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师恩难忘(散文) ——写在感恩节
那年暑假过后,开学有几天了。一天早上,太阳刚刚在南山顶上露脸儿,我吃过早饭,挎上书包,和启明、占城、志国几个小伙伴儿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说笑打闹着来到学校。
那时我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担任了我们班级的班主任。上课了,校长领着新老师走进了我们二年级的教室。校长指着新来的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位是新来的贾淑梅贾老师,师范毕业生,以后就是你们班的班主任老师,你们都要听贾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接下来贾淑梅老师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那时的贾淑梅老师,也就是十八九岁,一身得体的学生蓝制服,齐肩短发,一双大大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说话细声细语,态度和蔼可亲。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就和贾淑梅老师朝夕相处了。贾老师无论是在课上或者课下,从来不会因为我们不注意听讲或者调皮打架对我们恶语相咒或拳脚相加。小时的我,胆小怕事,一颗心总是惴惴的,一双惊恐的眼睛总是一动不动的望着贾老师。
贾老师知识渊博,教学方法也很得体,在课堂上总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当然,主要还是启发式教学。她总是那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讲解难题举一反三,对学生说话和颜悦色,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刚刚建国不久的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师资缺乏,班主任老师要担任所在班级的全部课程。自从贾老师担任我们的全部课程,我的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到二年级晋升三年级的升级考试,我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二十名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学校还为我发了小小的奖品呢。不过,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到课外活动时间,贾老师便带领我们来到操场上教我们唱歌跳舞。她会好多好多歌曲,最常唱的就是鄂伦春民歌和其它东北民歌。她边唱边舞,那甜美的歌喉,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同学,也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从此,我便爱上了音乐。也改变了畏惧老师的心理。
贾老师平等待人,那个年代是很讲阶级成分的,对于出身地主富农或者出身黑五类分子家庭的子女们,大家都避而远之,唯恐受其影响。贾老师一视同仁,从不歧视那些出身不好的同学或者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常常在课间或者午休时间,把学习较差的学生叫到她的宿舍补课。她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在生活上也关心体贴学生,哪个同学衣服破了,她马上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针线给同学们缝好。贾老师在教学上是严师,在日常的生活上又是慈母,难怪不少同学在课堂上喊出了妈妈。
那时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山沟里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用“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来形容当时的教学环境一点也不过分,露天的教室,土台子做课桌,石板片儿做作业本,石头条儿做笔。每到上课铃一响,学生们争先恐后跑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尘土飞扬,弥漫了整个教室,对面不见人影。贾老师走进教室,轻轻咳嗽两声,然后轻声告诉大家,以后尽量在地上多散点儿水。其实那时水的来源也十分困难,要翻一座山岭,到二里以外的狼牙山西沟里去取。山路难走,又经过一段悬崖,贾老师从不让学生们去抬水,往往是同学们早晨来到学校,贾老师早已把教室里的水缸担满了。贾老师在的几年里,天天如此,同学们从未抬过一次水。
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将要走出小学,到新的学校去,贾老师也要走了,她考上了河北大学,她走的那天,我们一群孩子和家长们送出老远老远,临分别大家都哭了,那种难分难舍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的河北大学校址在天津,贾老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再也没有见到过我们最敬爱的贾老师。
当二十多年后,我走进河北大学的校园,我又见到了可亲可敬的贾淑梅老师。她还是那麽热情,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她虽然没有担任我所学专业的课程,可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那时我的家庭困难,受家庭影响,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糟糕,几次找到贾老师,和她商量,想退学。贾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我放弃了退学的念头
敬爱的贾老师,不愧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园丁,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教给了我们怎样做人。现在,贾老师年至耄耋,身体欠佳,我曾几次探望。每当我看到贾老师那慈祥的面容,就想起了她的歌声,想起了她教唱的民歌。
东山出日头哇,
金光照九州,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传进了山沟。
十二年的规划定的好哇,
咱们的山区有奔头哇嗯哪哎嗨吆……
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园丁,鞠躬尽瘁,博得幼苗茁壮成长。师恩不忘,师恩难酬,祝敬爱的贾老师晚年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