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干面饼子(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干面饼子(散文)


作者:蒋平 童生,81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28发表时间:2018-12-19 15:30:15

【流年】干面饼子(散文) 干面饼子,又叫“饼的”“火烧”,是县城小巷里常见的一种小吃。我从小就极喜欢母亲称之为“火烧”的干面饼子。每每捧着那个外边香脆,内里又极柔软的干面饼子,心里总是喜滋滋的,那是母亲奖励给我的。
   在我小的时候,白面还是很稀缺的东西,“火烧”更是奢侈品,想吃一次“火烧”一般要等到麦收时节。因此,我便特别盼望夏天到来。到了麦收时,母亲往往会给我们姊妹几个下一个任务,要是谁能捡几把麦子回来,晚上就吃“黑糖火烧”。我和妹妹出去,自然会使出看家本领,紧紧跟随在生产队那些割麦子的叔叔婶婶们后面,捡拾他们不小心掉落的麦穗。凭着小孩子的机灵和眼疾手快,晚上总能抱回去几把麦子(小麦连穗儿带秆儿捆扎成一束为一把,一把多少视手大小不等),母亲也会兑现承诺,归家后多半会烧好一个“黑糖火烧”等着我们。不过,那时候的“黑糖火烧”和现在的干面饼子有着质的区别。“黑糖火烧”里面白面极少,白玉米面多,占到了三分之二的样子,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一勾儿好面,两勾儿玉茭面。因此,很难烧成现在这样鼓囊囊的小鼓模样。
   生活好起来,是我上了高中之后。“火烧”总算是可以用白面做了。每次放假返校,母亲总要给我带十几个“火烧”。有时候是“黑糖火烧”,有时候是油盐花椒馅的“咸火烧”。其他同学也会带一些“火烧”或者“炒棋的”。不过,东西乡的人们做的干面饼子是不一样的。东乡人做的饼子一般比较大而薄,叫“干饼的”,不包馅儿。也有“火烧”,同样比较薄;西乡人做的饼子则是小而厚,叫“干面饼子”,不过,他们通常会带一种起面做的叫“花馍的”的饼子。母亲做的“火烧”则是又大又厚,被公认了的好吃。于是在每次和大家交换零食,分享食物时,我总会获得小小的满足感。
   我外出上学,学校每月给我们发五十元钱的饭票。女生大多根本吃不了,多余的饭票可以到学校的小卖部换成罐头、面包、方便面。至此,我上学带“火烧”的历史就结束了。不仅不需要母亲再操心我挨饿,每次回家还可以给弟弟妹妹们带些面包、午餐肉之类的好吃的。“火烧”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多少年后,当我再想吃母亲做的“火烧”时,已经不能够了。家里换了电磁炉,当年日日使用的火炉早已闲置生了锈无法再使用了。仅有的煎饼鏊子和电饼铛都无法做出正宗的“火烧”来。于是,我也只能在县城的街头寻觅我念念不忘的“火烧”了。
   县城街头的“火烧”不叫“火烧”,叫干面饼子。如今的干面饼子不比往日了,已经被追捧成了特色小吃。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是这样。它的香味虽比不上其他同类饼状面食浓郁,但是土豆饼、葱花饼、油饼几乎各地都有,不足以代表本地特色;起面做成的各色各样的烧饼如枣儿烧饼、鸡蛋烧饼、糖烧饼似乎又不能代表本地的饼子特色。唯有这个带着乡土气息的并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总是叫人食之难忘,久食不厌。
   说书人曾说:武乡枣糕甜盈盈,炒棋炒的香喷喷,干面饼子脆生生,外脆里软热腾腾,咬上一口停一停,麻拢住眼②等一等,胃里舒服的根本不行……也正是因为它的独特风味,干面饼子不仅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也是游客来了武乡的首选佳品。于是,干面饼子,在一个个打饼子的人手里揉搓团弄经烧烤后,成为人们手中捧着的美味。尤其是在冬天,刚出炉的饼子还冒着丝丝热气,热腾腾,鼓囊囊,捧在手里就如同一个热水袋一般。新鲜的饼子传递着从炉火里携带的热量,直达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闻着那种白面烘烤后的小麦香,不觉让人有点垂涎了。而我往往就是那个垂涎的人,无法享受母亲亲做的“火烧”的遗憾和渴望也在此刻手捧干面饼子的惬意里得到了弥补和满足。
   干面饼子,藏身在县城的小巷里,诸如粮食局圪廊、十字街圪廊,也有的在并不繁华的街道转角或者小区的大门口,比如银泉涌转角、狗脊梁路口。但凡从打饼子的摊子前经过,那种小麦香便不可阻挡地强势袭来,鲜有人能经得起这诱惑。更何况还有那小小擀面杖时不时敲击案板传来的清脆的声响直击耳膜,提醒你此地有人正在打饼子。也正是因为干面饼子不仅色诱香诱还有声诱,干面饼子的身价也是一涨再涨。可尽管大街上有很多饼子的摊点,人们想买饼子有时还是需要等待好久才能如愿以“尝”。
   干面饼子风味独特,在于制作工艺的特别。少年时代,特喜欢看母亲做干面饼子,看母亲把凉开水倒进面粉里反反复复地揉面,听她一次次地告诫我,和面要做到“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也听她絮絮叨叨地说烧饼子时加了碱面和小苏打有什么不一样。母亲边说边揉,直到那一团面看起来如白瓷般光滑细腻。母亲盖好面盆就又去忙些别的,而我总要偷偷掀开盖子摸摸这一团面,那样滑溜溜的感觉叫人舒服之极。等啊等,母亲又转回来了。她说,面饧好了,能烧了。炉火烧到了红彤彤的,炭烟都已经散去了,只看到炉膛里红红的炭火,一飘一飘的火焰。母亲取了铁鏊子架在火炉上放好,然后洗手揉面。只见母亲从和好的面团上揪下一小块约鸡蛋大小的面,把它捏成碗状,又揪下杏核儿大小面团蘸上早已配置好的椒盐和食用油做成的佐料,放在大面团中间,抓住大面团的边缘扭在一起又摁倒了,幹成饼状,然后移至铁鏊子上烤。母亲在鏊子上转了几下饼子,烤一会儿后饼子上就显出泛黄的花纹,然后翻转饼子继续烤另一面,这样饼子两面火色就均匀了。接下来就是做干面饼子的关键工序了。一般的饼子用电饼铛或者铁鏊烧烤正反两面即可,唯有干面饼子多了这一道工序,武乡人叫做“则”③。母亲也特注重“则”饼子。“则”不好,饼子就熟不透,不香。“则”好了,饼子就鼓起来。实际上,饼子烧到两面泛黄,在铁鏊子上是扁平的,这时候放在特制的火炉里再烤一阵,经过一阵文火烧烤,饼子便鼓起来,香气也浓郁起来。不过和其他饼不一样,干面饼子是不会在饼子上抹油的。这样的话,这种香气就是纯粹的小麦香。手艺越好,干面饼子就鼓的越饱满,饼子也越香。因此,等待饼子出炉就有点煎熬了。你心里越着急,饼子的香味就越往鼻子里钻。每到了“则”饼子这一步,我就会三番五次问母亲,快熟呀不?母亲就说,急嘴精,哎呀,实在是馋。等等,要不边儿上熟不了。若弟弟也一旁,就喊:我要吃小鼓鼓,我要吃小鼓鼓。母亲又得再哄一番弟弟。可惜,这些年再不能尝到母亲做的“火烧”了。于是,我也只能和别人一样去卖饼子的摊子上买饼子了。
   从火炉里刚掏出来的干面饼子还有点烫手,是不能直接用手拿的。可往往人们又追求饼子的热腾腾的感觉。于是摊主会善意提醒:稍等等啊!稍等等啊!客人便忍着等待饼子能赶紧凉冷一些,摊主来不及吩咐,客人已经把饼子拿在手里了。这时候嘴馋的客人如果直接咬上一口,饼子里的热气便喷涌而出,直奔舌尖而去,便不免要烫着嘴了。最好是把饼子放在手里拍打一下,让饼子里满满的热气可以找到一个出口倾泻出来,这样就不至于烫着了。干面饼子外面较脆,里面可是真真软和。特别是中间沾了佐料的那一小块面现在正安静地躺在饼子中间,当地人称之为“舌头”。“舌头”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部位。吃饼子要趁热,凉了就没有刚烤出来的口感了。不过,带回家也不用担心饼子难吃,在自家的电饼铛上再热一会儿,饼子就复原了原来的口味。或者微波炉里热一下也是很好的。最忌在锅上蒸,一蒸,味儿全变了,而且似乎就有点嚼不动了。当然除此以外,干面饼子也可以切成丝,像做炒饼那样做一餐饭。当地特色“酸菜熇④饼子”就是又一道美味了。如果没有酸菜,土豆切丝做菜,和干面饼子做成“土豆熇饼子”也不错。武乡人说,山药蛋熇饼的,再加上米汤,哎呀!这就是“正经茶巴”⑤。
   每次去街上买干面饼子,总会想起少年往事。想起为了吃个饼子大夏天也不怕中暑,在阳光里捡麦穗儿;也想起母亲年轻时一次次给我们烧“火烧”。而我却不曾学得母亲的好手艺,再想吃时只能去街上买几个回来。那个记忆中的“火烧”早已远去了,剩下的只有街头的干面饼子。虽然依旧好吃,只是少了母亲的味道。
    
    注:
   ① 炒棋的:方言,炒指。
   ② 麻拢住眼:指眼睛微闭,陶醉模样。
   ③ 则:方言,指把饼子或者烧饺子等放在火炉炉膛里烧烤的一种烹饪方法。
   ④ 熇:一种当地烹饪方法,即先把菜炒一下,然后加水至沸腾后,把切好的面条、饼丝等放在菜上面蒸熟的一种方法。
   ⑤ 正经茶巴:方言,指食物可口,好吃。

共 33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仿佛闻到干面饼子香喷喷的味道,一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就在面前。第一次听说干面饼子,这美味又叫“饼的”“火烧”。作者的母亲最拿手的烹制之一,她总结十分到位,和面要做到“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而且,火候十分重要,要放在特制的火炉里烤一阵,一阵文火烧烤后,饼子开始鼓起来,香气也浓郁起来,这时候,开始吃,那味道,令人终生难忘。如今,生活方便了,家用炉子早就丢在那个旮旯里,不用了。要想吃干面饼子,可在县城街头小巷里小摊摊上找到。干面饼子不仅色诱香诱还有声诱,主要是那种童年的味道留在记忆里了,尤其是有母亲的味道,只是,街头小巷的干面饼子没有母亲的味道。散文表达了一种浓浓念想的情感,一种存在骨子里的乡愁,一种亲情味。语言朴实地道,来自于俗世,表达的却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情感,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12-19 15:31:27
  记住了。
   有机会吃一顿去。
回复1 楼        文友:蒋平        2018-12-19 17:20:32
  感谢老师喜欢,感谢老师神速编辑!欢迎来品尝啊!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12-19 15:32:11
  谢谢作者赐稿流年,冬安!
   喜欢这样的作品,谢谢!
回复2 楼        文友:蒋平        2018-12-20 07:33:09
  感谢老师喜欢,感谢老师静心编辑。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蒋平        2018-12-20 07:34:12
  感谢老师喜欢,感谢老师静心编辑,谢谢老师!
4 楼        文友:峨眉月        2018-12-21 14:01:13
  读着文章,流着酣水,如见其饼,如尝其味,好文章。
我手写我心
5 楼        文友:蒋平        2018-12-22 16:20:42
  感谢老师精心编辑,谢谢老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