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不是记者惹的祸(散文)
我刚当记者的第一天,单位就邀请来一名市电台的资深记者给我们讲课,她气质文雅,跟单位的许多老同志都很熟悉,一个个都能叫上名字来。她讲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听得我入了神,触动挺大。我按这一说法,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了许多新闻,上级的报社、电台的编辑们也都喜欢这样的新闻,特别爱刊发。而且还容易获奖,我就获得过多次的好新闻奖项。
我深爱这一职业,在写作中找到了快乐,是普通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新闻的定义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我最认可的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想干好新闻事业,把县里的工作宣传出去,刊登在各大报刊上或者被各级电台采播,是我的专职工作和业绩。我必须加强政治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行话叫“吃透上头”。同时,我们也得“吃透下头”。要下乡,要深入群众之中去发现典型,总结工作经验。于是,那时的我感觉我们的工作并不是虚的,好像比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还实诚。我相信上级报社、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们都不是脱离群众的,他们经常下来采访,是了解百姓疾苦的。他们又是党的喉舌,是听党的话的。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思想境界都挺高。我接触到的他们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从心里折服。
新闻报道是能够指导和推动工作的,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武器。当然,万事都有个意外,弄不好搞砸了的时候也有。进入新世纪,全国迎来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国营企业要改制,要给职工打碎“铁饭碗”换成“泥饭碗”。许多职工要分流、要下岗。社会动荡挺大,我需要找个正面典型宣传一下,加以引导。按照“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逆向思维的准则,我发现了一个下岗女工,她不靠、不闹、不等、不要,自己创办了一个养殖场,养猪、养美国白羽王肉鸽,并且具备一定的养殖规模,还招聘了工人。于是我写了一篇《昔日下岗女,今朝当经理》的文章。我把文章邮寄到各大报刊以后,很快就被采用刊发了出来。可能跟当时的形势巧合了吧,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们看到报纸上的文章后也纷纷前来采访、录制专题节目。就连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的编导和记者也录制了专题节目。这等于轮着圈地宣传报道了一番,这个下岗女工一下子就火了。许多老百姓都看到了电视台的宣传,自发地前去参观学习。她养的美国白羽王肉鸽成了抢手货,都跟她签约了订购种鸽的合同。需求这么大,她的鸽子孵不出来,她就到集市上,到外地养殖户家里去收购。只要是白色的鸽子就统统收购回来,然后,当作她的美国白羽王肉鸽的种鸽出售,价钱抬得挺高。我了解了一下,集市上卖十七元一对,她卖二百二十元一对。那还抢不到呢!
县有关部门纷纷把她树立了先进典型,县总工会树她是下岗不失志,自力更生创大业的模范;县妇联树她是妇女致富能手。他们还把事迹材料报到市里去,同时也被评为市级模范。市里再报省里,又变成了省里的模范。县政协还把她吸收为政协委员。他在大会上没有少作报告,可谓红极一时。县领导原来也是看着新闻报道抓工作的,他们从中看到了另一面的问题,认为搞特色养殖能够让农民迅速富裕起来,于是在全县推广。搞一村一品,出现了美国白羽王肉鸽养殖专业村、荷兰獭兔养殖专业村、古巴牛蛙养殖专业村、澳大利亚波尔山羊养殖专业村、法国蜗牛养殖专业村,以及梅花鹿养殖专业村和骆驼养殖专业村等等,声势浩大,老百姓热情高涨,纷纷拿出几十年积攒的积蓄搞起了特色养殖。
可是,谁成想?如果按照下岗女工的致富节奏,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老百姓发达起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主要是没有销路,没有打通销售渠道,光喊着在本县如何如何。比如,古巴牛蛙,这东西长得个大,能长到一至二公斤左右,叫声跟耕牛那么洪亮,吵的人无法入睡。就是没地方销售。我看到有些饭店门前都搁了个铁笼子,里面装着几只古巴牛蛙,牛蛙的背上长着许多癞蛤蟆似的黑疙瘩,恶心死人啦。下馆子的客人没有一拨点这道菜的,养殖户根本卖不出去。骆驼和梅花鹿养殖专业村就更惨了,这两种动物一个从沙漠来到这里,一个从东北原始森林来到这里,水土不服,养殖不到一年就死亡过半。波尔山羊就更难养活了,需要从澳大利亚买冷冻胚胎,空运,合几万元一枚,然后移植到本地羊的子宫里,成活率极低。成活的再养大,其成本就是十几万了,让人根本买不起。像蜗牛啦、獭兔啦、白羽王肉鸽啦等等,统统找不到销路。发动本地民众吃吧,没有这种习惯,不在餐普之列,也没达到这种生活水平。“一村一品工程”不到三年就下了马,可怜了老百姓把几十年的积蓄、把指望都压在了这些个特色养殖上了,没成想都打了水漂,苦不堪言。找谁说去?当领导的又一个个调离或升迁啦!
我就不明白了,我抓了一个典型,写了一篇报道,错了吗?前来采访的各路记者们错了吗?各有关部门树典型错了吗?县领导拿典型推动工作错了吗......?都认为没有错,可是农民们受了这么大的损失冤不冤?由谁来负责?
我的感觉,农民们被出卖了,他们被当做影人耍了,被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呢!
后来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用新闻报道的眼光抓工作可以不可以,我离开宣传战线以后干起了审计事业,在我分管的工作里是很灵验的。因为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培养了我的大局观、高站位。遇到事情又善于逆向思维,容易找角度,抓出亮点、抓出特色。所以,那位县领导当年也没有犯错。我以为错就在于相关部门缺乏调查研究,不跑市场、不了解行情,草率行事。这跟官僚作风,跟“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是分不开的。但愿党的十八大之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能够彻底得到解决,防止这类事情再次发生、再次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