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由吃泡菜说起(随笔)
我总认为,食品没有好孬之分,五谷杂粮,萝卜青菜,凡是能够养活人的,都是好东西。倘若硬要分出好孬来,除了偏食之人的个人好恶之外,就要看是在什么年代,什么场合,什么年龄段,对待什么食品的态度了。譬如肥肉,现在食用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把它当做垃圾食品。但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购买猪肉,肥膘越厚越好。那时间,年节每个市民供应二斤猪肉,凭票排队购买。我父亲每次买回来都要受到我母亲数落,嫌他买来的不是大骨头就是瘦肉,不见肥膘。我父亲就说:肥肉都走后门了,我哪能见得着!
据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四川人。泡菜是四川特产,随着四川人而走出巴蜀,风靡全国,走向世界。我外婆是四川南充人,吃了一辈子泡菜,享年八十九岁;我母亲继承我外婆的生活习惯,吃了一辈子泡菜,享年八十四岁。因了我外婆母亲的缘故,除了我父亲,我们全家也都吃泡菜,直到今天,我们弟兄姊妹仍在食用泡菜。
如今,对泡菜这种食品颇有微词,颇多诋毁,说泡菜里含有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致癌物,所以泡菜是不能吃的。我却不以为然。譬如狗,狗带有狂犬病的病毒,咬伤了人会得狂犬病,但你不能说狗就是坏东西。世界性的癌症发病率直线上升,而且几乎是绝症,无法医治,更无法根除,人们谈癌色变,便怀疑食品的致癌性,说这种食品致癌,那种食品致癌,不一而足。我敢说,绝大多数的食品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说其致癌,完全是以讹传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古人早就认识到:病从口入。但,癌症不是“吃”出来的。倘若癌症是“吃”出来的,那么我们人类早就灭绝了,绝不会有今天的人口爆炸。近现代以来,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食品的原材料污染,这些污染的程度,与癌症的发病率成正比上升,才是根本的原因。癌症不是病菌、病毒感染的结果,是人体的细胞出现了变异,而人体细胞的变异是内外因素造成的,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绝不是食用某种食品造成的。
青铜器发明之后,最早是用来盛装、烹饪饮食的。由于其稀少、贵重,就被当作了王室公侯这些贵族的奢侈器皿用具。经过数百年的使用,贵族阶层发现,他们的寿命都很短,原因就在使用的青铜器上,虽然那时他们还无法知道青铜合金里含有有毒的金属铅,但它们并没有把原因归结到烹饪和盛装的食品饮料上,这是古人的智慧。后来,青铜器就成了祭祀、陪葬用具,成了仅供摆设观赏的工艺品。
泡菜出现于何时,无法考证,但可以推测。远古时代,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有限,为了保证食物在冬季短缺季节仍能满足人的需要,在发现了食用盐的作用之后,腌制肉类、蔬菜,就是储存食品最好的方法,腌肉、咸菜、泡菜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说泡菜是致癌食品,像使用青铜器一样会导致人们短寿死亡,具有智慧的人类,肯定早就会抛弃这种食品或者食品储存方式,然而它却伴随人类一直走到了今天,成为了大众食品或者大众制作小菜的方法。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权威科研机构很严肃地向社会公布,食用泡菜会致癌。
那么,反过来看,说某种食品有很强的抗癌作用,也是无稽之谈,也是以讹传讹。譬如,说大蒜、红薯、南瓜、西红柿、胡萝卜等等食物,都有抗癌作用,也没有一家权威科研机构很严肃地向社会公布,说这是真的。假如是真的,凭当代科学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提炼出这些食物中的有效成分,甚至可以人工合成其中的主要元素,制成抗癌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癌症。科技界,医学界,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就很能说明问题。
人们常说,乐观者长寿,原因是人的心情乐观,免疫力、抗病力就会增强。还说,癌症病人一多半是被吓死的,也很有道理。人处于恐惧、悲观情绪状态,免疫力、抗病力就会下降,天未灭我而我已自灭,那就无可救药了。因而,说某种食品会致癌,那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说某种食品能抗癌,那是我们自己欺骗自己。许多死于癌症的患者,并不长年累月食用泡菜,甚至不吸烟不饮酒,而且还是素食者,这又作何解释?
有被处理的贪官说:反腐是隔着墙甩石头,砸着谁就是谁。我认为,癌症恰恰是隔着墙甩石头,砸着谁就是谁。没被砸着的,属于万幸,上苍眷顾于你,你当怀感恩之心,好好地活着;倘若不幸被砸准,你也不要怨天尤人,就像抓阄,命运将那个最不好的阄摊给你了,你悲戚哭嚎是个死,慷慨赴刑也是个死,横竖都是个死,何不死得有尊严,有骨气!
惧怕吃泡菜,惧怕食用以讹传讹的所谓的致癌食物,归根结底,还是怕死。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过轻于鸿毛。难不成,不吃泡菜死了就重于泰山,而吃了泡菜死了就轻于鸿毛?所以说,人固有一死,不在于你是否食用泡菜。我已经在前面说过了,我外婆是四川南充人,吃了一辈子泡菜,非癌症死亡,享年八十九岁;我母亲继承我外婆的生活习惯,吃了一辈子泡菜,也非癌症死亡,享年八十四岁。恰恰是身为山东人的我的父亲,因为自小养成老家生活习惯的缘故,而很少吃泡菜,但不幸因癌症去世,享年七十岁。
我的外婆和母亲,在当代生活水平较高、医疗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不算是特别高寿,但也说得过去。倘若你因为拒食泡菜,而活过我外婆和我母亲的年龄,我衷心地祝贺你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