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假日经济(随笔)

编辑推荐 【冰心】假日经济(随笔) ——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作者:春风杨柳 举人,412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9发表时间:2018-11-23 10:04:49

【冰心】假日经济(随笔) 199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简称《办法》)。《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节假日,形成春节、“五一”(2007年后调整为3天)和“十一”三个连续7天的长假,即人们后来称呼的“黄金周”。随着节假日消费经济的发展,人们称之为假日经济。
   其实节假日历朝有之,只是对经济的拉动没有今天那么明显而已。
   《金瓶梅》也反映了官府衙门的节假日情况,我们不妨读读片段。
   政和七年(1117年)正月初,西门庆找来赵裁缝,给吴月娘等妻妾做了30多件新衣服。十二日,吴月娘带李娇儿等众妾着新妆到乔亲家吃酒。宴席中,吴月娘和乔大娘子,将官哥儿和长姐儿定了娃娃亲,从此,两家来往不断。正月十五日,吴月娘回请乔家娘子以及周守备娘子、荆都监母亲、荆太太、夏提刑娘子、张团练娘子等吃酒看灯。同天,西门庆到衙门拜牌。
   明朝的风俗,各省府州县,遇到庆典或规定的节日,于公所正中设太岁龙牌,官员依次行礼称为拜牌。然后大发放(放假)。十六日,仍旧放假。十七日,西门庆到东平府送礼。
   可见,元宵节,放假三天。
   同年九月十五日,衙门拜牌,大发放。因李瓶儿病重,琴童询问西门庆,爹去不去?西门庆不去拜牌,让小厮拿帖回复夏提刑。从情节看,放假一天。
   重合元年(1118年),元旦,西门庆拜访各官员,祝贺春节。正月二日,西门庆外出祝贺节日。正月三日,西门庆在家宴请吴大舅。正月初四,西门庆到衙门发放公事。可见元旦(春节)放假三天。
   就在别人过节时,西门老板却搞起了假日经济。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给伙计等发年终福利。第七十八回,西门庆给应伯爵、谢希大、常峙节、傅伙计、甘伙计、韩道国、贲第传、崔本,每家半口猪,半腔羊,1坛酒,2包米,1两银子。院中李桂姐、吴银儿、郑爱月,每人1套衣服,3两银子。吴月娘又与薛姑子打斋,令来安送香油、米面、银钱去,不在言表。二是给各级官员送礼。第三十四回,西门庆中秋送礼记录名单有蔡老爷、蔡大爷、朱太尉、董太尉、中书蔡四老爹、都尉蔡五老爹、并本处知县、知府四宅,还有周守备、夏提刑、荆都监、张团练并刘薛二内相。礼物是金缎尺头、猪酒金饼、鲥鱼海蚱、鸡鹅等,各有轻重。三是宴请各官员亲朋好友以及各家堂客,编织关系网。
   从《金瓶梅》里的一些情节看,明朝的休假不仅有严格制度,而且还要做一定的仪式。
   不仅明朝休假有制度,历朝都有明确的规定。
   汉朝实行五天一休制,就是干五天休息一天,这里没有星期六、星期天的概念,而是轮到哪天是哪天。这一天还有个名字“休沐”,大概是让官员洗洗澡,搞搞卫生吧。这样一个月可以休息五天,也还不错。
   隋唐时期,改成十天休息一天,休息日多行浣洗,称为“旬休”(通常称上浣为上旬,中浣为中旬,下浣为下旬)。好像待遇比汉朝差了点,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黄金周”的概念,他们每逢新年、冬至,会休息七天。这七天是带薪休假。除此之外,能想出来的理由也可以休假,除了日常端午、中秋、重阳外,还有皇帝的生日,让人吃惊的是连如来佛祖的生日、老子的生日、孔子的生日都放假。
   宋朝待遇稍微差点,但一年假期还是有个几十天的。
   到了元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元朝统治者看来,工作就是休息,什么旬休、大休都没有,一年只有十几天休息。骑马就是玩了,还要休假,忽必烈有点想不通。
   明朝初,朱元璋是吃过苦的人,况且工作起来是拼命三郎,他认为给你发了工资,让你当官已经是优待了,当年老子连饭都吃不饱,还休息?在他看来,当官是一件轻松的事。
   有些官员提出要恢复前朝的休假制度,被老朱驳了回去,然后老朱规定了休假制度,还真是简单易行:一年休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本人的生日。我想这样的规定,一定与他当年对元朝官员的负面印象有关。
   但实际实施后,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两地分居、子女教育问题都无法解决,于是后来规定从十二月起放寒假,为期一个月,才算解决了部分问题。
   到了明朝中后期,假期还是增加了。至少我们从《金瓶梅》里看到,春节、元宵节、九月十五日、中秋等有假期。
   从经济学角度看,节假日以及“黄金周”对经济尤其是对市场消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节假日经济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广,不仅涉及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甚至还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尤其是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促进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严格意义上讲,节日经济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名词。但它有悠久的历史,早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客观现象,经济学家将其归属于消费经济范畴,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节假日的集中购物和消费行为,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从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消费的规律(有钱必须有闲)看,节假日的调整和延长,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
  
  

共 1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节假日从人类学的意义上来说,是人类自行休整的天然习惯,进入文明社会后就有了文化的意义,就有了文化的仪式感,某些节日还具有神圣的内涵,是人伦文化的教化之一。读了作者的此篇《假日经济》,长知识不少,历朝历代的风俗习惯都有一定的规程,这节假日的安排都有相应的行规,在伦理教化的同时,产生娱乐、商品交易、人员流动等等,这些就构成了社会的发展,民风的互补,对于社会的休养生息,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有极大的好处。所谓的假日经济只是一些伪学者的杜撰,目的是刺激经济,蛊惑人们过度消费,制造虚假繁荣。由此看来,作者本意还是人们的心静下来,思古感今。佳作,特此推荐!【编辑:策马南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8-11-23 10:08:13
  感谢作者赐稿冰心!思古怀今是一种幽情,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参照。在读书中遐思,漫想,真好。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回复1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8-11-23 16:43:03
  谢谢策马南山文友精彩的点评,问好祝福。
2 楼        文友:孙鹤        2018-11-23 12:19:53
  除却两地分居的,或父母于孩子,或两口子之外,真的需要相聚,其它的嘛,非闲置,便是挥霍,哈哈,的确如此。拜读佳作,问好作者,遥祝。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回复2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8-11-23 16:43:49
  谢谢孙鹤文友精彩点评,问好祝福。
3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8-11-23 16:42:06
  谢谢策马南山文友精彩的编者按,编辑辛苦,问好祝福。
4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11-24 15:03:23
  每一个视角都微妙独特,一部《金瓶梅》在作者笔下如一部史书徐徐展开,以飨读者,感谢赐稿!
勿忘本真
回复4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8-11-24 19:24:15
  谢谢点评,问好祝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