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祝福祖国]公来救人传美谈(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祝福祖国]公来救人传美谈(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09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1发表时间:2018-11-26 14:13:21
摘要:描绘了一个叫杨公来的普通农民助人为乐的事迹。


   如今,“公来勇救客商”的事,在扶风北乡的十里八村传为美谈。要问详情嘛,还得从一年一度的收苹果说起——
  
   深秋十月,凉风习习。山川沟峁的酸枣红了、柿子红了、苹果也红了。农民忙碌在收获的季节,趁墒好播种麦子,抢收田地里成熟了的豆子和蔬菜。各种鸟儿欢快的地鸣叫着,给美丽多姿的金秋平添了许多喜悦。
  
   扶风县天度镇晁留村苹果市场,经过两个多月的收果,己接近尾声。市场果所剩无几了,代办就领上客商们走村下地装货。晁留村代办杨公来,领着河南省驻马店的客商风尘仆仆地前往三十公里以外的永寿县店头镇好畤河村收苹果。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公来领着客商从好畤河装苹果的第一天,发生了意外。
  
   傍晚,从好畤河刚刚回到晁留,公来还没有吃晚饭,突然看到正在打电话的客商老尚栽倒,顺着沙发溜到地板上,昏迷了过去,不省人事了。
  
   公来吓坏了,“救人要紧!”他抓起手机立即拨打“120”,呼叫县医院的120急救车,一面查找老尚的老乡电话,想在第一时间告诉他的老乡。
  
   公来今年已是花甲之年的人了。晁留村十个村民小组几千口人都说:“公来是个刀子嘴、豆腐心。”这几年,他患腰椎盘突出和关节病,常常吃药。
  
   夜幕里,救护车一路鸣笛,风驰电掣般从20多公里之外的县医院驶来。
  
   病人还在昏迷中,随车医生说:“须上县医院检查抢救。”县医院离晁留村路远暂且不说,在医院检查楼上楼下“跑”的事,公来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他赶忙叫上一向热心肠的村民杨小军,两人合力把患者抬上救护车,一起前往县医院。
  
   坐在救护车上,公来守护着昏迷不醒的客商,他却忐忑不安。老尚突然昏倒到现在,四十多分钟了,他的电话一直没有停歇,装苹果奔波一天的疲劳和饥饿也抛在了脑后。
  
   黑夜,扶风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鸦雀无声。室外,杨公来坐在排椅上焦急地等候着急诊结果。很快,医生告诉他:“病人是脑部出血,必须马上手术,手术费用需要两万元。”
  
   拨打“120”时,杨公来就想到老尚可能需要住院的问题,住院费用呢?他思想上也有准备。二话没说,当机立断:“救人要紧,不管钱多少。”
  
   两万元!公来用自已手机的支付宝当即划给医院。接着就是“手术前按规定亲戚签字”了。
  
   由于情况紧急,杨公来在救护车上就把客商得病及其相关信息告诉医生。可是,医生称:“这场手术可能凶多吉少,必须亲戚签字。”
  
   时间就是生命,万一人耽误了咋办?深秋的夜晚寒意袭人,杨公来却解开上衣,额头上一阵阵冒出汗珠。他心急如焚,反复向主管医生说明情况,多次苦苦求情:“我就是他的亲戚,我签字行啊。”但是,不是医生无情,医院的规章很明确。无奈,杨公来只好拨通客商尚合群家属的电话。经反复协商:医生同意杨公来代行签字。
  
   刚才,抬着病人楼上楼下忙碌,拍片、CT、各种化验,一刻都没闲着。医生给尚合群做手术走了,杨公来和杨小军才感到累了。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随即,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己经指向夜晚十一点半。他感觉肚子饿得慌,中午十二点在果农家吃的饭,已过十二个小时了。
  
   他和杨小军不时地盯着手术室大门,期望那一扇神秘的大门早一点打开,祈祷着尚合群逢凶化吉。
  
   时间在苦熬中一分一秒过去。为看时间,杨公来不知把手机打开了多少回。突然,他发现手机没电了。这才想起:傍晚客商老尚发病以来,手机己高频率使用几个小时了。还好,他出门常带着充电器,便急忙找个地方充充电。
  
   等候手术的时间最让人心焦了。一闲下来,杨公来浑身有些发冷,竟然疲惫地靠在楼道的排椅上睡着了,梦见他端着大老碗,狼吞虎咽地吃热面条呢……
  
   凌晨五点,整整五个小时的手术后,那一扇神秘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看着躺在床上、吸着氧气、身上插满针管和仪器的老尚,杨公来浑身的疲倦竟不翼而飞。
  
   早上七点多,客商尚合群的儿子、老婆从驻马店风尘仆仆开车赶过来了。看到劳累了一晚,双眼布满血丝的杨公来和杨小军,这娘儿俩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拉着公来和杨小军的手,老尚的儿子不停的说:“多亏你俩大好人啊,不然,我可能见不上我父亲了。”
  
   说话间,太阳已从东方冉冉升起。深秋早晨的阳光给县城的群楼披上彩霞,街边林带里的树叶五颜六色,十分迷人。杨公来却无心留恋县城的晨景,尽管腰椎盘又隐隐作疼,他要赶着去好畤河啊。
  
   拖着疲倦的身子,他和杨小军乘公交车回家了。这几天收苹果的事情正在紧要处,昨天在好畤河收苹果,箱子、苹果放在地里,那边的果农还在地里焦灼地等着客商装苹果呢!
  
   回到家,公来二话没说,急忙叫上村民杨乃应和还未进家门的杨小军,又在村上叫了四名妇女,他开上车,又奔向三十公里之外的好畤河。
  
   ……就这样,在公来带领下,他和七个村民花了四天时间,开车来回跑了九趟,收了二万多斤苹果。二万多斤,正好装一车运走。这一车苹果,除给四名妇女付工钱外,三人没有收一分钱工价,杨公来也没要一分钱代办费,反倒贴了二百多元油钱。
  
   俗话说:你有千只手,难堵众人口。有人知道这事后,背后骂公来“傻”,说他是“二杆子。”更有人说公来是“手背上蝎子,撒甩不离了,才这样做。”
  
   公来傻嘛?他就傻在这里:一车二万斤苹果,公来一分代办费没要,并在自己村找了几个装车的,随车把货装走,又用他的“拐的”车把装车人拉回村里。一边装苹果,他还掂记着住在医院里的老尚,每天都打几次电话询问病情。苹果刚装车发走,他急急忙忙带着礼品去看老尚。老尚刚脱离危险,人清醒了,一见公来看他,激动得想从床上坐起来。老尚忙握着公来的双手,老泪纵横地说:“我能活过来,多亏你兄弟。要不是你救我,我怕是已经见了马克思了!”
  
   老尚住院的二十多天里,公来搭车去看了五次,连老尚同病房的人都说:“晁留人好,杨公来好!公来这样的好人值得大家学习啊!”
  
   老尚出院要回驻马店了,老尚的老婆孩子带着礼品专程到公来家道谢。全家人连声称好:“陕西人好,晁留人好!杨公来好啊!”
  
   在晁留村,令人难忘的一件事已成“口碑”:也是一个秋天,晁留村一个年过六旬患抑郁症的老人,不幸掉进荒僻的井里身亡,公安、消防人员查看后束手无策,几个小时过去竟无人下井打捞。公来知道后,把衣服一脱,下井把人打捞上来。从那时起,“公来救人”的事成为乡亲们的美谈:“公来、公来,为公而来;有啥难事,就找公来!”
  
  

共 25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闰土老师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农村普通百姓的光辉形象。有一个叫杨公来的60多岁老人,他自己身体不好,还自费油钱给当地百姓装一车苹果去外地卖。不巧遇到一个客商突然晕倒,杨给他找救护车送县医院看病,知道他患脑溢血生命垂危后,他给客人支付2万元医药费,为了节约抢救的时间,他还代替家属承担风险。在救治过程中,他还多次去医院看望病人。使他和家属都非常感动!后来杨还从井下救了一个本村的一个病人。所以当地流行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公来,公来。为公而来;有啥难事,就找公来”!可见杨公来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闰土老师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形象。本文叙事清楚,语言朴实,人物刻画鲜明。谢谢赐稿丁香,编辑推荐阅读鉴赏[丁香编辑:嘉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嘉禾        2018-11-26 14:15:09
  闰土老师能从生边寻找写作的素材,以小见大,刻画人物,树立正气!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18-11-26 22:48:21
  感谢嘉禾老师在百忙中编辑拙作,编语写的生动感人,令人回味无穷,向老师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18-11-27 21:45:50
  谢谢嘉禾老师在百忙中编辑拙作,且编按到位,感谢老师。
2 楼        文友:嘉禾        2018-11-26 14:15:46
  取材真实,描写细致
3 楼        文友:嘉禾        2018-11-26 14:17:08
  以后请老师投稿在正文不要写标题和姓名;另外,摘要也要写。谢谢!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18-11-27 21:47:34
  谢谢,知道了。
4 楼        文友:娇娇        2018-11-26 18:38:41
  弘扬正能量,为普通百姓代言!闰土老师文风质朴,情感厚重,读文见人品,从文中故事中总能学习到新的事物。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闰土        2018-11-27 21:48:57
  谢谢社长长期关注,向您学习了。
5 楼        文友:娇娇        2018-11-26 18:41:19
  问好闰土老师,祝您文如泉涌!积极创作,祝您冬安!感谢嘉禾姐姐辛勤编按,辛苦了!您担任总编棒棒哒!加油!祝工作愉快!
娇娇
回复5 楼        文友:闰土        2018-11-27 21:50:37
  再此谢谢社长,冬寒问安,保重贵体。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