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我与黄长春老师的特殊情缘(散文)
1979年,我考到平和县供销合作社当会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黄长春老师,从此与黄长春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平和县举办首届“芹山之声音乐会”,黄长春老师不仅是积极的倡导者,也是一位组织者,在这届音乐会上,黄长春老师用二胡独奏了二胡曲《江河水》、《良宵》,我真的被他精湛的二胡演奏技艺所折服,他的揉弦是很细腻的,《良宵》及《江河水》的曲情,那些舒缓、如诉如泣的旋律,几乎被他演绎得完美无缺、玉无完瑕了。
在这届“芹山之声音乐会上”,我用树叶笛唱了《东方红》,贏得了很多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此,我与黄长春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往事越千年,也是在以后频繁的接触里,老师的才华,老师的德艺双馨,老师的虔诚豪爽、虚怀若谷的品德,深深地驻扎在我的脑海中。
老师终于记取了我是我的童年时代他在甘蔗园收下的第一位学生,当年正是老师在文革年代被冲击的时候,有一天,老师正在学农基地的甘蔗园唱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打虎上山》的片段,我却被他高亢的男高音音色所吸引了,就循声而去,竟然看到一个衣着很朴素的,蓄着较长胡子的汉子在唱着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我父亲也曾经教我唱过,所以我听到这首歌时就感到特别亲切,就寻找着走过去了,老师不仅自己唱,而且还用一根很破旧的二胡权当京胡伴奏,自拉自唱自己伴奏,确实非常动人、声情并茂,也唱得非常投入的,这时他发觉到一个孩子怎么会悄悄地在他身边当忠实的听众呢,在唱罢《打虎上山》以后,老师就走过来亲切地摸着我的头颅说:“小孩子呀!怎么你也喜欢音乐?喜欢唱歌?”我说:“非常非常的喜欢的,你唱的这曲《打虎上山》,我爸也经常教我唱呀!”
黄长春老师听后是很激动的,就搂着我,对我的头摸了又摸,就好像我是他的儿子似的,显得特别的亲切。
“小孩子,只要你愿意听,你天天都可以到甘蔗园来,我不仅可以教你唱歌,也可以教你拉二胡!”从此,我就成为老师的一个“特殊年代”的“特别学生”了,这就是那个在家家都要唱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教育也要学大寨时期发生的故事了。
以后,老师复出了,也成为平和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平和一中的音乐高级教师,也带出了几乎是平和县所有考上音乐学校的所有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德艺更双馨!”,所以因为在同一个县城,我有空就会往黄长春老师那里跑,与他学习音乐乐理知识,与他共同切磋二胡演奏技巧、技艺,老师总是那么循循善诱的指导我,教导我。
大概是一九九三年吧,老师在平和一中,分得一套三居室的新套房,而他又在漳州“树文乐器商店”买了一支上千元的尾巴镶嵌着虎头的“虎头二胡”,就马上通过他带的学生告诉我,当晚,我就在老师的新居室里听他演奏《赛马》、《二泉映月》等这些二胡独奏名曲,老师演奏得很投入的,简直就像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似的那么开心。
所以,在我年轻时候的所有参加平和县声乐、器乐大奖赛的赛事,老师基本都是当评委的,老师不仅不询私,不因为我们的特殊的师生之情的特别人际关系,还很多次指出我应该纠正的缺点和不足,正是在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辛勤的培育下,我逐渐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一九九四年,我荣获平和县音乐家协会与平和县建光企业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建光杯”的声乐比赛民族唱法的第一名,一九九五年,我荣获平和县委宣传部、平和县文化局、平和县团县委联合举办的:“平和县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声乐大赛三等奖,在这一届大赛的决赛上,老师亲手为我选歌,指定我唱《篱笆墙的影子》,所以获得较高分数,因为一等奖才取一名,二等奖才取两名,三等奖才取六名,我一下子挤进了声乐大赛的“平和九强”,赛后,老师特别叫我到他身边,说:“因为你的声音略带沙哑,不太适合唱纯民族唱法斯亮斯亮贼亮贼亮的歌曲,你要选唱西北歌曲,这恰恰非常契合和符合你的音色,西北歌曲同样介属于民族美声型的唱法,本来这次声乐大赛你是可以拿到民族唱法第一名的,是我主动把你拿下的,因为你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就这样,在老师一路的教育和携持下,我一路在音乐的路上迅速奔跑着。
1995年,我先后为平和一中的《山鹰》文学报创作写下了我自己词、曲的歌曲《妈妈儿不曾倒下》,平和一中《文苑》文学报创作写下了我自己词、曲的歌曲《文苑之歌》,平和县文化馆与水草文学社合办的文学报《花间草》创作写下了我自己词、曲的主题歌《花间草》,平和县成人中专文学报《绿栅栏》创作写下了我自己词、曲的歌曲《我爱绿栅栏》,特别使我终生难忘的是,在平和县文化馆与水草文学社合办的文学报《花间草》创刊两周年的庆祝晚会上,是我亲自演绎和演唱了我自己词、曲的主题歌《花间草》的,黄长春老师还特地指派了他在教的学生,背着手风琴、二胡、小提琴等等乐器来为我现场伴奏,使我平生第一次用我的声音去演唱我自己作词作曲的民族唱法的歌曲,唱完赢得在场老师、文友、音乐友的热烈掌声,唱完之后,我文学的启蒙老师之一的,已退休的曾影老师走到台上来,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黄江山,你真是不得了!业余唱的水平都赶得上唱过专业的啦!太厉害了,继续努力吧!你以后会成为平和怪才的!”正因为有这些老师一路在音乐创作上和文学创作上的一路指引和帮助提携,我才有可能取得那么一丁点的进步,要是没有得益于这些老师的帮助,一个业余的文学和音乐的爱好者,是不可能取得这么长远的进步的,不过当时我已经出任《花间草》的副主编了。
2005年,我正式灌注了我的四个音乐专辑,当时时任闽南日报专业记者朱亚圣先生,刚好赶到现场,写下了《平和有家明星制造加工厂》的通讯报道,生动地叙述下我录制小提琴独奏曲和二胡独奏曲的故事,这四个音乐专辑的制作,标志着我从事音乐创作走向较为成熟的起点。
黄长春老师还在百忙当中跑过来,当了我的音乐监制人,也给我提了好多很好的意见,事后,黄长春老师对音乐制作人林海平说:“黄江山不仅音乐厉害,二胡和小提琴拉得好,文学上和写的就更厉害了,这跟他的一路执着的追求和锲而不舍的坚持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好老师一路走来的鼓励和鞭策,我的理想和向往,才会逐渐走向光明的。
我的二胡独奏曲,是我的人生经历的缩写,分五个部分,长达半点钟,分《童年》、《高考前的悲伤》、《坎坷与磨难》、《迷茫与向往》、《走向光明》五个部分。第一辑二胡独奏曲是构思我的自己的人生经历的,第二辑二胡独奏曲是演奏二胡名家创作的二胡名曲的,第三辑二胡独奏曲是收集民歌及部分闽南语兼地方小曲的,第四辑是我的小提琴独奏曲,则收集了我自己创作的、自己词曲的民族唱法的歌曲及一部分小提琴曲。
四个音乐专辑,前后经过了六次的录制,在录音棚里,我在前台录音,黄长春老师则在后台监听,每一次听完都给我提出了很详致的修改很中肯的意见,所以每一次录制,都凝聚下老师辛勤的汗水,这四个音乐专辑,是影、像、声三合一的音乐NTV专辑,这个碟片,真实地记载下我的音乐生涯,这一年,又恰恰是我女儿应届高中毕业考上了厦门大学的这一年,也就是公元2005年。
也是在这四个专辑的录制以后,黄长春老师以平和县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名誉,亲手执笔向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郭祖荣教授写一封推荐信,要我有机会就去找他,将我自己作曲的二胡独奏曲亲手拉给他听,他说:“黄江山你的二胡曲是会感动上天的,每个人听了都会流泪的!”因为很巧的是,郭祖荣教授,刚好是黄长春老师就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时的钢琴老师,这的确应了一句话:“无巧不成书呀!”。
可是,由于女儿应届考上了厦门大学,又加上2006年我在平和教师新村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土坯房进行装修,也加上我当时所在的单位福建华景房地产公司我是水电的甲方代表,所以工作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培养女儿又兵临城下地逼仄着我,我只能默默地放下了我的心爱的文学和音乐创作,努力挣钱,去养家糊口了。所以,拜访郭祖荣教授的愿望,一直无法成行,是我的一个遗憾,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能遂了我的这个心愿,这也是黄长春老师的一个心愿呀!
2007年,我被调到福建华景房地产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工作了,从此我就离开了平和啦,2011年,我又在漳州买了一套小小的70多平米的二手房,也可以说是一间茅舍,所以常常在草堂悲歌之余,我总会想起了那些曾经在我的文学和音乐创作上提供提携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是他们,使我这个业余的文学和音乐的爱好者,能得到阳光的哺育,日益走向进步与成熟,这都要衷心地感谢这些德高望重、德艺双馨、辛勤教书育人的好老师的!
黄长春老师一生培养出平和县很多的音乐人才,音乐老师,也可谓桃李遍天下,虽然,他在八十五年的生涯中,也经过了文革时候非人的待遇,但即使在那么艰难的日里,他还心系着音乐,心系着培养学生,今天,我刚好做为一个他在甘蔗园里培育出来的一个音乐爱好者,如今,我正在第三次执起笔来,向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向书法创作和国画创作猛烈进军,我想,当我每取得一点成就和进步时,我最尊敬和最可爱的黄长春老师,你在九泉之下,也会为我鼓掌和喝彩的!
而更值得欣慰的是,以后我又和黄长春老师的儿子黄平山(他也是一位子承父业的中学音乐老师)成为好朋友,在离开故乡平和到漳州工作的十一周年里,我都会把每天的思念,化成我的每一个文字,化成每一首歌,化成每一支二胡和小提琴独奏曲,化成每一祯书法和每一幅画画,因为,这也可能是我对那些曾经谆谆教诲过我,一路携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最诚实、最有力的回报吧!
最后,我诚实地祝我最尊敬的德高望重的、最慈祥可亲的、德艺双馨的好老师、也是好朋友黄长春恩师,一路走好!永远快乐!等到我也该赴黄泉的那一天,我们再聚首,到那个时候:我依然是你的好学生、好朋友、好音乐友。
感恩师德,感人肺腑!一篇好散文,为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