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冬
深秋一夜风,吹落满树金黄,天转凉,适时添衣裳。
这个交替的季节,攸忽间,遍地金黄带走了秋天最后的眷恋,凉夜即将拉开了冬的序曲,天气马上变冷了。一个周末的上午,市中心的阳光广场上,一把撑起的爱心大伞下,星星义工协会几个活跃的“红马甲”吸引了来来往往的行人……
伞下,捐来的棉被、衣服、帽子、鞋子……分门别类、整齐有序。伞下的条桌上,一本厚厚的小册子——捐赠记录,写满了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名字和捐赠的衣物数量……
“同志,这些自由捐赠来衣物,会走向哪里?”一位大妈凑过来,关切地问。大学生义工小李说:“大娘,主要是捐给云南、贵州等一些贫困山区,那里有些家庭确实困难,需要来自社会的关爱。”大妈说:“你们何时离开,我家就住在附近小区,现在就回家取来衣物、棉被,晚不?”小李说:“大娘,不会晚的,我等您。”
星星义工协会会长郑义,见有人在展架前驻足,他走过来,递上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名片,说:“只要你用微信扫描这个二维码,就会有人免费上门收旧衣物。”
咨询的市民是个年轻人,他接过绿色的卡片,满心欢喜地说:“我去过很多地方,知道在一些偏远的穷困山区,有些家庭确实需要来自社会的这些关爱。衣‘旧’心暖,有爱的冬天不会冷!今天,我回去就动员身边的同学、朋友和亲戚家人,一起加入到这个爱心捐赠活动中来。”
赞许的目光里,郑义会长握紧年轻人的手,动情地说:“好啊!我代表星星义工协会谢谢您。发动身边的年轻人献爱心,让他们了解贫困,学会节俭,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大地因为有阳光雨露才变得生机勃勃,人间因为有爱的奉献才变得美好温馨。”
“叔叔,小孩的衣服能捐吗?”一个脆甜、稚气未退的声音。
郑义转身,见一位老人身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抱着一件九成新的小羽绒服,忽闪着露水一样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说要捐出来。他俯下身,竖起大拇指,说:“真棒!会写自己的名字吗?”小女孩害羞地笑笑,说:“会,可我不能在这个本子上留名字。”郑义好奇地问:“为啥?”女孩甜甜地笑了,花儿样灿烂。她转身看看奶奶,小声说:“奶奶说了,做好事不留名,才是好孩子。”
不知啥时赶来的晚报的记者,”咔嚓“留下了这一美好的瞬间。回放了相机上的照片后,他自言自语地说:“做好事不留名的小姑娘,好样的!明天报纸的头条有了!“
目送小女孩离开,晚报的记者问郑义:“做这事多久了?”郑义说:“第五个年头了。起初,通过网络,了解到一些山区的孩子和老人生活贫困,看到一双双渴求的眼神时,没有丝毫犹豫,就决定做这件事了……第一次,接收旧衣物之后,我们赴山区现场捐衣。亲历过那个场景,能把爱和温暖带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能为他们带去寒冬里的温暖,我觉得无论多苦多累,都值得!”
记者问:“这么多的衣物,都是开车送去吗?”郑义说:“以前是开车送给过去的,现在嘛,不用送了。去年,我们对接了一家专业回收旧衣物的免费平台,省时、省力,省钱,确实方便多了……”
有爱的冬天不会冷!那天的现场,我亲眼见证了这些由市民自发捐赠的爱心衣物,飞向了云南、贵州等一些贫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