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三大爷的小食品店(散文) ——献给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区委宣传部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联合举办“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征文活动,本人有心一舒胸臆,苦于缺乏第一手素材,又不甘泛泛而谈,故而迟迟无从下手。
扎耳挠腮、苦思冥想之际,恰逢爸爸有事,周末要回乡下老家,心念电转,灵机一动,何不也顺便走一趟,一来给老爸做个伴,也回家看看年事已高的奶奶,表达一下乖孙女的孝心,二来亦可做个调查,三大爷就开着一间食品门市。对,就这么办!
我要随行充当保镖,老爸自然乐意,听说还有点小小私心,嘿嘿一笑,就算是默许了。
路上,爸爸闭目假寐,我却难以平静,幼年的情景如同电视画面,一幕幕在眼前闪现。
老家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地带,产粮大县,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企业。老爸兄弟姊妹多,就他一人读书后出来工作,三个大爷、两个姑姑都在家务农。三大爷早年当过兵,复员退伍后,没有就业门路,又不耐农田劳作的艰辛,在大家的帮衬下,开了一间小小的门市,也就是卖点烟酒糖茶,油盐酱醋之类,亦农亦商,聊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
小时候妈妈在乡下教书,我们跟奶奶和三大爷一家就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大家庭人多,相距也都不远,平时大家常来常往,有事相互帮忙,关系非常融洽。我带着弟弟走东家,串西家,到处疯跑,玩耍,我俩因为爸爸不在家,又是经常进城的“半个城里人”,所以格外受宠,那时,可没少吃三大爷店里的小食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感觉特别温馨。
说实话,虽然留恋无忧无忧虑的童年岁月和家乡亲情,可乡下的环境卫生却不敢恭维:街上到处是垃圾堆,冬天还好,夏天里苍蝇、蚊子满天飞,吃饭还得捂着碗,一不留神,就会杀生害命;甭说大风天飞沙扬尘,就是平时车辆经过,路上也是狼烟滚滚;最令人不快的是雨后的街道,到处坑坑洼洼,污秽泥泞,令人作呕,真正是难以插足下脚。想起这里,还感觉浑身不自在。
三大爷小店的情形也不乐观,门外就是南北大路,经常有车呼啸而过,别的不说,就是门窗上的玻璃一年到头也难得几次透亮;几十平米的店里,若非逢年过节,很少有衣着靓丽者光顾,尤其是农忙季节,来往购物的人们净是蓬首垢面,其中也不乏衣衫褴褛之人,小孩儿们光着脚丫,甚至光着屁股,嘴上拖着长长的鼻涕,脏兮兮的小手攥着球团似的毛票;柜台前的水泥地面虽说不大,却总是残留着鞋底带来的泥巴、尘土,散弃着打扫不净的纸屑、烟头和瓜皮;货架上,柜台里堆放着杂乱的货物,基本上都是无商标、无标价、无说明的三无产品,台面上也少有空地;盛放瓜子、糖果、饼干以及其他干鲜果品的大口袋,敞着大口挤在角落里;门口的帘子形同虚设,盛放酱油、醋的容器、切肉的案板、调制食品的盆盘,需要不停地驱赶盘旋而至的苍蝇。
记得有一次,爸爸和三大爷一起灭苍蝇,在门口墙上喷洒杀虫剂,只一会儿,墙根下就落下黑黑的一层。室内净是食品,杀虫剂可不敢随便使用,只能驱赶,以致这些害虫有恃无恐。
尽管门市早已翻新,情况也大有好转,但是,长大后每次回家,对大爷、大娘献殷勤般递过来的食品和汽水之类,我总是婉言谢绝,不敢饮用。就是不得已在三大爷家吃饭,也只是吃点主食和蔬菜,面对特意制作、端上饭桌的肉食,我是怎么提不起食欲,很少动筷子。
每当提起卫生问题,大爷总是说:农村就这样,那能与你们城里相比呢!
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去了。除去工作上的原因,很大程度与上述因素有关。听爸爸说,近来老家变化很大,嘴上唯唯,心里却很不以为然,乡下就是乡下,还能好到哪里去!我不抱多大奢望。
路程不远,也就几十公里,转眼就到了。
我们老家的房子在三大爷隔壁,早已坍塌,一片废墟,现在还无暇顾及。恰巧奶奶轮住在三大爷家,所以第一站还是直奔那里。
转弯到了村口,眼前一亮,天啊!这是我从小生活过的地方吗?我揉揉眼,没走错路吧!笔直光洁的水泥路街道,两侧洁白的粉壁,排水沟外的花池里还有绿郁葱葱的小柏树……
不及细看,车子已经停在了三大爷门口。
与街上炎炎的烈日不同,走进大门,感觉刺眼的光线柔和了许多,还似有丝丝凉意,抬头一望,啊!原来院子上空罩了一层黑色的遮阳网。从门口开始,靠墙一字摆开,放着好几个大冰柜,大大小小的箱子码放在院子四周,仅剩中间不宽的通道,整个院子俨然就是堆放货物的仓库。
爸爸与奶奶还在唠叨,我转身进了前面的门市。
推开玻璃后门,一股凉风迎面而来,精神为之一振,一路倦意顿消。不错,还开着空调,难怪!不到九点,气温还不算高,也不嫌费电,我心里念叨着。
店里格局我是熟悉的,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感觉有些异样:还没有顾客,地上很干净,洁白的墙壁像是粉刷不久,物品摆放似乎更趋合理,也整洁光亮了许多。
大娘亲热地迎上来,顺手从冷饮柜里拿了瓶饮料。我矜持着,大爷似乎早已明白我的心思,在一旁说道:“放心喝吧,闺女!绝对正品,跟城市商场里的一样”!大娘又递过来手机,指着瓶上的条形码说道:“照照这个,就知道了,新燕说的”!新燕是堂姐,在市里打工。我感到好笑,文盲老太太还会使用二维码。推辞不过,我刷了一下,嘿!果然不假。
大爷说;“现在与以前不同了,谁还敢进假货?发现了可真要罚款的。每天有人巡视,一旦卫生不达标,就要立即关门,停业整顿。村里已经有三家店铺被罚了,这不,咱也刚刚粉刷了房子,怕进苍蝇,空调也不敢关,整天开着”。
我喝着“农夫山泉”纯净水,打量着室内。日杂用品与食品分区摆放,生、熟肉食分隔处理,还真没发现一只苍蝇、蚊子。更令我惊奇的是,货架上的物品都打上了标签,明码标价。想不到,小小的杂食店也配上了打码机!
少顷,院子里响起了像是吵架的大嗓门,隔门缝窥视,爸爸、大爷正在与一人说话,看表情还挺亲热,不是吵架,虚惊一场。那人面熟,只是想不起是谁,不便上前搭讪。从忽高忽低的谈话声中得知,那人是大大爷的对门邻居,叫居来,我小时候也喊大爷。他在集上开了一间肉食店,据说加工的肉食味道不错,挺受欢迎,就是为人邋遢,不修边幅。去年,三大爷因为进他的货,有人吃坏了肚子,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三大爷为此还赔了人家伍佰元钱医药费。虽说三大爷碍于情面,没有接受他送过来的钱,还刻意为他遮护。毕竟纸包不住火,风闻的客户大多不再进他的货,对他的生意打击可不小。这位痛定思痛,对设备、环境进行了彻底改造,也除掉了陋习,时隔不久,食品卫生竟然通过了有关部门验收,食品配方也还通过了检测,制作的肉食成为了当地著名风味名品,现在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呢!
这次来三大爷店里上货,见到我爸,炫耀此事,格外高兴,非要请哥俩喝酒不可,说是表示一下对三大爷的“谢意”。
街坊邻居之间客套搭讪,不必当真,我倒是钦佩这位大爷知错能改的毅力和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中午渐近,店里购物的人多了起来,我穿起白色工装,也跟着忙活起来。
这天在三大爷家的午饭,我破例品尝了《居来牌》红烧肘子和红油耳丝。
家乡小小的变化使我感到欣慰,同时也产生了一丝忧虑:农村是食品执法的薄弱之处,区域辽阔,观念陈旧,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也很多,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营养专家、防伪高手;文化水平的限制、趋利思想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亲朋故旧的忌讳,也不要奢望出现众多的打假斗士;相反,却是一些唯利之徒倾销假冒伪劣商品的巨大市场。农村的卫生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厕所、卫生间的污水排放,生活垃圾的处理,公共环境的维护,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两次活动就能彻底解决的。世居乡间的弱势群体能享受持久的执法庇护吗?
食品打假征途漫漫,食品安全任重道远。真诚地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维护《食品安全法》的严肃性,各级部门能够密切关注农村市场,持久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不要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年年似今日,岁岁胜今朝!愿乡村生活更加轻松、温馨,愿我们的亲人永远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