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搂柴火(散文·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搂柴火(散文·家园)


作者:镶蓝旗 布衣,18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65发表时间:2018-12-02 14:27:26
摘要:什么叫搂柴火?就是把地里枯黄了的如玉米、高粱叶子和遗留下很短的秸秆还有杂草用筢子搂起来背回家里,用来烧火做饭。

【八一】搂柴火(散文·家园)
   近几年,每次回老家看到庄稼地里满地都是玉米、大豆的秸杆还有地头枯黄的杂草以及夏天田间地头蒿草凄凄心中就会想起小时候在家搂柴火。
   什么叫搂柴火?就是把地里枯黄了的如玉米、高粱叶子和遗留下很短的秸秆还有杂草用筢子搂起来背回家里,用来烧火做饭。
   搂柴火用的工具就是很类似猪八戒使用的筢子。在北方搂柴火用的筢子都是用八号铁丝做成的,有六个齿,齿长约八厘米。六个齿每个中间距离有六七厘米,筢头到筢杆长有三十多厘米,便于搂起的柴火积攒的多一些。整个搂柴火的筢子有一米八九。再具体我还不好描述,使用过的一看我描述的大脑中立即就会有画面的。
   为什么要搂柴火,那是因为家里烧火做饭的需要。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集体所有制,单靠生产队分的玉米和高粱秸子(这秸字我们沈阳人发出的读者是gai是平声)是跟本不够做饭用的,再加上冬天还要取暖。那个年代每家差不多都有六七口人,人口多做饭就多,所以用的柴火也多。我记得那时比较富裕一点的人家一到快入冬了就要到抚顺去买煤,买的大多是煤泥,就是洗块煤的残留物,这种煤是最便宜的了,我记得好像是8元钱一吨。买也就买一马车,多了也买不起,也有买烟煤的。买煤主要是冬天取暖,早晚也借取暖顺便把饭做了。
   那么烧火做饭柴火不够怎么办,就靠到地里,山上找了。什么蒿草,松树叶子,油条根子,茬子头(茬字我们沈阳的读音是zha是四声),庄稼地里的叶子,毛草等来取代了。夏天就割柴火。割柴火就是什么蒿草等植物都可割,割完了,当时就扛回家放到院子里凉干,也可以割完了就地凉个一两天,然后再去收回来。冬天就是搂柴火了。
   秋天一过,地里的谷物都收到生产队的场院了,庄稼地里一片枯黄。入冬后地里的杂草也都死掉了,这时就是搂柴火最好的时节。那时的我们也就十四五岁,有时约个小伙伴,扛起筢子,带上绳子,找块地里的庄稼叶子和杂草多的地方就开始搂柴火了。与小伙伴一起一个往左边一个往右边沿着垄沟就开始劳动了。筢子在手中伸出去,拉回来,再伸出去,再来回来。垄台垄沟里的叶子、杂草在筢子下一会儿就聚一小堆,聚一小堆后就放到垄沟里,再继续搂,搂一小堆后放到垄沟里再继续搂。搂到一定的长度再换一个垄沟继续往回搂,一直搂到够一大背了,就不搂了。这时看看搂好的柴火,选在搂好的柴火小堆四周中间的垄沟里把绳子对折铺好,绳子中间要有一肩宽的距离。把搂好的一小堆一小堆柴火摆放到绳子上,然后把绳子勒紧了系好,把筢子插到捆好的柴火里,人半蹲下把两个胳膊各伸进绳子里面,身体前倾一用力就把后背上的柴火背起来了。搂的少时,捆起来也就有一米多的直径,长也就是一米四五吧,大约有个百十来斤,背起来很轻松,走到家也不累不用歇气的。可搂的多时,背起时是要靠小伙伴在后面揍一下的,自己是背不起来的。那后背上的柴火真像一座小山,一百三四十斤压在背上人要哈着腰行走的。远处你看到的是一堆小草垛在慢慢的前行,连人的腿、脚都看不见。走到家要歇口气的,歇气时还要找处高一点的地方,把后背的柴火放上面为的是起身时能借上劲。
   搂柴火时到是不累,可搂的多时背起往家走那是很累的。很多时候都是累的汗流浃背,不论是深秋还是寒冬腊月天。那时冬天也冷,小北风吹的脸蛋红红的,鼻尖也是冻的疼疼的。不时的要捂一捂,揉一揉。那时候有时一天要搂两次柴火,搂的手掌鱼际穴处不是磨出血泡,而是磨的露出了细细的粉红的嫩肉了,带的手套几天就磨破了。搂的烦闷的时候就唱几句样板戏,再不就是毛主席的语录歌,别的也不会唱。唱起来在不在调上也就不管了,反正是空旷的大野地,也不怕几只蹦蹦跳跳觅食的麻雀和天空中飞过的乌鸦们笑话。有时约不到小伙伴只能一个人悻悻然的捞个筢子去了,没有个唠嗑的很是寂寞。搂着搂着抬头呆呆地望着天空中飘动的白云,有的看着像一条小狗,可又一看又有点像只老猫。再搂一会,身边无端的生起一阵很小的妖风,这妖风是旋转着的,秸秆叶子和毛草叶子在旋风中上下舞动,有时转着转着就远去了,有时转着转着风就没了。无名的妖风在空旷的大野地里你要是一联想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有时还能看到一只耗子下颚挂在尖尖的茬子头上死掉了,我想他可能是因几年辛辛苦苦筑成的温馨的小家和辛辛苦苦劳累了一秋,积展一冬的粮食不知被哪个挨千刀的人给挖了,他伤心过度,生而无望了怎么办?唯有一死了之。也可能是他那曾经恩爱的妻子另有新欢抛他而去,他肝肠寸断走了极端。
   那时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吃饱,能穿暖,那还敢有什么理想啊……
   现在的农村可不是我在家时那个样子了。不再是一到冬天大人或者是半大孩子不是扛个筢子,就是提个镰刀到处踅摸柴火了。也不再是冬天两只手总是伸进衣袖里,缩脖端腔冻的鼻涕拉瞎的,挎个土篮子到大野地里踢茬子桩了。也不再是在炎炎的夏日里汗流浃背的弯腰割柴火了。家庭主妇也不在为下顿饭的柴火着急上火了。
   现在的农村都富了,地里的秸杆大都不往家里收了,就是收也是收一小部分,有的就在大地里烧掉了,让秸杆化做了来年的春泥。有的是用打捆机把秸杆挤压成圆筒状,有专人收集。现在的农村人口少还有很多人外出打工,家里换一罐煤气就能烧两个多月,煤气的价格和城里也差不多。冬天烧炕取暖都是买亮晶晶的大块煤,烧的土暖气和城市的暖气温度也不相上下。
   现在的农村孩子可是享福了,哪像我们那时候,割柴火,楼柴火,剜菜,放猪,捡粪等等,没有闲着的时候。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学习的空闲时间不是玩电脑就是看手机,再不就是一边吃着小食品一边满街乱转。也不知道帮助大人干活呀!也是,现在的大人也舍不得让孩子干活的。
   看来搂柴火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了,搂柴火这种劳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喽!要问现在的农村孩子们什么叫搂柴火,他们是回答不出来的。
  

共 23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段难忘少年时代的搂柴。在那个年代国家穷不先进,人民生活也贫苦,为解决取暖和烧饭问题,得向大自然去要,于是就有了搂柴火。其中的艰辛手上的手掌鱼际穴处不光是血泡还有粉红的嫩肉,那时候人们的愿望就是能吃饱穿暖。而现在农村富了,再也不需要搂柴火了,早已今非昔比。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幸福中,搂柴火是什么他们是回答不出来的。作者立意和构思不错,作者以细腻、详尽的笔触向读者描述了搂柴火的不容易,用对比的手法歌颂了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好处,国家富强了,人们才能过上好日子。作品给人深思与启迪,是篇不错的散文。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8-12-02 14:29:06
  欢迎赐稿八一社团,祝创作快乐!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1 楼        文友:镶蓝旗        2018-12-03 13:22:31
  我是奔七的人,闲来无事喜欢回首往事,也喜欢把逝去了的岁月中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哪怕是没有甜的往事,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有些时候一情一景就会勾起陈年往事,这涌上来的陈年往事很有一种弥久历新之感。老家是永远也不会忘怀的了,老家那条日夜奔流不息的小河,河水是清澈甘甜的;老家那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两侧的花是馨香扑鼻的;老家晨起时那鸡鸣狗吠的声音是悦耳动听的;老家的空气中老是有泥土和杂草腐败的一种特有的清新;......
   我是农村娃,农村娃的童年少年日子过的大都是平静的,平静的好似一潭死水。可就是这潭死水酿成了我人生成长的美酒,这美酒是我人生的一笔保贵财富,这美酒激励我永不言败锲而不舍;这美酒让我知道珍惜;这美酒让我懂得怎样为人。
   回忆是前事不忘,把前事作为后事之师;回忆是人生的沉淀以待薄发;回忆是老年人的一种心里生理特征吧!
   非常感谢老师的编辑和点评。
2 楼        文友:一品青蓮        2018-12-02 18:00:36
  这篇小记,六七零后的人都深有同感,那个年代的记忆,唯有那个年代的人能懂,回忆童年是美好的。问候镶蓝旗老师!
看看这人来人往,他们的脚步彷徨,故事没有结束,理想落花流水一场;十字路口的迷茫,究竟,你和谁缘分相当?
回复2 楼        文友:镶蓝旗        2018-12-03 13:27:37
  感谢了。
3 楼        文友:江婉皖        2018-12-02 20:18:29
  岁月沉淀,记录乡土
4 楼        文友:蓝色梦之恋        2018-12-03 09:10:34
  我小时候也搂过柴火,不过是南方,我们搂的多是树叶。好文贴近生活,描写细致,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欣赏,祝冬安。
回复4 楼        文友:镶蓝旗        2018-12-03 13:23:54
  南北皆同一理啊!
5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8-12-04 14:39:29
  我是七零后,我小的时候就干过这样的活,很亲切的感觉,带给人满满的时代感,感谢老师带给我一段青涩的儿时记忆。拜读了。
今生何求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