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棠湖寻景(散文)
一年四季风景各有不同,相同的景物留给每个人的视角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高楼林立的成都平原上,想要看那如梦似幻的风景,特别是在寒风料峭的冬季,你得费费心思去找寻的。
今天我就去看看一个环境幽静的公园——双流棠湖公园。它离我所上班的公司并不远,一块钱公交就会捎我过去了。
棠湖公园创建于一九八六年,园中遍植海棠树二百多种,因以得名棠湖。
刚到园外小广场,园里节奏强烈的音乐声已送入耳膜,这洋溢的热情驱散了我心上的寒意。
以往每次进景点或公园,总是在门外匆匆一瞥,拍张照片就匆匆进去了,今天时间充足,在园外稍事停留,细细打量一下园门。园门是中式的古典,绿瓦重檐,四角飞翘,朱漆门柱,黑扁白字:“棠湖公园”,古朴庄重。门前一左一右两棵枝叶婆娑的大榕树和一对鎏金的狮子,它们项下挂着铃铛,金发流卷,口含金珠彩带,作摇头晃脑状,一副憨态可掬笑迎天下游客的欢喜模样。细观之,欣然发现,原来这是一家三口在这里镇守园门,左边是雄狮,右爪握一彩球;右边是雌狮了,左脚下抓护着一只小狮子,生怕一松爪,小狮子就会溜到车流如梭的马路上。
跨进庄重的园门,映入眼帘的是悬着长长丝帘的柳荫,一弯古典砂石拱桥横卧水上,右边牌栏上是公园景点示意图和游园公约。这座小桥叫华阳桥,过了华阳桥,园内曲径如蛛丝般四散开来。其时正值上午十点,园里音乐声此起彼伏,正是大哥大姐们锻炼身体的时候,这边回廊前一二十对男女随着音乐舞的正酣,旁边学习的也在跟着展腰移步,一派怡然的景象。
此一路走去,心不在自然之景上,全在耳濡目染的人和此起彼伏的音乐里,零散在楼台或林荫下的老人,或舞太极,或弓腰垂手左右划圈,或抬腿蹬树,或背碰树杆,都在为有一副好身板在努力锻炼着。黄佛渡口的廊庭内,一群衣着绚丽的中年男女正伴着新疆悠扬的舞曲身姿婀娜翩翩起舞,旁边或坐或站或看或学的观众,以掌声和笑容对舞者曼妙的舞蹈给以肯定和支持。
这边歌舞继续着,澄澈湖水中的竹里馆飘来悠扬的丝竹音,还有抑扬顿挫的朗诵声。跨过高高矮矮的一座座石拱桥,越过一湾湾清澈的流水,寻声幽静的竹林廊榭,在青青翠竹怀抱里,劲立着七八个中年男女,神情稳重手持诗笺,和着音乐在练习诵读着《岁月梦想》。
别过诵读者,回廊里坐着二男一女,手持着二胡正在练习演奏技巧。三位一曲《赛马》欢快悠扬的练习曲,我已是听得如痴如醉了,为他们热烈地鼓掌喝彩!
上午十一点,园内的音乐相继停止,所有舞、练,弹、诵的中年男女都收拾行头,尽兴而归,园内便显得空旷而安静,唯有那爱歌唱的画眉在翠竹荫里尽兴婉转鸣唱着,那么的悦耳动听。
雾霭也随着游人渐去,我细细地欣赏起园里静静荡漾着的湖水。棠湖公园的流水堪称一绝,水从园外流入。棠湖在公园中心,水面占了公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回曲缭绕的水道,或宽或窄相互联通着,只是在外围水道每隔一段距离就安装一部近似玩具的塑料水车,由电机驱动为流水指导方向,让水质不好的水不直接流入中心主湖里,而是沿着外围水道一环环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加长了水流过的距离,让缓慢流动的浊水逐渐沉淀变清,最后到主湖的水变得清澈如镜,清晰可见小鱼小虾怡然自乐地游动着。
园里植物的分布格局很是独到,用浓茂的竹林、高大的柳樟、曲折的水榭把各个景点分隔开来,一眼望不到边的视觉效应,让有限的面积变得无限宽广幽深了,犹如进了“八卦迷宫”,有看不尽的景与色。
竹里馆的翠竹,或高大挺拔,或低矮如伞。阳光透射过竹梢叶片,一缕缕轻柔地撒落在林间。翠竹倒映水中,满池闪烁扑着扑朔迷离的光影。园中水道纵横交错,皆以古典的石拱廊桥相连,细数园内有大小形状各异的石拱桥三十余座,浓缩了江南水乡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只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冷落了遍布全园的海棠树。海棠树此时没有了繁茂的枝叶,唯有嶙峋带刺的枝条摇曳在冷风中,默默地傲立着。
海棠树现在的沉默,是正在悄悄地孕育着生机,在来年春暖季节会绽放出更多更美丽的花朵,我翘首期盼着一睹你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