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大运河——苏州(游记) ——骑游天下
大运河——苏州
4月23日早晨,旅店老板娘送我们出发,并告诉我们沿太湖小路不要拐弯,可是那小路实在是太小了,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坑坑洼洼,有的地方骑车勉强可以通过,就这样一直插到七都。
七都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的最南端,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七都镇拥有20公里太湖岸线,区域内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素以“一级空气、二类水质”而闻名遐迩,是传统的太湖明珠、鱼米之乡。“一年结多熟,天天有鱼虾”是对江南水乡七都镇的高度概括。这里本来不是我们设定的线路,要是走318国道就看不到了。在七都风景区玩了一会,又向前走,今天走的小路不但近了,而且美了,一直走到庙港镇才吃早饭。饭后继续前进,在菀坪镇稍作休息。过太浦河(这里就是黄浦江的上游),进到吴江,在体育馆看到一个房交会,反正还早,就进去转了一圈,有一个“人体彩绘”表演,但门票价格不菲,而且还要等,所以就放弃了,顺便看了看体育馆的建设。上午10点多钟就到了苏州吴江市,在一个菜市场附近找到一家旅馆,房子宽大、干净,随时可以洗澡,每人20元还不贵,就是要爬3楼,对有些人来说不大方便。
下午游玩了吴江公园(目前吴江最大的公园)、松陵公园(正在维修)、文化广场(吴江博物馆旁边)、华严塔(很有气势)等景区。垂虹桥,如彩虹一样秀丽,似画一般清远的长桥,建于宋代,坐落在松陵镇东门外。桥中心建有垂虹亭,桥两堍分别建“汇泽”和“底定”凉亭。桥身“三起三伏,蜿蜒如龙”,被誉为“江南第一长桥”,亦被誉为“三吴绝景”。南宋,垂虹桥数度重建,最长时桥孔达99孔。只可惜,年久失修的长桥已在上世纪60年代坍塌,现存东西两端20余孔元明遗迹。如今,在垂虹景区,站在残桥上,依然能感受到“垂虹桥下秋水清,垂虹亭上月初明”的意境。
吴江博物馆,据说书画藏品十分丰富,计有一万余件,“书画藏品展”从中遴选了近百幅精品佳作。其中既有“明四家”中沈周、唐寅、文征明,清初“四王”之一的王原祁,以及清末吴昌硕、任薰等大家之作;又有吴江籍历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其清末海上画派代表人物王礼和吴门画派代表人物陆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昭示了吴江书画艺术的源远流长和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此外,还有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社员和近现代政界文坛人物的书法作品,如陈其美、陈去病、李根源、于右任、胡适、梁启超等等,构成了该馆的一大特色。如果置身于这艺术殿堂之中,可以体味吴江良好的历史人文环境,感受书画艺术特有的神韵和魅力。自古江南出才子,这里可见一斑。
曼陀林上尉因自行车的原因,决定退出大运河之旅,以后更新了设备,再一起骑游。晚上和他把帐结清,把多余的款退给他。
今天骑行66公里,总里程386公里。
谢谢!编辑们费心审稿,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