约走了五百多步,突然左侧那人叫喊:“兔子、兔子。”话音未落,只见老汉右臂一耸,那苍鹰噗啦啦展开双翅,像箭一般嗖的一下飞了出去。我盯着苍鹰的影子,也发现了那只两耳背着拼命逃窜的野兔。只见野兔往前跑出数米之后,突然一个急转弯,又朝右边顺着一个垄沟背逃窜。那苍鹰有点措不及防,但很快就来了个鹞子翻身,直冲过去。约七八秒钟,见那猛禽伸出右爪朝着野兔正向上一蹿一蹿的屁股顺势一兜,将野兔掀翻在地。还没等野兔趴起,那左爪已狠狠地抓住野兔嘴脸,将其牢牢地按在了地上。
我赶紧追上前去,想抢拍这一珍贵镜头。怎奈身体缺乏锻炼,因急促奔跑大脑缺氧,一头栽倒。等爬起来赶到现场时,已落在别人后面。老赵比我年岁还大,他还是不慌不忙地走着。我看见一随从已将野兔的两只后腿攥住。为了抓拍鹰、兔搏杀场面,我让那随从忪手,他不肯,连说:“不中、不中,会把鹰蹬死的。”
再见那苍鹰,羽毛奓起,双翅展开护住猎物,眼神露出凶光,防范着赶来的人们。它呼呼地大口喘着粗气。猎人把野兔前腿根部的毛揪下一撮,苍鹰开始用铁钩子般的硬嘴从这里下嘴撕咬猎物,每咬一口都会撕裂下一块血肉,苍鹰的嘴和胸脯上溅满了野兔的鲜血。那野兔嘴脸被苍鹰牢牢地抓按在地上,两只后腿又被猎人拿住,怎能搏杀?只有惊吓和疼痛地发出“嘎——嘎——”地惨叫,叫声让人一个劲儿打冷战。那苍鹰活吞几口血肉后,猎人就将其分开,算是对鹰的奖赏,又不能一次让它吃饱喽,否则就不抓兔子了。只有人类才是最贪婪的动物,欲望无止境!
猎人将野兔活生生拦腰撅断,装进挎包。在挎包里,野兔仍然活着,只是浑身通电般颤抖着,已经瘫痪,无法逃脱了。
“好生凄惨!” 我脸色煞白,浑身阵阵发颤。
猎人们坐在地上开始抽烟休息。老汉说:“野兔是个聪明的动物,狡兔三窟嘛!为了躲避苍鹰的追捕,平原的野兔白天是藏在草丛里的,夜间才出来觅食,而且练就了一身逃脱本领,一发现苍鹰追捕,逃窜中它们能够机敏地在一两秒钟内就辨别出风向,然后逆风逃窜。逃时紧靠一个高岗或垄沟背跑,给苍鹰俯冲猎杀时造成费力和翅膀可能被折断的险情。跑动中见着茂密的草丛或柴禾垛就钻,如果在七八秒内钻进这些地方,就能保命,否则将大祸临头。”
野兔还练就了“兔蹬鹰”的绝技,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就曾播出过一个山野中的野兔看见苍鹰俯冲袭来,不是顺坡往下跑,而是逆坡往上跑,随时翻身仰卧,四腿朝天乱蹬一气,几乎每次都能把苍鹰蹬跑。
猎人把一袋烟抽完以后,见那苍鹰浑身抖擞了一下,奓起的羽毛又慢慢顺平下来。猎人说苍鹰歇过来了。起身继续围猎。
(二)驯 化
老汉这只苍鹰是花了上千元从一个捕鹰人的手里购得的,要想让这个野家伙服服帖帖,还需要进行一个月的艰苦驯化。
首先要用25天的时间“熬鹰”。就是给苍鹰减肥减膘,每天不能超过2两生肉,夜间还要掌灯挑逗于它,使其饥饿困乏,精神疲惫,从而在放鹰抓兔子时无力偷逃。
熬鹰非常讲“功儿”,功夫下得不到,放鹰时也有趁机逃跑的。老汉一姓陈的随从也曾是个玩鹰的,花了好价钱才购得一鹰,取名“海”。驯了一个多月,在放鹰时还是逃跑了。结果在庄外“海、海”地喊了几天也未见踪影。后来留下了“老陈放鹰高去了”的话柄。
其次要进行野外“训练”。先要“过胳膊”。即用一米长的短绳,一头拴住鹰爪,一头拴住架鹰人的手腕,用一小块肉作诱饵,训练鹰从左胳膊跳到右胳膊,再反之。自如后开始两个人训练。仍用一小块肉作诱饵,绳子的长度也由2米延长到10米、20米乃至100米。两人相对而立,鹰在两人间飞起飞落。需一星期的时间。然后还要看鹰飞的高度,如果飞的高度超过2米,说明鹰还有飞逃之力,还要回去下功夫熬鹰。鹰飞的高度只有在2米以下,才是鹰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为减少空气阻力而选择的最佳做工,只有这时猎人才可以放心大胆地放鹰抓兔子去了。
冬仨月是苍鹰在平原捕猎的最佳季节。此时的青纱帐已被农民收拾起来。好的猎手在这个季节能够抓四、五百只兔子。
(三)放飞
猎手们对苍鹰是十分珍惜爱护的,每天都要定点喂食喂水,清梳羽毛。夜里还要跟鹰随时交谈,彼此摸清脾气秉性,达到心灵沟通。三、四个月的相处,相依为命,熟能无情?因此猎手们总是在冬季过后把心爱的苍鹰释放。而不是继续困养,也不是卖掉,更不是杀之。是要还鹰于自由,还鹰于天空。这是苍鹰的最好归宿,是人与苍鹰在三四个月的交往中从内心感悟到的约定。因此,平原的猎人们大都赔钱捕猎,完全是一种嗜好,是人性最初的那种回归。
要把苍鹰释放也不能草率行事,被驯化了的苍鹰身子骨和精气神都不能适应大自然恶劣的生存环境,如果草率释放,是主人对苍鹰的不负责任,会招来同行耻笑。因此主人要逐渐给苍鹰加食,夜里也不再熬,待膘肥体壮后,才会选个黄道吉日释放。
那次“猎杀”回来,老赵我俩与老汉约定了释放的时间。老汉是个讲信用之人。等到了那天,我们赶到他家时,已经围了许多村民。老汉在房前屋后都点起了鞭炮,然后拿出新鲜上好的牛肉和兔肉对苍鹰加以款待。出发前老人又臂架苍鹰围着他家的房前屋后转了三圈,然后去了田野。在一个能够看见他家烟筒的高岗上,给苍鹰解开了套在爪子上的绳索,用脸贴了贴苍鹰的脊背,小声与鹰唠了一会儿嗑,又用手摸了摸鹰的羽毛,然后大喊一声:“去吧!”
“噗啦啦——”苍鹰展开双翅盘旋于高空,威武雄壮,又显现出空中之王的本色。
但见苍鹰转了几圈后又落在了老汉手臂上,任凭老汉轰赶再也不离开了。
“难道苍鹰已经过惯了人间的生活?”“难道苍鹰跟猎人真的有了感情?”我心里起了一丝疑惑。
见老汉抚摩着心爱的苍鹰,双眼湿润了,默默地又架回了家。老汉对我说:“明儿再来吧,明儿放它就嫌我狠,肯定走了。
回到家时,老汉见老伴把鹰架仍在了外面,大发了雷霆。
老伴委屈地说:“每年放鹰回来就跟我发脾气,几天不开晴,也不知图个啥?”
由于工作关系,第二天我们没能赶过去再看放鹰。晚上我跟老汉通了电话,老汉语气沉重地告送我,鹰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