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国旗不是道德绑架的枷锁(时评·家园)
众所周知,国旗、国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更是不能亵渎的。最近,马拉松跑将何引丽因“被塞国旗憾失金牌”而成为舆论中的焦点人物。
11月18日,在苏州太湖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中国选手何引丽在冲刺阶段两次遭受志愿者冲入赛道硬塞国旗的干扰,以5秒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事后,有人针对何引丽将国旗揉成一团扔在地上而进行指责,并发出质疑“成绩与国旗哪一个更重要”,接着为自己的言行作了补充:“拿到了国旗不能扔,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没有拿到的话就算了,拿到手了最好不要扔掉。”也有网民对质疑者进行“舆论讨伐”,说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自己去跑马拉松,而不要用所谓的爱国来进行道德绑架,当然,也有不少网民对志愿者的干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指责。
11月19日,赛事运营方负责人公开回应,苏州太湖马拉松赛事是“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的一场,让中国选手身披国旗冲线是该系列赛事的既定设计,“之前举办的20多场赛事中都是这样,只是这次由于天气原因,出现了意外。”
11月21日,马拉松运营方负责人面对媒体再次回应说:“递国旗”是对选手的一种礼遇,这种“惯例”不会改变。“披着国旗去冲线是一个惯例,是对中国选手的一种礼遇、一种尊重。”他说,“中国选手披着国旗来冲线,这个场面是非常震撼的。披国旗冲线也表达了运动员对国家培养的一种感谢。我觉得身披国旗也是运动员非常希望的一件事情,很多运动员都会自己去准备。披着国旗冲线是一个很美好的回忆。”
事情发展到此,我们已经对该事件十分清晰了。这次“递国旗”事件不过是马拉松赛事运营方为了“博眼球”,“造噱头”而进行设计的一个环节而已,只不过是志愿者(抑或是运营方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而已,进而引发成一场舆情事件。其实参加过奔跑中国系列赛事的何引丽在赛前就知道,跑到42公里处时,会有人给自己递国旗。面对采访时,何引丽心情轻松地说,“递国旗的志愿者,她们没有必要自责,她们是在执行她们该做的任务。没有必要苛责她们,因为她们可能不了解这种紧急时刻该怎样做。”
是的,在这件事情中,我们没有必要去质疑或者指责哪一个人,更无须上纲上线,但是从这件事情中所折射出来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厘清。
一、国旗不是博眼球,造噱头的工具,更不是用来道德绑架的枷锁。
国旗代表国家。将国旗人为地设置成一种道具,在某种非代表国家行为的场所来展示,不论你想表达的是什么,这种为个人私利或小团体代言的行径,其实是不严肃的,是对国旗的不尊重。将国旗塞给正在赛场上比赛的运动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规则的行为,国际田联规定,就算是裁判长在终点前也不能踏上马拉松赛道。而以国旗来掩盖自己破坏规则的行径,更是错上加错。赛事组织方为了活动的效果,追求拍摄画面的震撼,拿国旗来造噱头,博眼球,借爱国的名义将国旗当做生意来做,不过是浅薄的策划而已。五星红旗是中国人民在为民族求独立、为民族求解放,经过浴血奋战而确定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团体以任何方式进行亵渎。国旗不是博眼球,造噱头的工具,更不是用来道德绑架的枷锁。
二、国旗受法律保护,应依法使用。
国旗,飘扬着国家尊严,凝聚着爱国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三条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第十八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第十九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侮辱国旗是一种犯罪。有人指责何引丽将国旗揉成一团扔在地上是侮辱国旗的行为,其实,这是对法律的片面理解。法律绝不会被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滥用。何引丽不过是无心之行为,并非有意为之。而赛事运营方说“在赛场临近终点递国旗”是对选手的“礼遇”,显然是借口,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增加观众对赛事的关注度罢了,而将运动员身披国旗的行为冲刺当做爱国行为,更是一种道德绑架。
无论是将国旗插在即将被拆迁的房屋上,还是在国外的国际机场因滞留维权而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或者为博眼球而让运动员披国旗,都不能简单地视为爱国。作为普通的一名中国人,爱国并不需要你举着国旗到处跑,也不需要你不分场合高唱国歌,而是要将爱国作为一种信仰深深植根在内心,融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履行好作为中国人的公民职责,不给国家添堵,不给社会添乱。爱国不是喊口号,也不需要披国旗、唱国歌的形式主义惯例。请记住,如果真正爱国,就请从内心深处尊重国旗,而不要用国旗来进行道德绑架。一个理性的、成熟的、大度的、自信的社会,是从不会用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来进行道德绑架的。
2018年11月24日夜于长沙市
感谢老师莅临八一。恳请老师经常莅临八一!o(* ̄︶ ̄*)o
祝您生活愉快!阖府幸福!财源广进!佳作不断!o(*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