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

精品 【西风】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


作者:之中 探花,14248.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16发表时间:2018-12-21 21:19:07

昨天电视中全程观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重要讲话,感慨万千!习总书记回顾改革开放40年,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其中许多镜头,像在眼前。我的工作经历,恰与改革开放40年重合。我们这代人,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前进而前进。
  
   一
   我1975年12月底高中毕业回乡,1976年元月初到县城水电局当装卸工。这一年中国的大事,我都是在县水电局材料库那个大院里经历的。元月8日周总理逝世,广播里没多少反应,反而是滔滔不绝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铿锵语调。未几,传来天安门事件的消息,在一个阴郁的早晨,我从广播里听到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保留党籍的处理决定。接着到了7月,朱德委员长逝世,然后是唐山大地震。一时之间,天崩地裂,广播里除了救灾声音,还有江青在大寨视察的报道。在每天大量地装卸钢筋、水泥、木材作业之时,我耳朵竖得高高听取一切来自广播站的消息,偶尔闲暇时跑到县政府门口看一下板报。毕竟在县城,广播清晰准时。不像在老家,小喇叭断断续续呜呜拉拉,再说也不可能老守在广播匣子下,还要下地干活呢。当秋天那个乌云低沉的中午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时,我正在材料库大院里搬煤块,心情沉重得不知道今后往哪里去。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的那个秋日早晨,我正跟几个工友在水电局领导新修的房子里清理垃圾。天朗气清,不冷不热,10月消息后边的鞭炮声响彻县城。当年年底,我被招工,成为军队职工,走进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军营。1977年冬天,我参加了高考。考完我就知道,我不应当考试的。后来辗转传来消息,说我被一所中专录取。我找到教导员表示,我就在单位工作,不去上学了。我从乡村出来,是全家“脱贫”的希望,再去上学哪里有能力供我?那时候我还蒙蒙盹盹,根本不知道我是把一生唯一上学的机会拱手相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978年12月,我正在理发室里忙碌着。我已经在理发室工作了3个年头。理发室是全基地唯一的理发单位,这里的顾客从基地司令到基层士兵,我们师徒8个,一年到头都很忙,尤其是星期天节假日,点号回来的干部、休息的孩子都到这里来洗澡理发。理一个发连洗带刮脸0.35元,不刮脸0.25元。吹干加0.1元。我这样的学徒,主要是给年轻士兵和年轻人理发,一天能服务10多个人,票面收入3元左右。师傅们收入要高些,四五元的样子。春节是最忙的时候。大约从节前15天开始,每年早上上班,中午吃一口饭继续站着,直到晚上9点多才能下班。等到大年三十下午单位会餐前收工,已经累得浑身酸困,路都不想走了。
   当年春节我是在单位放假前一天才请假离开的。基地距离我的老家不到200公里路,但由于保密原因,没有直通公路。当年外界到基地的正规交通只是一条军用专用铁路。回家怎么办呢?只好晚上先坐火车,走到半途下车找地方住下,等次日开往县城的班车。那年我是和3个一起招工的同乡一起走的。我们一起走到半途下来,模黑走了三四公里到老丁家住下,等次日班车。第二天起来,等了半天,说雪大路滑,当天班车取消了。只好等第二天的班车。就这样,一个年的半拉时间都在等待班车中度过了。第二天终于等来班车,摇摇晃晃走到县城已经是下午。每天通往老家公社只有一趟班车,上午10点发车。只能住进县里唯一的旅社,等第二天通往公社的班车。第二天早早跑到班车站买票上车,20多公里的路到公社已经中午,下车后背上行李行走约一小时,才回到日思夜想的老家,才见到亲爱的父母姊妹。我回家带的是我以为家里人都没见过的东西:国光苹果、蛋糕、点心、面包等等吃的东西。我还把带着的蛋糕送给大爷,让他品尝。
  
   二
   我一参加工作便被分配到理发室,一干就是六年。六年过了学徒期,但有师傅在,我一直没当成“师傅”。其间有年轻人去干几天就不愿意,找人托关系调动到其他岗位去了。这显然是个标志:经过改革开放几年来各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年轻人已经有了自已的想法和选择意识,人们已经不再像几年前的我们一样甘心情愿地当“一块砖”,领导分配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哪怕干一辈子呢。到1983年我离开理发室那年,大多数连队有了自已的理发员,我们平时的工作强度已经有所下降。我的工资也已经从刚参加工作时的30.50元,到35元、39元、42.50元涨到大约50多块;而且每月还有了按等次设置的3到6元奖金。当然,我们年轻职工,一般都是最低标准的奖金。1983年五六月份,我被处机关选中,先是到财务科做在途会计。我可能不是个适合做财务的人。在财务科办公室坐了两三个星期,还没弄清楚在途会计到底怎么工作。就在我非常苦恼的时候,一天早晨,老教导员满面笑容地告诉我说,政治处主任找我,让我去一下。政治处大办公室就在会计科旁边,我带着十分惊讶的神态走进政治处。当时,政治处是单位最红火的地方,那里的干事走出来,一个个自带光环。政治处李主任是个个头不高的东北人。他简单问了我一些情况说:处领导决定调整你到政治处工作,有没有什么意见。听了李主任的话,我除了吃惊没别的,心脏无法控制嘡嘡地跳,表示:我听组织安排。李主任说,马上组织文化补习班,你先负责职工文化补习班的工作。我听明白了,这是让我做文化干事。那年,我跟单位一位大姐一起参加了基地文化补习教师培训班,跟一班年轻军人一起,学习了一个月。回来后就在单位组织文化补习班,顺利完成了任务。回来后,领导又安排我做宣传干事。前任宣传干事转业走了,我只好被赶鸭子上架。1984年7月,经基地批准,我转干成为一名干部。1985年,我被评为副主任科员。改革开放的头十年里,我从工人成为干部。在政治处先后担任文化、宣传、干部、组织兼人事劳资干事等,为后来负责单位工作打下了基础。其时,改革开放精神缓缓渗透到偏远的戈壁军营。军人服务处在商品调拨、价格管理等方面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当时已经有了个体倒商品的情况,有些头脑活、胆子大的人已经开始从外地往基地倒腾紧俏商品了。但对于经济改革的大方向,绝大多数人还不清楚。
  
   三
   1989年6月后,单位因为两位主官矛盾无法平息,基地决定对单位整顿。结果是两位主官一起被免职,接任老科长不到一年的副科长因为参与到两位主官矛盾之中受到牵连,被安排转业。我则被结合进新班子,负责人事劳资科工作。1991年,我被正式任命为副科长(正科),1997年,被任命为科长。
   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里,我算得上春风得意。工作一直比较顺利。有之前机关工作经历,有老领导的严格培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作风,在大姐大哥级的部下一心一意地帮衬下,各项工作驾轻就熟。这个十年里,进行了1993年工资改革。我的工资已经由过去的500多块涨到810块,是同年同期人员中比较高的工资。从这次工资改革开始,每两年调整一次工资档次,工资水平节节攀升。1997年晋升职务后,工资已经过千。
   在这十年里,我的小妹和弟弟先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妹妹弟弟读书费用基本都由我承担。每年他们上学之前,我就把学费生活费送到父亲手里。我的父母仍然劳苦于他们的土地上。1997年弟弟参加工作后,我动员年过七旬的父亲少种些地,因为从大的方面说,他们已经没有负担。但父亲仍然深爱着他的土地。他说小时候种地打不了庄稼,集体时出好多力没有效益,现在有了自已务息得越来越好的土地,正是土地出力长得好的时候,送给别人太可惜。经过再三工作,他们把远处的十多亩陆续送人,留下房子周边近5亩地种植。我已经可以一年间回家一两次。春节基本上都要回家。虽然还没有路,但火车出去,再转回县城,当天也可以回到家。家里终于安上了电话机。安电话需要500块钱的安装费。父亲问我,我说安,钱我准备。从此,我每周都能同父母联系。有事情能及时知道。父亲年底要杀猪,总要提前几天打来电话让我回去帮忙。说是帮忙,主要是让我把肉拿回来吃。
   改革开放20年后的1998年,基地终于修通了与外界直接联系的公路,开通了经过县城的班车。这时候,我回家便可以两天到达。第一天从基地到县城,第二天回到家里。再后来,通向县城的路重新修建,彻底告别了途中大约四五十公里“九沟十八坡”的山路,班车也由过去的每天两趟增加到每天对开四趟,到达县城的时候缩短到3小时之内。实现了当天可以到达的速度。其时,县城到老家的班车已经增加到每天三四趟,并且还有出租车等随时可以出发的交通工具。回家的行李越来越轻,再也不用背吃的用的。老家门口几家小商店里,日常用品随时可以买得
  
   四
   2000年以后,工资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工改时,工资过了2000元。之后增长速度加快。2009年晋职后到去年,工资总额已经过万,这是连我自已都没想到的。
   交通不仅便利了行程,还通达了亲情。班车途经县城,为我“常回家看看”提供了基本条件,为父母给我捎带时令吃食提供了方便。1998年到新单位后,因为工作原因,每次外出,都会拐个弯回家看看父母。春节更是会带着家小早早回到父母身边。2002年夏天儿子初中毕业后,我们全家带着父母一起外出,有了第一次旅游经历。那次我们去了北京、秦皇岛、西安、兰州等地。去时全家坐了飞机。在北京专门带父母坐了地铁,参观了中央电视台,登上了天安门,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一一游览了天坛、颐和园、圆明园、世界公园等处。在秦皇岛下海游泳,参观了山海关老龙头等处。西安看了大雁塔兵马俑。在兰州看了黄河第一桥。没有想到,这是父母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父亲逝世前说,他这一辈子很满足了,上过天,入过地,下过海,说的就是这次旅行。如果在1982年或者1992年,我们根本不敢说旅游的事情,因为那时的月工资才百十块。
   转瞬之间40年。我到基地的时候,这里最好的住宿楼是二层独门小楼和三层团职三间楼。我成家后住的是1960年代初修建经过改造的独立套间,夏天极热。1998年搬到三层团职楼。2009年搬到新建的一室二厅,2013年搬到现住的三室一厅新团职住房。大家说,现在的住房,比1990年代师职住房都要好。
   我在基地第一次观看发射试验现场是1980年5月18日的“飞向太平洋”洲际导弹。那是个白天。1999年12月20日早晨6点30分,抱着12岁的儿子,站在体育馆平台上,观看了第一艘神舟飞船的发射试验。后来的神舟发射试验以及天宫发射试验,基本都看了。所谓近水楼台吧。有人说,看一次不就知道了吗。我说是的,但每次看都会受到一次激励,得到一次振奋。每次看发射虽然要提前去等候好久,但都很值得。而今,大家只要说起改革开放40年,说起我们经过的40年,说起国家发展变化的40年,都说想不到。是的,我们也无法想象,再过10年、20年、3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定会越来越好。
   因为我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我相信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
   2018年12月19日

共 44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一九七八年启航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变。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的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家乡落后的交通条件和父老乡亲的贫困生活,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更值得称道的,是人的精神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富强了,人们的腰杆就挺直了,对未来就充满了信心,对深化改革开放就充满了期待,这就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作者通过四十年来的亲身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的叙述,感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伟大创举,表达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抒发了做好本职工作、为深化改革开放添砖加瓦的满腔热情。此文感情饱满,正能量极强,推荐赏阅。【编辑:衢四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23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衢四海        2018-12-21 21:27:07
  之中老师的近作我编辑了,理解不到之处请指正。欢迎继续赐稿。
回复1 楼        文友:之中        2018-12-21 23:18:33
  感谢老师编辑。闲散之作,表达一下心情而已。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12-29 21:28:09
  之中老师与时俱进,向您学习!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物质到精神,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亲历了这个历史时期,感恩祖国,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之中老师带来佳作!祝您笔丰康健!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2 楼        文友:之中        2018-12-31 17:09:37
  感谢社长评说,谢谢长期以来的鼓励支持。祝元旦吉祥!
3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12-31 17:49:21
  身处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幸运儿的真实脚印,证实了一个真理,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一切!祝贺加精!祝之中老师元旦快乐!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3 楼        文友:之中        2019-01-05 12:50:45
  感谢社长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问好!
4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1-02 20:01:55
  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第一代,只有在如此繁荣昌盛的大背景下,我们个人才能发挥才能,实现梦想!
回复4 楼        文友:之中        2019-01-05 12:51:27
  是的。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了眼界,提供了发挥的机会。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