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幸福的本源(散文)
前些日子参加了老家的一个亲戚的婚礼,我们算是全家总动员,老中少三代人都过去了。婚礼办得非常热闹,亲戚家的亲朋好友真不少,一起参加婚礼的人很多。回家之后,女儿高兴地不得了,女儿说这是她参加过的最有意思的一场婚礼。但是,女儿也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妈,咱们回老家参加婚礼的时候,是不是穿的太过正式了,你看人家别的人,可是穿什么的都有吧,穿背心短裤的都有,有的人干脆就穿着拖鞋就去了,那多自在呀。”
经女儿这么一说,我再一回想着婚礼的种种场面,这才意识到除了“非常热闹”这个印象之外,也确实是还有一些感觉就是,随意而不拘形式。
亲戚家的婚礼场地就是在他们自家的院子里,也请来了婚庆公司精心布置了一番,类似花墙啊,红毯啊,音响设备啊,酒店婚礼该有的差不多都有吧,布置的妥妥当当的,而且还请来了一个水准相当不错的婚礼主持人,那气氛制造的真挺是那么回事儿的。
仔细会想一下,要说美中略显不足的,可能就是处在婚礼中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们的穿衣打扮了。就像女儿说的那样,的确是有点太过随意了,看上去亲切是很亲切,可是多多少少也有点与新人和主持人的隆重着装不太相称。
其实我这个人也有点矛盾心理,一方面我会觉得生活中不能缺少仪式感,在必要的时间和必要的场合,衣着得体应该是基本的礼貌,也是一种彼此尊重的生活态度。
但是我的内心深处也很迷恋乡里人的淳朴和自然的生活状态,总觉得那是一种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恣意,或许是有点不大讲究,或许是有点任性,但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原汁原味。
这种矛盾心理产生的根源也不难找到,因为我虽然读过几本书,但我出生在农村,骨子里其实永远是个真正的农民,知一点书懂一点理,可是始终是抛不开对原生态生活方式的那份深情和眷恋。
想起来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一次对潘石屹的采访节目,记得当时主持人问他,“现在创业成功了,在家里每天的早餐都吃些什么呀?”潘总说,“还是吃包子、油条、咸菜、小米粥啊。”主持人又问,“那夫人和孩子呢?”潘总乐呵呵地说,“她们啊,一般是吃面包牛奶之类的,这个我吃不来,我爱吃的她们也不大爱吃。”
看吧,还真就是这个样子吧,一个人的胃口总是最本真的,有时候不经意间就能够出卖一个人的出身。人始终是无法彻底地和自己的过去决裂的,即便是经年历久时过境迁,也总会有一些痕迹是终身也抹不去的。
是不是扯的有点远了呢,其实我想说的是,知识和文化,见识等这些东西,从本质上应该是教人自尊自重的,而绝不会是去教人轻视别人的。
新娘子的洁白的婚纱,新郎官的西装衬衣领带,主持人的红马甲领结,还有我们这些各位宾客的不拘一格的穿衣风格,中西合璧,城乡结合,雅俗共赏,这其实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情吧。
记得罗素曾经说过,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我想有时候有些事只要是乐在其中,无伤大雅,又何必去在乎固定的模式呢?
一场婚礼办得一本正经有一本正经的肃穆庄重,不拘一格则有不拘一格的活波俏皮,而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着多种多样的风格是可以探索和尝试的。我觉得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一丁点的不同,恰恰是被固有的模式束缚了思想,限制了个人想象力的一种表现吧。
对于我来说,我希望当我的身躯在渐渐老去的时候,我的思想和灵魂能够始终保持在活跃甚至是有一点俏皮的状态,幸福的本源更是要有一颗能够包容参差多态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