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马鹿杂记〔散文〕
在参观了新西兰毛利人文化村后,我们又参观了新西兰国家鹿馆。在毛利族馆长的陪同下,通过参观鹿的标本和图片,了解了新西兰养鹿的规模和情况。
原来,新西兰的鹿是在一八五一年才从欧洲移入的,开始时,那些长着角的鹿被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和其他新西兰人视为野兽,直到一九七0年新西兰政府才把鹿从野兽的名单中删除,并发出了第一份鹿场经营许可证。至十年后的一九八0年,新西兰养殖鹿的数量上升到十万头,近年来新西兰的养鹿业发展很快,至今已经超过二百万头,品种有梅花鹿、黄占鹿、糜鹿、马鹿。马鹿也被叫作赤鹿、八叉鹿、白臀鹿。由于马鹿的个头大和适宜养殖,且鹿肉的营养很丰富,鹿茸的产量不仅高,而且又是名贵的药材,出口创汇率高,所以马鹿已在新西兰已经被广为养殖。
新西兰的马鹿体形和中国的马鹿差不多,体重一般达二百公斤左右,大的体长超过二米,身高约一米。马鹿的肩部与臀部高度基本相同。马鹿的耳较大,呈圆锥形。颈及四肢较长,尾短。雌马鹿无角,只有公马鹿才有角,长出的嫩角名为鹿茸。鹿茸长老了就叫鹿角,鹿茸和鹿角粗看都是角,但不相同的。鹿茸是还未骨化的嫩角,也叫幼角,而且上面长有密集的生绒毛,而鹿角是已经到期后未被割的茸骨化了的老角,而且有叉;鹿茸一般是比较小的,鹿角长成熟了就比较大,成熟之后的鹿角外面的茸毛会萎缩干燥后自然脱落。鹿角比较长,叉斜前伸,略向内弯,有点与造型漂亮的树干儿相似,造型很美。
在馆员娓娓动听的介绍声中,我对新西兰的鹿特别是马鹿有了清晰的了解。原来马鹿在世界各地都有,新西兰的马鹿和牛羊一样具有独特的自我生长特点,它们生活于山上的森林或草场地区。马鹿放养的地方大,夏日里还善于奔跑和游泳。除冬季外白天大多在户外活动外,夏季和浅秋都喜欢在夜间和清晨活动,爱吃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每年的九至十月是新西兰的春天时节,是马鹿的发情交配期,马鹿的孕期大多为八个月,每胎一仔。
新西兰的马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用鹿茸可以提高人的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它对虚弱、神经衰弱者、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病虚等症极具有疗效,和我国东北、西藏等地的鹿茸一样名贵。这些滋补品在马鹿馆可以买到,但价格不菲。
从新西兰鹿馆走出门外,我们乘车去离鹿馆不远的一座山脚下,这里是马鹿养殖场,实地考察附近放养的马鹿场。养鹿场背靠风景优美、绿树连绵、青草繁茂的山坡,是一处有山有水,是一处适宜马鹿散养和圈养相结合的好地方。导游介绍说:放养在山中的马鹿经过一段时间的风餐露宿后就会有野性。由于新西兰山上无老虎和野狼等凶猛动物,所以许多马鹿习惯了这种生活,这样的鹿身体素质好,其肉质营养要比圈养的马鹿高得多,其毛皮更为高档。生活在山上的马鹿是随着不同季节变换生活环境的,它们一般选择隐蔽、水源和食物比较丰富的山坡栖息安居。雌鹿爱带着自己的幼仔住在一起,而成年的公鹿平时则离群独居,或是几只公鹿结伴活动。公马鹿在发情期间,常常会返回围栏内生活,觅寻喜欢的雌鹿。
下车后在导游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山脚树下的一道隔离栏外,这里风景优美,绿树连绵,青草繁茂,一条清澈的河流沿着山脚在汩汩流淌,是养鹿的天然牧场。放眼,透过一片小树林,看到好多头母马鹿正三三两两地在草场前行走,我们立即把准备的绿草捏在手上,挥动着吸引鹿们过来。没一会儿,几头母马鹿摇着耳朵开心地走过来,围在草地上吃我们抛给它们的嫩草,边吃边抬头四处张望,很有意思。
突然,我看到一行小树的旁边,有一头长着漂亮鹿角的公马鹿正在用蹄子在地上扒土,之后又走近一棵小树旁,用长长的叉角去撞小树枝,嘴里还发出莫名的声音。导游看见了,指着公鹿笑着说:你们看,春天来了,这头公马鹿是在发情了,它们采用扒泥土这样特殊的方式在发泄情欲,以吸引附近母鹿的注意力。导游告诉我们,少数公马鹿在发情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还会将树皮撞破,甚至还用角去弯折小树枝的头,显示自己的勇敢;如果它们找不到思念的母鹿,到了在夜间,还会发出一阵阵求偶的尖叫声。有的公鹿则日夜大声吼叫。如果发情期间有几头公鹿同时看中了一头母鹿,它们之间就会为争偶吃醋打斗,用各自的角进行格斗,在格斗中,弱者招架不住就不再抵抗,败退了事;只有当双方的力量相仿时,才会使一方或双方的鹿角都被斗得折断,甚至造成严重致命的创伤;这时,败退的鹿就会发出撕裂般的嚎叫;然强者也不再去追赶弱者,而是找到站在附近心爱的母鹿开始和好相处,摇头晃脑地悠然自得。马鹿的发情期一般周期为二到三天。雌鹿一旦受孕,妊娠期为八个月。到了生产期间,母鹿就会在雄鹿的伴随下钻进灌丛、草地等隐蔽处找个地方生产小仔。
为了让采集到的马鹿茸内含的血量高,使得鹿茸的药用价值。近几年来,新西兰一些鹿场经过实验,采用直升飞机进行追逐采集马鹿茸,很有效果,这样采集的鹿茸要比一般养鹿场所采的鹿茸要高档,售价也更高。
也许是我们赶得巧,这天正逢鹿场对年轻马鹿进行切割鹿茸的时候。我们高兴地观赏到了新西兰人用直升飞机追赶马鹿,把该割鹿茸的马鹿赶进鹿场的围栏中,然后给它们上麻药后切割。出动直升飞机进行赶鹿,把胆小的马鹿吓得从山坡逃进人工围栏中,然后进行切割手术,这正是一件新鲜事。
就在我们争相观赏时,看到一架直升飞机从山后面飞到山南,在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中,只见一架直升飞机从斜对面的山地上掠过,轰鸣声中树叶纷飞。在山上的胆小的马鹿一听到飞机声,就吓得从山坡夺路逃窜,马鹿经过前后的逃窜,最后奔跑得筋疲力尽,只得乖乖地被飞机赶往准备切割鹿茸的围栏院里。
没一会,二十余头年轻的公马鹿沿着道口直朝通向养殖场的围栏门而入。在导游的介绍中我们知道,这里每年都要定期使用直升飞机赶鹿进行鹿茸采集,用直升机赶鹿有许多好处,因为马鹿在奔跑时,血液会涌向全身,最为有利的是血液会涌进头顶上的鹿茸,进入鹿茸的鹿血一旦通过采集凝固,就成为名贵的血鹿茸,这是鹿茸中极佳和难得的滋补品。
在导游介绍声中,我们看到一群年轻的公马鹿已经进入了围栏,它们也许在直升飞机的驱赶下,已经奔跑得四肢无力了,有的已经靠在了一些树上喘气休息。这时,一队采茸专业人员立即进入了院子,他们都是采集和切割鹿茸的高手。只见员工们手持钢锯,带上凝血药粉、纱布等清洁卫生的物品。只见一位员工们拿着一根长管子朝气喘吁吁的公鹿身上喷射麻醉药针。稍息,员工们各就各位,很快扶住公鹿让它们倒下,用准备好了的填布覆盖在鹿头和它们的眼睛上。为了预防割茸时大出血,又用细绳子扣住鹿茸的根部。接着就开始用钢锯割锯鲜嫩的鹿茸。随着“吱嗄咕嘎”的声音,锯割就很快开始了。别看毛茸茸的鹿茸看上去很柔软,其实也是很费力的。随着鹿茸的断落,瞬间,鹿茸被锯下的地方,鲜红的鹿血就流出,工作人员赶紧用盆接着。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割茸员工在马鹿被割过茸的伤口上洒上了一些止血药粉,并且又紧紧在上面用布包扎好。果然是立竿见影,一会儿马鹿的血就被制住了。不到一个小时,围栏里二十多头年轻马鹿的头上的嫩茸通过员工熟练的切割,全部都被锯割。这时,又见员工给躺在草地上的每头鹿身上注射了解药针。没一会儿,公鹿们便晃晃悠悠从地上站起来了,当它们发现自己各自漂亮的茸没有了时,似乎是在跺脚似的低着头在寻找。好在不久,它们又会长出新的茸角来。
被锯下来的带血的马鹿茸,会被很快送到加工场,经用烧红的平板烙铁烫烙在带血茸锯断的茸口,封堵住血眼,然后将茸体上下颠倒几次,使茸体内充足的血液分布更加均匀,这种血鹿茸就是更加名贵的药材。另外,在鹿茸采割时,流在盆子里的血液也是好东西,和在酒中即为鹿茸血酒,服用鹿茸血酒能焕发精神,强壮身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鹿场,我们庆幸看到了用直升飞机采鹿茸的一段过程,真是大饱眼福。
除了切割鹿茸外,马鹿的浑身都是宝,马鹿的皮可做高级皮衣裳,鹿肉可以出口创汇。近年来,新西兰人又开始了养鹿角的实验,把有些上了年龄的老鹿茸有意留存起来,让它们长成一对对漂亮的鹿角,最美的可以长到六叉和八叉,然后把这些鹿角长得很漂亮的鹿宰杀了,肉可以卖,而鹿头和角可以做成为标本,赋予一种美好的想象空间,在新西兰鹿馆的大厅的正中位置,就挂着带角的马鹿头标本,据说挂这样的标本能招财进宝,这种传统和我国有些地方基本相同。
把完整的鹿头做成标本,是传说中的财鹿。寓意是富贵吉祥,还具有威严的象征,据说可以用它来镇宅避邪和招财。所以财鹿成为了当地一些富豪与绅士宅院里挂壁的上品,在新西兰的一些大公司、大酒店、大宾馆等地方的客厅和大厅里,都有把鹿角悬挂在大厅正中的习惯,财鹿这一饰品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并且永久保存。
看了新西兰的鹿馆和马鹿茸场的地方,使我想起了我国关于鹿的一些说法。鹿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吉祥之神物之说,有鹿之地,皆是风调雨顺,人杰地灵,鹿在山则山清水秀,近住宅则宅地安财旺。当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出巡狩猎时,曾称鹿乃百邪不侵之圣物。在我国民间,又有鹿乃仙兽之传说,自古以来,人们对鹿的赞颂比比皆是。新西兰的这种做法与中国相似。
除此之外,新西兰工艺匠还有用手工打造出的纯鹿角灯,也被堪称为厅堂中的时尚佳品。许多马鹿的角经过精选,可以把八根长度、造型等方面接近的鹿角制作成漂亮的鹿角灯架,上部配上八根鹿角根,吊灯的底部用多个鹿角尖装饰成欧式仿古仿铜组件,独特的鹿角灯具同样可以进入高档的别墅、酒店、宾馆等场所,成为财富和吉祥的象征。每盏灯价值按照人民币计算一般可以卖到万余元。如果用鹿皮和鹿角、骨架做成一件家庭图腾挂件,可以比喻为生意生财之路一路畅通,做事路路通顺,这样的图腾件价值更高,赛过镶件珠宝。
记得那天在离开新西兰的马鹿馆时,我和毛利族馆长握手离开的时候,我对他说:我国也有许多品种的鹿,不仅有梅花鹿、糜鹿、马鹿,在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还发现了名贵的毛是白色的野生马鹿。欢迎他到中国旅游观鹿。毛利族馆长听了,笑着一连说了好几个ok,眉宇间露出了渴望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