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家乡飘香的鸡枞菌(散文)

精品 【荷塘】家乡飘香的鸡枞菌(散文)


作者:邱太兵 白丁,5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82发表时间:2018-11-27 11:35:40
摘要:回到家和父母打过招呼后,我总会去附近的山上转悠,去小时候捡到鸡枞菌的地方看看,虽然再也没有寻到过鸡枞菌,但找寻到了童年那份美好的记忆……

【荷塘】家乡飘香的鸡枞菌(散文) 雨量充沛的季节,一种山间野味正在地下孕育生长,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每年如期而至地给兴仁人们餐桌上奉上一道美味佳肴,这就是大家熟知的野生鸡枞菌。在当地流行一种民谣传唱为:“生无种,洒无秧;生吃甜,熟吃香。”
   鸡枞菌,又名鸡棕菌,其口感像鸡肉的味道,因此称为鸡枞菌,当地人称为山蘑菇或伞把菇。每年的6月至8月为最佳生长时期,偶尔散生者为散鸡枞,大家通称为独菌,有时数十朵至数百朵相连,我们称为鸡窝菌。其中质量最好的是蒜头鸡枞,次为开鸡枞,再次为火把鸡枞类型。
   一旦下雨,意味着第二天就可以到山上去寻找鸡枞菌了。天刚蒙蒙亮,菌农们就手持镰刀背着背篼,犹如一副上战场的架势朝山上奔去。其实他们心里早就有底了,知道哪里有菌、哪里没菌。他们是行家里手,每次上山绝不会空手而归的。
   每天清晨,兴仁肖家湾的小巷子里热闹非凡,菌农们拎着装满鸡枞菌的竹篮或背着一大箩筐鸡枞菌汇聚这里,大家纷纷亮出自己捡来的鸡枞菌,希望卖个好价钱。不同类型的鸡枞菌整齐地摆成两排。此时这里成了鸡枞菌的临时交易市场,整条小巷都弥漫着鸡枞菌散发的芳香味道。想要买到上好的鸡枞菌,那必须起得早,否则上好的鸡枞菌就被其他人买走了。
   从小在山里长大,我对鸡枞菌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也成了童年美好的回忆。那时放牛割草成了家长交给孩子们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由于经常在山上疯跑,跟鸡枞菌偶遇的次数也就多了。偶尔捡到一朵或一窝鸡枞菌,甭提有多高兴了。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在老家的马路坎下的玉米地里割草,突然闻到了一种特别的味道,那味道清香扑鼻。我嗅着飘香四溢的味道到处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它好像是在跟我玩捉迷藏似的,于是我打消了寻找它的念头,继续割草。后来在一处茂密草丛里,我挥舞着锋利的镰刀,一棵棵嫩绿青草齐刷刷地倒下了,我把倒下的青草拿起来时,发现割断了两三朵鸡枞菌,我惊喜万分,弯下腰来小心翼翼地在草丛里拾起鸡枞菌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这么多的鸡枞菌,足有30来朵,大约3斤左右,白花花的菌盖如一朵朵撑开的伞,惹人喜爱。我像中大奖似的兴奋不已,用茅草的茎把它串连起来,生怕弄坏了这些“小家伙”,马不停蹄地向大山街上跑去。
   刚走到街口,被一位胖乎乎的中年妇女拦了下来,看她的穿着打扮想必是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她微笑着问道:“小伙儿,你这山蘑菇怎么卖?”我很自信地回道:“至少要60元!”她就开始砍价,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哪里能讲得过她呢?最后45元卖给了她,我拿着钱飞奔回家向母亲炫耀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也是我人生中收获的第一桶金,那高兴劲儿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由于年少无知,不知道鸡枞菌是怎么长出来的,只觉得能长鸡枞菌的地方特别神奇。有大人说是屎壳郎把牛粪滚成团拖到地下埋起来,这样就会长出鸡枞菌,我信以为真。
   后来从书中了解到,野生鸡枞菌与白蚁营共生活,凡是有鸡枞菌的地下方就一定有白蚁巢,白蚁巢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种群,除以鸡枞菌为主要菌物外,还有细菌、青霉、曲霉等十余种,因此这样的地方才会生长出鸡枞菌来。
   当地人都知道,刚出土的鸡枞菌是最新鲜的,得抓紧采收,一旦如伞状的菇撑开了,肉质就老了,口感就差了,所以把握时节才是最重要的。到了鸡枞菌刚出土的时节,满山都是找寻采收鸡枞菌的身影。
   兴仁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无论是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美,素有“菌中之冠”的称谓。
   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人们把捡来吃不完的鸡枞菌洗干净,撕成细丝状在太阳下晒干,使水分蒸发掉,把菜籽压榨成油,把晾干的鸡枞菌丝倒入油锅里低温慢慢煎炸,加入花椒、大蒜等配料。待到金黄酥脆时用漏瓢捞出锅,冷却后同菜油一起装入坛中密封上,这样可以保存一两年都不会变质,是下面条、下饭最好的配菜,那馨香回味无穷,堪称人间美味。
   如今,兴仁野生鸡枞菌成了贵州有名的农特产品之一,也成了兴仁农副产品的标识。位于陆关工业园兴仁县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清真鸡枞油、清真鸡枞油辣椒、清真鸡枞油番茄等一系列优质调味养生食品,2007年在黔西南州第四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看见菌农们在公路旁卖鸡枞菌的身影,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当年的情景不禁在脑海里一幕幕闪现着……
   回到家和父母打过招呼后,我总会去附近的山上转悠,去小时候捡到鸡枞菌的地方看看,虽然再也没有寻到过鸡枞菌,但找寻到了童年那份美好的记忆……

共 18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初中课文中有汪曾祺写的《昆明的雨》,回忆昆明雨季里最多的是各种野生菌,卖菌的女孩子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贵州兴仁,也盛产一种野生菌,其口感像鸡肉的味道,因此称为鸡枞菌。每年的6月至8月为最佳生长时期,雨后是采摘它的最佳时机,往往和白蚁穴生长在一起。作者用生动细致的笔墨,深情回忆了自己儿时采摘鸡枞菌,取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的美好往事。在家乡,人们视鸡枞菌为幸运的象征,谁遇到它都会欣喜不已。鸡枞菌不仅能卖个好价钱,补贴家用,还是大家都喜爱的美味食品。当地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将它做成鸡枞酱、鸡枞油,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今,这一山珍美味中的绝品,成了富贵人才能消费得起的高档奢侈食品。作者现在仍想寻找鸡枞菌,其实是寻找儿时的记忆,但由于环境污染,鸡枞菌越来越少了。文章语言质朴但吸引人,文如其人,作者一定也是位爱生活、爱母亲的纯真、质朴的人,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13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1-27 11:38:06
  欣赏作者优美质朴的文章,家乡的特产何其多,但作者抓住鸡枞菌来写,全文紧紧围绕这个话题,详细写了许多内容。很耐读!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1 楼        文友:邱太兵        2018-11-27 12:46:17
  谢谢编辑老师的鼓励!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1-27 11:40:15
  感谢来稿,把家乡的特产介绍给大家。儿时的回忆值得怀念,一个男孩子,知道寻找鸡枞菌,也更体现出作者身上的勤劳质朴。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1-30 21:29:04
  祝贺美文加精,编辑同志,衷心祝贺!期待更多佳作!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4 楼        文友:天龙        2018-11-30 21:50:02
  祝贺美文加精!精彩继续哦!
5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11-30 21:50:46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欧!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2-06 09:05:14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7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12-06 21:20:11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期待精彩继续!
8 楼        文友:阿巧        2019-01-10 14:45:46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精彩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