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乡事(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乡事(散文)


作者:胡昌海 童生,8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77发表时间:2018-11-28 08:44:07
摘要:漂泊的人们在外,漂泊,总是想回到家乡的怀抱,享受家乡的温馨,于是,乡事就成了事实,成了怀念的内容。

一幅《悬崖上的舞者》的作品,把我带回到了从前:“乡事”就从这幅照片开始。
   过完“冬至”,就意味着秋天结束了,可,江南的秋却依旧恋恋不舍地保持原状:蔚蓝的天底下横亘的稻田,被农人收走了稻谷后,却留下稻草铺满田地,呈现着一片淡黄。
   刚被秋雨洗刷过的山峦,在一夜间该黄的就黄了。
   只有山涧的沟壑飘出的浓浓白雾,还在弥漫峡沟的河面,淹没了近处的山腰和远处的黛峰,显得有些朦胧。两边长满绿色植被的山,总是那样盎然,让你分不出究竟是春,还是秋,冬日的印记绝对是没有的。一处悬崖上的枯木孤傲的展现着它的雄姿,虽然没有叶子,单剩杆子。或许只有到了春天,它才会长出新芽溶入自然的怀抱。
   在我刚刚记事的年纪,劳作一天的爷爷总是在没事的时候,都要讲述解放前抓壮丁的事情:本来爷爷祖辈单传,按照“两丁抽一”的规定,爷爷不应该在壮丁之列,可因为爷爷的固执让保长不爽,而成了被抓的对象,那时候,爷爷有了我父亲,就在我父亲刚满月的时候,爷爷就出逃躲“壮丁”。兵荒马乱的年月,出去自然是“一般黑”的天下,爷爷就只好逃到山里,露宿在山涧半腰的岩洞里,让乡丁不寻踪迹。爷爷的壮丁硬是躲了大半年,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奶奶一个人撑持。爷爷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揣摩着不会被人发现的时候,才偷偷地跑回家,随带背上一捆柴禾供家庭使用,看一眼熟睡的父亲,然后拿上一把锄头到租种的地里,一个人挖一会儿坂田,这才又匆匆地回到了僻野山涧。
   爷爷躲避壮丁的经历,是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爷爷在学校给我们讲述的。那时候,学校进行爱国教育,经常“忆苦思甜”,就会把爷爷请到学校,并组织全校的学生,在爷爷的指引下,来到他当年躲兵的现场。爷爷在讲述这段时光的时候,总是噙满泪眼,因为奶奶在爷爷躲丁的时候,过重地透支身体而过早的去世。在爷爷栖身的岩洞前边,虽然不足七尺宽的平台,爷爷却开垦出了一块农田,种上了包谷等作物。直到爷爷过世以后,父亲总是要步行十几里山路,继续去耕种爷爷开垦的那块不足一分田的土地,直到父亲七十岁的时候。我想,父亲应该是把爷爷当成了一个舞者,一个在悬崖上飘拂了将近一年的舞者。父亲永恒的坚持,是对一个舞者的纪念。
   前几年,由于普及乡村公路,到家乡的公路要经过当年爷爷躲丁的那个岩墩,村里找到父亲说是要占用父亲一直耕种的那块农田,年迈的父亲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不要一分钱的补偿。只是一再嘱咐:那地方太悬,修路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
   通往老家的公路,就在当年的秋冬交季时节动工,施工人员拴着安全绳施工的景象历历在目,俨然就是一群在悬崖上的舞者。为了乡村的富裕贡献着他们的全力。
   通过一个冬天的会战,几十年不通公路的老家终于迎来了汽笛。父亲凝望着蜿蜒直入云端、盘山下到谷底的公路,感概着美好的时代。父亲沿着修好的公路,佝偻着身体时常来到爷爷躲过“壮丁”的岩洞,如今的岩洞早已长满了荒草,隐没了洞口。但听说政府已经计划要将此处作为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板块项目,即将一起开发的时候,父亲很激动:因为这对于家乡的人民算是一个喜讯,更是对淳朴的家乡美景的一个慰藉。让世人来享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呼吸家乡清新的空气。因为家乡的美景不能就这样孤独地“美”着。
   漂泊异乡的自己,总是在关注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撇开神农溪AAAAA景区、三峡女人谷AAAA景区,因为那是已经揭开面纱的“乡村少女”,早已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是倾注了好多家乡人们的心血。
   乡村旅游的构想总是在不断孕育:“甲哥”的高空跳伞、三里城的翼装飞行,不光是对家乡旅游业的推介,确切的说,他们就是一群舞者,用独特的舞姿在为家乡的美景伴舞。
   闺在深山人未识的“绝壁天河”是我熟悉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建设者们当初建设的艰苦有记录为证,在悬崖峭壁上拴着洪绳打炮眼开山的画面,那就是一群伟大的“舞者”。
   乡村的旅游开发是乡事的大手笔,就是要让沉睡千年的老家,从原始走向文明,再走向外界。家乡的风景总是让人陶醉,随便找一处风景都会让你吟出诗来;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你觉得家乡的故事流传渊源:巴楚文化、廪君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让家乡更加魅力无穷!
   漂泊的人们在外漂泊,总是想回到家乡的怀抱,享受家乡的温馨,可由于生计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待到退休的年轮再好好咀嚼家乡的美味。在外忙碌而闲下来的时光,在网络上了解家乡的变化,幸福的喜悦总是幸福满满。总是想着为家乡建设的“舞者”们:他们才是永远值得纪念、怀念、瞻仰和敬仰的人!
   对“乡事”的回味,总是在浑沌的思维中、在杂乱无章的文字中萦绕,却永远无法描述我心中对家乡的情怀。

共 18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生动的文字诉说着对家乡的热爱,一句“悬崖上的舞者”讲述了一个老去的故事。作者带来的散文让我们在不长的篇幅中了解了一段历史,也从一个侧面看到了祖国发展的情况。作品语言质朴,流畅,在不足两千字的篇幅内,不光介绍了自己的爷爷、奶奶,还讲述了自己的父亲,讲述了家乡的变迁。作品以“悬崖上的舞者”为线,形象地串起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无论写景叙事,都很耐读,的确是一篇不错的散文,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8-11-28 08:44:33
  拜读大作,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8-11-28 08:44:50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8-11-28 08:45:15
  恭祝创作丰收,获得更多的精品。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