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舞】惠南古钟(散文)
我十七岁就去了南汇农场,南汇算是我的第二故乡。
惠南镇是南汇县的县府所在地,我在农场得了病毒性菌痢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时就是送到南汇中心医院救治才没有提前告别人生。
我对南汇有着特殊的感情,有事没事去了不知道多少次。
我印象中的惠南镇就是一座普通的江南县城,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从四方城发展成现代化的小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镇上老旧的东西越来越少,更别提名胜古迹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搜索上海的旅游景点,看到惠南镇有一个古钟园,里面有一个明朝隆庆年间铸造的古钟,这算不算古迹呢?于是就和贞素约好了,与朋友一起去古钟园。
古钟园位于惠南镇西南角的星河畔,是一座典型但不特别的江南园林,有假山,山上有亭;有水池,池畔有榭。曲径通幽,不知通往何处;白墙隔院,不知隔墙何苑。
我们是去看古钟的,当然要先去古钟景区。钟亭景区是古钟园的中心景区,四周有梦烟河环绕,以钟亭为主景。
钟亭为六角形,两重檐,青瓦顶,亭前有石狮一对,南汇人苏局仙(1882~1991)为亭题额“钟亭”。古钟为元代古刹福泉寺旧物,福泉古寺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初名“甘霖院”。明代明嘉靖年间(1522~1366),古寺毁于倭乱。明隆庆五年(1571)铸古钟一口。万历元年(1573)重建寺庙。“文化大革命”期间钟架被毁,钟被弃于庭院。1981年,南汇县政府以古钟为名在福泉古寺西面数里建立公园,并设钟亭。
钟体呈喇叭花状,有一人高。钟身铸有图六幅和两千多字的铭文。古钟安放在亭中央的石座上,石座旁刻有八幅石雕。
我去古钟园时看到的情景是钟亭的四方各站着一位老人,面向亭外,闭目屏息,像是在练气功。虽然六角亭只站了四位练功者,但是我无论怎样变换方位和角度,都不能在取景框中避开“气功大师”。于是,只能拉开距离,跑到远处拍了个钟亭的远景。
钟亭前有一石碑,碑文云:2009年2月9日,“古钟”迁回福泉寺,并复制古钟重置于钟亭内。看到这儿差点没让我昏过去,原来的古钟已经在2009年就已经回归福泉寺了,这里放着的只是复制品。
既然古钟是复制品,那么这个园子就不能当古迹来游玩了。这时,我们的功利心已经烟消云散,心情反而放松了不少。
我们在园中散步,并不追求知道这个亭子的名字,了解那个楼台的来历,漫无目的,完全自由。
作为一个免费公园,古钟园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全园分为钟亭、文源馆、藏拙苑、宝宝村四大景区,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钟亭区东南的梦烟河中,有一座曲桥,居然有十一曲,比闻名遐迩的豫园九曲桥还要多两曲。虽然是现代建筑,但造型古朴,且游人不多,可以随意取得相当不错的摄影效果。
古钟园虽然不大,但给人感觉很有味道,特别是有一种怀旧的味道。走在古钟园,好像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公园,里面小船也是那种用浆划的那种。河边水榭,有一些戏曲爱好者在那里拉琴,唱戏。
公园里面几乎没有现代公园的那种服务设施(收费项目)。游走其中,看流水,听松涛,很是宁静。
没有功利,不求甚解,也许是另一种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