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爷爷的手机(散文)
我爷爷一向怕花钱。平时我们都不敢给他买衣服、鞋子、帽子之类的东西,因为买了之后他会发脾气,让我们把东西原封不动地退回去。但当有一天,我试探性地问他“是否需要一部手机”时(他家里没安装电话),他竟朝我点了点头,说让我给他买一个老年人专用的手机。我心想“老爷子这下开窍了,也知道适应新时代的生活了”,便乐乐呵呵地去手机店给他买了个老年机。
手机外形很普通:黄色外壳,白色按键,胖乎乎的,拿在手里像一块“小板砖”;功能也很一般:只能打(接)电话、发(收)短信,再无其他功能。但爷爷对它却异常喜爱,有事没事拿在手里摆弄着,眼里嘴里挂着笑,好像这手机才是他孙子似的。看他这样,周围人笑着摇摇头:“这是魔怔了。”
爷爷让我教他发短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教会他。这也难怪:他只上过半年学,认不得几个字,有好几回我见他读报纸的时候,把报纸都拿倒了,他还在假装很认真地读。他最终没能学会发短信,于是,这部手机之于他,就只剩下一个功能了,那就是:打(接)电话。
我爷爷打电话的频率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我穿衣服的时候,他的电话准时打过来;我洗脸的时候,刚把洗面奶挤出来,一个电话来了;我洗澡的时候,如果有四个未接电话的话,那么至少有三个是他的……我被他“骚扰”的都快发疯了,好几次干脆挂他电话,但他很快又打过来了,我便只好陪他“唠唠嗑儿”。当然,我上班的时候他从来没给我打过电话,他知道我上下班的时间,怕打扰我工作。
过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堂兄弟聚一块儿吃饭。堂弟笑着说了一句:“咱爷爷打电话有瘾!”然后堂哥哈哈大笑:“我手机都快被他打爆了!我都怕咱爷了……”堂弟接了一句:“我也怕了!”哥几个儿都跟着笑了起来。
我没有笑,反而鼻子酸酸的。这一刻,我忽然找到爷爷买手机的原因了:我们堂兄弟几个都是跟着爷爷长大的,长大后又都远远离开了爷爷。爷爷要手机,是想随时随地与自己的孩子们保持联系啊!想到这里,心里愈加愧疚:我们用于陪亲人的时间,真的是少的可怜啊!
前不久,我去外地出差,由于水土不服,竟然病了。其实也只是很小的病,但一生病就容易矫情、容易想家。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黄叶,我的思绪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老家门前的那条长长的河流、大片大片随风飘舞的槐花……忽然,手机响了,爷爷打来的。我爷爷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楠楠,咱家的槐花……我炒了一大碗槐花,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你闻闻,要多香有多香!”电话的另一端,我用力“闻了闻”,继而泪流满面……
随着时光的流逝,爷爷的手机旧了。黄色的外壳有一部分被磨成了白色,个别按键也不太灵了,屏幕上还出现了几道深陷下去的裂痕……他隔三岔五地要去手机修理店修手机。我们想给他换个新的,但他说啥也不愿意换,我们只好作罢。直到有一天,他的手机实在没办法修好了,才不得不换了个新的。新手机还是原来的款式:黄色外壳,白色按键,胖乎乎的,拿在手里像一块“小板砖”……爷爷说他用惯了这种手机。他把不能用的旧手机用手帕包好,小心翼翼地铺在床头的木柜子里,看一眼,再看一眼,眼圈红了。
在爷爷看来,手机不单单是通讯工具,更是他与亲人们血浓于水的重要见证。每当他看到手机里储存着的一个个亲人们的号码时,心底就会涌出一股无言的感动。
我有时会想:手机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富人情味的一项发明了吧。有了它,即使远隔万水千山,依然可以听到亲人熟悉的声音,以及故乡最温暖、深情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