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鏖战大兴沟(传奇小说)
2014年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灌云县革命烈士陵园,在菊香飞舞中迎来了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他刚到郝光胜烈士的墓前,就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深深地默哀,并泣不成声地说:“郝光胜,老战友来看望你了……”这位老人,就是在现任县长陪同下的、原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曾经与郝光胜烈士并肩在灌云县大兴沟鏖战过的何赋嘉老人,曾经的刀光剑影、炮火连天一下子涌上了老人的心头……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公元1946年6月,国共谈判破裂。
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停战的呼声,悍然撕毁了停战协议,并不断地调集重兵,疯狂地向我各个解放区大举进攻。地处苏北、鲁南之间的灌云县,无疑成为了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
就在那年的六月,国民党派遣了五个整编师(军)大约12万的兵力,大势进犯苏中解放区,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坚持在苏中内线作战,连续取得了七战七捷的战果(后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接见粟裕时,提及苏北战果时,问粟裕:“当时有二个人没有想到,你看是谁?”粟裕回答道:“第一个就是是蒋介石!”毛泽东接着问:“嗯,那第二个呢?”粟裕连续说了何应钦等三四个人,毛泽东一直在摇头,最后毛泽东笑着对粟裕说:“他们都不够格,哈哈,是我毛泽东呀!”)。
负隅顽抗的蒋介石不甘失败,在七月中旬,再次丧心病狂地集中调集了五十万正规军,向华东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粟裕、谭震林只率领三万人奋起反击,用了四十五天的时间,就歼灭了国民党5.3万人,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士气和斗志。
灌云大地,一贯人杰地灵。就在粟裕的华中野战军进行淮阴、涟水战役时,当时的县长钱元素就带领支前民工,并亲自参加了涟水保卫战,那次战役胜利后,灌云人的优秀儿女——灌云县独立团的300多人,主动地要求并加入了华中野战军五师的皮定钧部,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火速地北上山东。
就在灌云县独立团北上后,灌云县在在党的领导下,于1946年九月重新建立了一支县大队。就在县大队重新建立后不久,也就是1947年一月,国民党的25师、44师以及徐继泰(1949年5月5日,在灌云犯下滔天罪行的徐继泰,在上海战役时被生擒活捉,并在1950年一月二十九日今天的响水县的五河村执行枪决。)的商巡大队疯狂地扑来了。所谓的商巡总队,实际上是国民党收编1942年投靠日本鬼子的徐继泰的伪军部队,以及大批当地的地痞、土匪整合而成的,可以说全都是些无恶不作的家伙。
1947年一月九日,罪大恶极的徐继泰派遣他的商巡总队第三支队率先抢占了大伊山。接着于十二日商巡总队又迅速地占领了下车、大柴市、同兴、大纪圩、丁圩,并向四队逼近,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十四日,国民党的二十五师经新安镇、大伊山,继续往北,向海州、新浦推进。徐继泰则带领他的商巡总队,疯狗一般地扑向了三星市(今天的杨集镇,1945年10月为了适应抗日形势突变的需要,撤销了“灌东办事处”以及所辖的三个联防区,成立了新安、张湾、四队等区,中共灌东工委、灌东办事处并入灌云县委、县政府,迁到了三星市办公。当时是黄以干担任县委书记,钱元素任民主政府县长。三星市也是淮海战役东方打响都一枪的地方)。情况万分危急之下,灌云县县委和县政府的留守人员经过研究决定:立即全部撤离三星市。
商巡总队进驻了三星市后,好大喜功的徐继泰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丧心病狂的他在得知中共灌云县县大队和许多区乡干部转移到了图河的大兴沟时,他马上调集了商巡总队的三个大队兵力,分别由蒲开喜、汪靖和赵光灿带领,在地方还乡团的配合下,兵分五路,分别从北面的东辛、同兴和四队,以及南面的陈楼、三星,扫荡合围而去,企图一举扑灭灌云地区的革命火种。
重新建立后的灌云县县大队,由当时的县委书记秦奇钧担任县大队政委,副县长何春台兼任大队长,郝光胜同志任副大队长,何赋嘉同志任副政委,芦宝湘同志任作战参谋。他们在危急的情况下,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决定:由政委秦奇钧带领地方民兵,掩护区乡干部及其家属一千一百多人,首先撤离大兴沟到界圩河南岸,暂时隐蔽起来。由副大队长郝光胜率领所有县大队四百多名战士,迎头痛击商巡总队,并牵制敌人。
二、战前部署
郝光胜,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战员,久经战场的考验和洗礼。他并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灌云县人,1921年他出生在山西霍县(现在的霍州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七岁的他看到日本鬼子肆意践踏中国领土时,就义愤填膺地参加了八路军(后来,经过灌云县烈士陵园用了长达八年的调查核实,他在1936年就参加了红军),后又从华北战场转战到淮海战区,历任班长、排长、文书、连长,1943年6月被调到情报股,担任股长,由于工作出色,1944年年底又被调任中共淮海区通讯队长,1945年担任了灌云县警卫团的参谋。
足智多谋的郝光胜在接受阻击任务后,首先和何赋嘉、何春台、芦宝湘一起察看了大兴沟以及周边村庄的地形,共同认为大兴沟是个易守难攻的村庄,因为这个村庄呈东西走向,四周又有数米宽的围沟,水深近二米,而且沟里又长满了密密匝匝的芦苇。同时,大兴沟的南面是一片小麦地,生长着青油油的小麦,只有一条叫做大捻河的河水流进大兴沟村庄,没有一点其它的遮挡。而村庄的北面也是一片开阔地,大捻河在村庄褶皱一下后又分成三条小捻河,一直流入相距只有一公里的波涛汹涌的界圩河,数百米宽的界圩河,滚滚东流入海,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拒敌屏障。于是,决定将战场的指挥部就定在大兴沟村庄的中间,以便顾及作战时传达消息的便捷。
勘察完地形后,郝光胜迅速地召开了战前动员会,并根据实际情况下达作战命令:“一连长郑同恒!”
“到!”一连长郑同恒立即站起并敬礼道。
“命令你们一连坚守在大兴沟的庄东头,无论战事如何,都不得擅自离开阵地半步!”
“是!”郑同恒响亮地回答后,迅速走出了会场。
接着,郝光胜抬眼望了望二连长王秉裔,说:“二连长……”
未等郝光胜说完,王秉裔立刻敬礼道:“不用猜想,我们连是坚守大兴沟村庄的西头吧?”
郝光胜笑了笑:“你个偏犊子,头脑还挺快呀,哈哈哈……”
二连长王秉裔刚刚离开指挥部,“嘿,郝大队,怎么了?每次都是我们四连打头阵,这回怎么让他们连先上?”一贯英勇善战的四连长王慧如沉不住气地说。
三连长也急得摩拳擦掌,把双手一摊:“拉倒吧,四连长,你们连次次打先锋,这回该轮到我们连了,可,你看看,任务都给别的连了,嗨,这是什么事呀……”
郝光胜看了看他们二人一眼,感到既好气又好笑,于是,他故意地把脸一沉:“看看,看看,还是连长呢,什么样子?立正!”
郝光胜,一贯是一个生活朴素、平易近人的人,不仅能够一如既往地与战友们同甘共苦,还酷爱读书,空闲时经常和战友们谈古论今,以岳飞、文天祥的事迹鼓舞士气,可作战勇敢的他一旦上了战场,却又成为了一个纪律严明的指挥员。
“看看你两那猴急的样子,谁告诉你们连没有任务了,我呀,就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的……”
一听说有任务,二个连长几乎是异口同声:“那你快说呀,买什么关子呀?呵呵,呵呵……”
“是这样的,我刚刚和作战参谋芦宝湘同志看了附近的地形,和他一起研究了一会,嗯,就让芦参谋和你们讲吧!”郝光胜也呵呵地笑了二声。
一直坐在一边、没有说话的芦参谋,听到吩咐后,不紧不慢地点燃了自己喜爱的小烟斗,吸了二口,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勘察地形时用铅笔画的一张态势草图:“你们看好了,也要仔细地听好!”
然后一边用手在图上指点着,一边对四连长王慧如说:“在大兴沟的东南角,有一个建在地势隆起的土地庙矗立着,是一个打阻击战的好地方,再向东南就是相距一公里左右的孙泉沟自然村落,是构建临时工事的绝佳选择。而且,徐继泰和他的商巡总队是驻扎在西南的离我们这里将近十公里的三星市,他们想攻打大兴沟,势必要经过孙泉沟那个村庄,你们四连要多安排人在孙泉沟埋伏,首先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同时,还要在土地庙和乱葬岗那二个地方,分别安排一个排的兵力,防止敌人绕过孙泉沟,直接进攻大兴沟,明白了没有?”
“明白!”四连长王慧如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并向几位首长一一敬礼后,便大步流星地走了。
芦参谋看了一眼王慧如匆匆离去的身影,点了点头(没有想到的是,那一瞥,却成为了他心里永远的背影),然后转过身来对三连长说:“你们三连要埋伏在大兴沟的偏西方向的一个叫做小兴沟的村庄,去准备阻击西来的敌人。三个村庄错落成三角形的形状,便于运动作战,并可相互支援。注意,你们连的任务只是阻击一下敌人,完成任务后必须迅速撤离,并火速回到大兴沟来,千万不要恋战!”
“遇上敌人不往死里揍,还让我们打了一下就跑,我们三连可不是这种风格!”三连长心里盘算着,脸上难免会露出一些表情。三连长的一举一动全被站在一边的郝光胜看在了眼里,他伸出手,重重地在三连长的肩上拍了两下:“怎么?不明白吗?”接着郝光胜大声地说到:“你别给我装糊涂,你给我牢牢记住,我们这次的任务主要是掩护干部和群众的转移,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如果你要恋战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哈哈哈……”
“是,明白!”听了郝光胜的提醒,三连长赶快回答说,同时敬上一个礼,也快步地走了出去……
三、激战孙泉沟
1947年的2月2日,那天早晨不仅天气很冷,滴水成冰,而且又起了一场大雾,朦胧着图河大地,使得能见度不足五十米,别说远处的道路看不到,就连附近的大树也摇逸着云朵般的树冠,一切景物都在迷迷幻幻中。
大约上午九点多,从三星市赶来的敌人,因为听不到任何车马的动静和人的声音,就毫无顾忌地向孙泉沟那个村庄扑出,习惯抢夺老百姓财物的商巡总队官兵,生怕去迟了就没有自己的份了,一窝蜂似的向村庄跑去,失去了应有的警戒心理。
“一百米,八十米……五十米,四十米……”四连长王慧如凭着自己的经验判断着,同时也是为了节约一些子弹,“三十米,打!”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机枪、步枪一起射击,顿时让敌人没头苍蝇似地到处乱窜,哭爹喊娘,更多的敌人回头就跑……
“砰、砰……”随着两声手枪的枪声,随即传来了蒲开喜的公鸡嗓子:“他妈的,谁要是再敢往回后退上半步,大爷我就让他吃枪子……”
土匪出生的赵光灿(1949年为了躲避人民的公诉,逃跑去了台湾。),双手不知沾满了多少共产党员和抗日分子的鲜血,此时他挥舞着手中的手枪:“全给老子听好了,杀一个共匪,赏十块大洋,杀十个一百,全都给老子上,上,上……”
于是,敌人又似一只只像饿狼一般,再一次向四连一排和二排猛攻,机敏的王慧如迅速地下令:“集中火力,绝不让敌人靠近村庄,打,给我往死里打!”敌人的第二次冲锋再一次被打退……
看到正面攻击不行,狡猾的汪靖咬牙切齿地对蒲开喜说:“蒲兄,这样打可不行呀,死伤太重了,这帮共匪太聪明了,依我看,最好你在正面拖住对面的共匪。我带我的大队从东北角的乱葬岗人不知鬼不觉地摸进去,保管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哈哈!”
蒲开喜听后:“好倒是好,可这头功也得算我一份啰!”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汪靖奸笑道,说着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向东北角的乱葬岗赶去。
就在离乱葬岗还有一百米左右时,汪靖突然站住:“兄弟们,统统地给我上!”接着一个大队的敌人迅速地向乱葬岗扑来。
说时迟,那时快。机枪、步枪一起张嘴,隐蔽在一座座坟后面的二排四班的十一名战士,一起开火,打死打伤十几个敌人。
气急败坏的汪靖立刻命令:“一起给我上,一起给我上……”在密集如雨的子弹中,班长张德标等三人中弹,英勇地牺牲,战士侯雪来、杨育龙等三人也负了重伤。在敌人疯狂的进攻下,机枪班的班长xxx不幸中弹倒下,射手杨开和刚刚接过机枪,还没有打几发子弹,再次倒在了血泊之中。
眼疾手快的王慧如同时向敌人投出四枚手榴弹后,趁着硝烟未散,一个鹞子翻身,快速地跃到杨开和身边,从他手里拿过机枪,可刚刚打了两梭子弹,头部就中了两颗呼啸而来的子弹,当场牺牲。
亲眼看到王慧如牺牲了,副连长马德仁挺身而出,含着热泪:“同志们,连长牺牲了,我来接替他指挥,连长和战友们的血不能白流,一定要为他们报仇雪恨!”接着,他拿起机枪,向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再一次阻挡了敌人的进攻。
一直坚守在孙泉沟村庄西头的四连指导员顾兴元,看到东边战事吃紧时,他马上带领几个战友跑向村子东头去支援,奇怪的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子前,他发现前面的一个个敌人都龟缩着,都不敢向前进攻,甚至连头都不敢抬起。就在他猜想时,房子里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顾指导员,你快走,我和通讯员李华阳还有房东老爷子,三个人能够守住这里的,你放心吧,快去支援一下东边吧!”原来,在这里防守的是来自同兴区的副区长张秉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