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斌回乡记
徐斌很早就去广东打工了,凭借他身上那股聪明劲,加上人又肯吃苦,没出几年,他就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电子元器件厂。那些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电子元器件厂的订单应接不暇,效益特别好,短短几年他就步入千万富翁的行列。
那年春节,徐斌回家过年,可谓衣锦还乡。他开了辆银色的宝马轿车,穿着风衣,戴着黑色的墨镜,从车上走下来,身后跟着两个保镖,俨然一副黑社会老大的神态。
村里书记不请自来,想让他这个成功人士出钱修路,同时承诺下次换届,一定选他当村长。村里通往外界唯一的土路,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修一条水泥路,一直是萦绕在村民心中的最大梦想,可大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手头哪有钱修路?
经不住书记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徐斌有些飘飘然,二话不说,满口答应。回到广东后,一百万元打到了书记指定的银行账号上。
通车那天,请来了焦县长和马乡长剪彩,全村男女老少都跑到路面上,蹦呀跳呀显得很兴奋。徐斌是专程坐飞机赶回来的,他胸前戴着大红花,笑容满面。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响过,徐斌洪亮的声音透过喇叭传了出来:“我是地地道道徐家庄人,是喝村里的水长大的,这里有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因而,我对故乡怀有很深的感情。无论我到天涯海角,好像有根看不见的细线,把我和故乡紧紧地系在一起。能为家乡修条柏油路,是身为徐家庄人的我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我的光荣。”说完,他忍不住热泪盈眶,全场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广东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徐斌的电子元器件厂数月没有接到一笔外贸订单,持续亏损,他索性将厂子贱卖了,将全部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那时候,房地产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资金的需求可谓是天文数字,可徐斌手头没有几个钱。他没有多少资产抵押给银行,无法从银贷出来款,只好把目光放在了民间借贷上。
徐斌回徐家庄筹资。为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他许诺月息一分五厘,年终还有分红。他原计划筹措二百万元,谁知村民们闻讯后,纷纷赶来把钱借给他,三四天时间竟然有近千万元入账。
面对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市场,国家突然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一时间沿海城市的房价直落,存量房大量积压,据说许多开发商破产了。徐斌的人生再次步入低谷,连轿车都被法院拍卖了。
那年春节,徐斌十分低调地回家过年,一天到晚待在家里,哪儿都不去。不知让谁瞧见,告诉村民们徐斌回家了。那天早晨,他刚起床,家门口围满了人,全是讨债的村民。
徐斌的情绪处于极度愤怒之中,黑风罩脸。他掏出手机,给公司财务主管打了个电话,指示她通知市场销售部,不惜大幅降价售房,尽快筹集一千万元汇过来。十天后,一千万元准时到账,他结清了村民的借款和利息。
随着国家确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一系列去房地产库存政策的相继推出,房地产市场沐浴春风,房价节节攀升,徐斌和许多手头积压大量存量房的开发商一样,赚得盆满钵溢。
徐斌再次回家过年。那天早晨,他刚起床,家门口挤满了人,全是村民。他们听说房地产市场能赚大钱,就想把手头闲余的钱交给他,坐吃高利息。
徐斌笑了笑,又摇摇头,说现在公司资金充裕,一点都不缺钱,等需要时再说吧!人群中有人脸红得像番茄,有人脸黑得像锅底,有人脸白得像张纸,有人脸黄得像陈年的旧报纸,各种颜色的脸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