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
他是一个十二岁男孩的父亲。儿子在星期二下午第二节体育课上,被一个同学撞倒,又被五个顽皮的男生叠罗汉式地压在身上,喘不上气儿昏迷了几秒,等醒过神儿来,从他们身下爬起来,出现恶心、肚痛、头痛,孩子哭着去找老师。最后我被老师通知去学校,接孩子去医院检查伤情。
怀着一种焦急和烦躁,他打车匆匆赶到医院。已是白班医生要交班的时间了,只好挂了急诊的号。医生问:“哪个学校的?怎么会这样呢?现在的学生太淘了。”医生用手按了按孩子的胸部、腹部,翻了翻眼皮,又摸了摸头部,询问后医生开单:做胸部X光片、腹部彩超和头部CT。一阵儿忙乱后,天都黑下来了,因为已是冬天了,下午六点多就黑了。两个年轻的小护士过来给孩子量血压,由于孩子紧张,电子血压计总是没有准确的结果,小护士安慰说:“别怕,不疼。”孩子说:“谢谢姐姐。”两个小护士面面相觑,笑了一下说:“第一次有小弟弟叫我姐姐,真好。”他说:“你俩也还是个孩子呢,这么小就出来实习了。”血压有些儿低,护士说小孩都这样儿,她俩麻利地收起血压计又忙别的病人去了。
他们等待彩超的时候,有个穿校服的男孩子被人扶着,一瘸一拐地进来了,与其说是扶着,还不如说是连拉带拽地进来了,脸上身上都是土,腿没抬起来走,在地上拖着往前挪。当时我要去收费处交钱,只顾忙自己的,别的也就没再意。我再回到急诊抢救室,看见那个男孩子自己坐在急救床上,看校服应该是个小学生。那群人都不见了,有一个护士给他手腕上缠绷带。
他看见这个学生身旁没有家长的陪同,可能是发生什么意外了吧?而医生们都给有家属陪同的急救病人诊治,显得这个男孩子孤孤单单的,而且从表情上看很痛苦的样子。他忍不住上前去询问,原来男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黑色小轿车撞倒,随后轿车一溜烟似地开走了,只剩下倒地的孩子。有好心的路人见孩子伤势不轻,随即拨打了急救电话120,男孩子就被送到就近的医院,来到这个急诊抢救室。
自始至终男孩没吭一声,脸上蹭伤膝盖也受伤了,身体各部位均不同程重的受伤,尤其是手腕已经骨折了。看着男孩强忍眼里的泪水,他理解孩子委屈无奈的心情,怕家长的指责,又担心司机溜走没人负担医疗费用,还有学校的学习也被耽误,骨折的地方能不能完好如初,都是小孩子担心的。
他安慰道:“会没事的,你真坚强!这些事就交给交警叔叔,他们会帮你的。你的爸爸妈妈马上就会来的。”男孩摇了摇头,嘴角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他知道,这些话其实是无济于事的,真的会有交警去查那个逃逸的司机吗?但他还是得安慰一个无助的男孩。
男孩就一直在急救床上坐着,那条伤腿在床边耷拉着,他问医生:“他能躺下吗?”医生说:“可以。”他把男孩腿扶到床上放平,把伤着手腕的那条胳膊也放平,让他躺在床上,虽然减轻不了疼痛,这样他能舒服些儿。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父亲来了,是那种少言寡语的父亲,竟然一句话也没问孩子,这时过来一位医生:“你是孩子的父亲?去办张卡,往卡里放些儿钱,然后我们给孩子做进一步的检查。”医生用手捏了捏男孩的膝盖,问疼不疼?男孩点点头。那位父亲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出去交钱了,医生转身也走开了。不管结果如何,这时候他多需要亲人的一句关心问候呀,让他感到温暖有依靠,毕竟他还是个小孩子啊,但没有。
男孩子一直都是孤独的,他的爸爸也许是因为着急,也许是不善言辞,没有和男孩说一句话。男孩是否感到这全是自己的过错,给父母增加了负担?他不得而知,只是看得出来,一种负罪感始终男孩身上。不哭、不说痛,这种超出他年龄的忍耐和坚强,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想:父母忙于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有很多时候孩子就不可能照顾得到。但很多时候孩子也应该自己出去锻炼锻炼,这是没错的,而且这种要锻炼孩子能力的呼声也日渐强烈。可这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如果在社会环境这个大家庭里,人人都有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那么就会少发生事故。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全民都应该警醒,为真正的和谐社会多努力。但是,小学生骑车上路是否安全,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他呆坐在走廊里沉思,门响了一声惊醒了他。他的孩子拍完片子了,医生告诉他第二天来取片子看结果。他迫不急待地问医生:“孩子怎么样?”看见孩子捂着肚子,他忍不住想知道情况怎么样。医生说:“我也不懂,大概没什么大事,明天来问接诊的医生吧。”
离开急诊室,他看着身边自己的孩子,不禁又想起那个男孩。虽然他连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都解决不了,但还是惦记那个男孩,不知他怎样了?但愿孩子能少些伤痛,早日康复。也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幸福地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
当您读这样平淡故事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感觉有什么稀奇。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12岁男孩的父亲也曾经是一个浪子,他的拳头曾经伤害过不少人。人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曾经“看破红尘,不管不顾”。而如今父亲的角色使得他有了一颗柔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