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客家历史(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客家历史(散文)


作者:小乙 秀才,1407.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90发表时间:2018-12-25 16:20:21

寺曾相识,庙言要道
   西河人心灵圣地的古寺神庙
   清朝乾隆初年,西河场尚是一片贫瘠之地。那时,广东梅县、长乐县及湖北、江西一带的客家人迁徙于此,聚族而居,以耕读为本,逐渐扎稳脚根。经过数代人的勤俭奋斗,出现了刘氏、朱氏、苏氏等名门望族。于是,他们牵头筹资,陆续修建了南华宫(广东会馆)、禹王宫(湖广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火神庙、药王庙,形成西河场五大会馆,俗称五大庙。在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里,会馆作为独特的客家文化,营造出一个繁荣昌盛、人文底蕴深厚的西河场。
   其实,在整个清朝的西蜀大地上,但凡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先后共建有1400余个客家会馆。它们浓缩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呈现出独特恢弘而精美气象,是客家建筑中的精品,其主要功能是“迎麻神、聚嘉会、襄义举、笃乡情”。具体说来,客家会馆是同乡人怀乡奠祖、以及商议修路兴学等事的场所。它不仅属于一种自卫组织,还是离乡背井、生活在陌生环境中的人们互相帮助的重要组织。同时,会馆也创办学校,对穷人和老年人提供经济援助,以及会员增进友谊和交换信息,维护包括语言、宗教和饮食习惯诸方面的传统文化的场所。跟今天的“连锁店”类似,同籍移民修建的会馆有相似的风格和布局,馆名也相对统一。
   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中后期,名响四方的西河场“五大庙”没能挡住时代变迁,陆续被拆除销毁,甚至连照片也难以觅得。如今唯能从当地人的客家方言叙述中,遥想“五大庙”曾经的热闹和辉煌。
   烟雨缥缈南华宫。广东会馆俗称“南华宫”,其名称来源于被称为“南华老祖”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道场设在广东韶关南华寺。西河场的南华宫建于乾隆年间,地处西河场东街,由乐楼、大殿、厢房等构建而成,占地近900平米,建筑面积达240平米。进入大门,可见木雕装饰的戏台,逢场天大多有演出,以川剧为主。戏楼对着宽敞的院坝,两旁是连排厢房,用于客家人聚集议事。五大庙中,南华宫最早修建,规模相对较小,但粉墙黛瓦、木柱石基雕龙刻凤,格局紧凑而精致。
   广东籍客家移民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即慧能大师的诞生日和圆寂日都要举行祭祀,称为“春秋二诞”。而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日,西河场的南华宫均要举办大型灯会活动,张灯结彩,远近咸集,热闹非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华宫一度为乡政府办公场所。因时代变迁,南华宫大殿逐渐演变成畜牧站、广播站、甜食店、坛罐铺等。但南华宫乐楼仍不时有川剧演出和露天电影放映。20世纪80年代,因修建西河电影院,南华宫湮灭在时代的浪潮中,成为西河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
   神威镇井禹王宫。湖广会馆俗称“禹王宫”,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会祭祀治水的大禹,这与湖广地区湖泽众多,洪患不断有关。旧碑文有“两湖为水汇,故祀之。”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候的拥载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其最旧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后人也称他为大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公元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大祭禹陵各达二十多次。清代康熙帝、乾隆帝都亲临绍兴祭禹。1933年,禹庙再度修复并举行了隆重的祭禹活动。道教中禹为水官大帝,诞日为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西河场的禹王宫建于乾隆年间,选址位于北街粮站。其缘由是此地有一口枯井,并盛传着大禹填井的传说。禹王宫由大殿、厢房、走廊等构建而成,占地约4亩,建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逐步拆除,划给粮站使用。
   祈风祷雨万寿宫。江西会馆俗称“万寿宫”,每年八月初一祭祀的主神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中的主人公许逊。明清时期,江西山区土客矛盾极其尖锐,斗争时伏时起,但战火平息后,客户入籍,大建万寿宫,发展山区和城市经济,就成了江西土客双方的共同愿望。“湖广填四川”的明清时期,大批江西客家与江西商帮进入四川,有的客家农民背着许真群雕像由宁都步行至成都平原,创建万寿宫作为江西会馆。清代江西人在全国所建的万寿宫达1400多座,是江西土客融合的文化纽带。西河场的万寿宫建于乾隆年间,地处西河场北街粮站,与禹王宫相邻而居。因为许逊也曾云游四方,跟大禹一样,根治过多地水患。
   万寿宫由大殿、厢房、走廊等构建而成,占地约7亩,建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万寿宫坐北朝南,进得门楼仍是戏台。六十年代,万寿宫逐步折除,划给粮站使用。
   悬壶济世药王庙。西河场的药王庙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地处东街扯谎坝旁,由大殿、厢房等构建而成,占地约1100平方米,建地面积达300平方米,殿内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药王庙是祭祀药王神的民间祠庙,是民众祈求药王保佑赐福的场所。道教遵奉的药王扁鹊,号称“灵应药王真君”。唐代道士孙思邈因为对道教养生和医学的贡献,被道教遵为药王,北宋时被封为“妙应真人”。明清时期,民间演绎孙思邈的《药王救苦忠孝宝卷》,更促成民间药王信仰的盛行。
   据民国《华阳县志》卷5记载:“四月二十八日,俗谓药王会,医家药铺,张灯彩,燃爆竹,开宴相庆祝。”即是说四川民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会,就是敬奉药王孙思邈的民间盛会,各地要在药王庙举办敬神祭祀活动。药王会以药王庙为依托,以祭祀药王孙思邈成道日为最初动因,人们通过药王会的民俗活动,不断强化对药王信仰的集体意只。后来药王会发展为以集贸市场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表演艺术、游乐、药材经贸活动为一体的民间庙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药王庙逐步变成西河中心小学使用。八九十年代逐步拆除。
   祈福平安火神庙。西河场的火神庙又称关帝庙,地处南街铁木社(钢板网厂),由大殿、厢房、走廊及戏台等构建而成,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地面积达500平方米,殿内供奉着火神真君。
   火神之中,有三位级别最高的,即祝融、炎帝、回禄。炎帝之所以为火神,与其称谓有关。祝融、回禄作火神,在我们的古籍中就可以找到依据——古籍中多有以两位火神的名字代替“火”字的。相传,祝融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孙子赤帝,是他教会了老百姓用火,并且诛杀过作孽的火龙。祝融的形象为头戴乌纱、身着红袍、白色面皮的官人。至于回禄,他作为火神,更多的是与火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人们常称火灾为回禄或回禄之灾。除了以上全面职掌火的火神外,还有一些小的火神。比如阏伯,他是五帝之一帝喾的长子,专管火种,叫“火正”。人们对这位火正多有奉祀,尤其是每年正月初七,民众都要来这里“朝台”,形成了盛大的地方性庙会。长期以来,火神庙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民间风俗,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农历六月二十二日的火祖圣诞,过去皇帝每年都要遣太常寺官员前往致祭。清末及民国年间,火神庙连年举行中元法会,由大户人家出资建造巨大的“普渡船”,在庙外甬道上焚化,前来观祀的人们将甬道挤得水泄不通,成为一处胜景。
   据贺游先生的《成都三国文化遗迹寻踪》考证,庙子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但另据《朱氏族谱》记载,光绪间朱华均出任西河场保正,并主持修建西河场的火神庙,显示朱家是西河场附近的望族。由此推断,火神庙在光绪年间应为重建。20世纪70年代,火神庙被拆除,逐步演变成铁木社。
   结尾。如今的西河场,浅丘山峦叠嶂其间,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现代气息扑面而来。不过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客家方言,依然会唤起客家人的乡愁记忆。尤其徘徊会馆遗址,依稀可见移民先祖正悠闲地看戏喝茶,述说生活中的欢乐和苦闷。正如著名作家凸凹先生所说,客家会馆在客家人心里,早已升华为永恒的精神家园和图腾象征。
   ①保正:宋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规定五百家设都保正一人,副都保正一人,下有大保长、保长,分别掌管户口治安、训练壮勇等事,意在加强对民间的统治。后世沿其法,因泛称保长等为保正。保正起于宋代,终结于新中国成立后。清朝的保正,大致同等于现在的乡长。而西河场在旧时为华阳县三甲乡,故时任保正的朱华均应属三甲乡主事者之一。
  
   依山傍水吊钟寺
   西河场的吊钟寺,始建于清初,位于两河村8组。说是寺庙,其实就是一间不大的屋子,全是石头砌筑,占地30余平米。寺内供奉有移民川祖,龙王菩萨、观音和吴二爷等。寺顶的粗木横梁上吊有大铜钟,故寺庙初称灵钟寺。此寺缘何而建,已无人说得清楚。但据推断,应是移居此地的客家人所为,用来纪念“两广填四川”迁徙而来的先祖。限于资金和人力,寺庙未设佛事机构,更没配置和尚,甚至连敲钟的棒槌也没有。那口铜钟多数时间都静静悬于梁上,后来便形象地改称为吊钟寺,其名流传至今。
   吊钟寺虽设施简陋,人气却是相当旺。因为西河场处于旧时的东大路北支线上,系简阳覃家到成都,以及龙泉驿到龙潭寺的交汇点。自古商贾文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路过吊钟寺的人,大多会进入寺内焚香祈福,捐奉功德,顺带稍事歇息。据说寺庙甚是灵验,故不久名声大噪。每逢重大时节,来寺焚香的善男信女多不胜数。尤其是当地客家人,多以姓氏家族组队,前来朝拜祖先。
   相传某一年,有成都香客来这儿还愿,因庙里没有敲钟的磐槌(指击钟或乐器的铜具),就找了根红萝卜代替。结果第二天这个香客再来的时候,发现萝卜不见了。俗句说:“一个将军一个令,一个和尚一个磬。”香客认定是和尚偷吃了萝卜,逢人就道出此事,挖讽一番。其实寺庙并无和尚,是一个过路人口干,见寺庙有红萝卜,就当解渴吃掉了。后来有知情者澄清,但和尚吃磬槌的故事早已传开。
   这样的传说,让吊钟寺沾染上了人间烟火。但遗憾的是,这烟火并没有让吊钟寺长久地留存下来。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停止了一切烧香拜佛活动。吊钟寺日渐衰败。1959年,一位叫西占荣的民兵连长干脆取下吊钟,用于村公所召集开会时鸣钟所用。同年,因县里修轻轨铁路,又把寺庙拆掉,取作石材用。“破四旧”期间,本已残破不堪的寺庙则损毁殆尽,甚至还下地三尺地清理,结果挖出许多铜娃娃。铜娃娃一度让吊钟寺变得神秘莫测。后来听说是一些地主人家为祈求多生贵子,悄悄埋下的。
   1985年,当地人们发展经济,吊钟寺遗址附近又成了一块香饽饽,人们在那里建起堰塘养鱼。后来,吊钟寺遗址租给了一家厂房,周围栽有大片竹子和油菜花。1995年,有人在遗址旁搭了间简易小瓦房,内设香台,但并未供奉菩萨。如今香台积有厚厚的香蜡钱纸灰迹,可见吊钟寺在人们心中仍是一块向善祈福的圣地。
  
   甘泉涌流筑井造福——龙王井
   龙王井的诞生非常神奇,像龙王眼角洇开的一滴眼泪,晶莹玲珑,又饱含苦难。具体说来,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西河镇的五星村经历一场夏雨后,天然形成了一洼水坑。不久水坑慢慢变大,且底部源源不断地冒出水来,像龙王在吐故纳新。坑中之水很快由浑浊变得澄澈透明,即便是纽扣、石子等细小之物落入井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有劳动归来的人,到井边洗濯身上的泥土,掬一捧水入口,但觉清纯甘甜,甚是解渴润肺。村民们感到了它的神奇,便垒筑红砂条石加以保护,形成真正的农家井样。井深3米,井口略圆,呈不规则的六边形,面积约0.4平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涤,条石已呈暗青色,透出幽邃深沉的沧桑之感。
   龙王井形成名符其实的水井后,当地人就常到这里挑水喝了。而关于这口井的命名,则跟一个农夫将水桶不慎落入井中有关。当时正值隆冬,农夫只好抽干井水,跳下去打捞,却发现井底有三个泉眼,不断汩汩出水。翌日,井水再次蓄满。当地的年长者说,这是由于井下住着三眼龙王,所以井水常年充足。龙王井因此而得名。1983年,五星村以井为贵,易名龙井村。
   2003年,自来水普及了,地下井水的使用迅速减少。也正是这一年,龙王井的神奇面纱才真正揭开。当时,乐百氏饮用水有限公司打算成立成都分厂,正四处寻找优质的地下水源。他们听说了龙王井的神奇,慕名而来,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惊喜——经过科学检测,龙井村的地下水,温度常年18-18.5摄氏度。水中锶、偏硅酸的含量均达到国家命名标准。于是当年乐百氏饮用水公司落户龙井村,就地开采了三口地下井,并修筑红顶屋加以保护,并在附近建立了一个桶装水取水点。
   龙井村的地下水质出众,与龙王井水属同一水系。西河著名农业品牌龙井水乡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有机葡萄种植基地也全部采用这里的水进行浇灌,种出来的葡萄果肉饱满,香甜多汁,市价可达数十元一斤。

共 94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乾隆初年,由广东梅县、广东长乐县及湖北、江西一带的客家人来到西河场,扎根落户,以耕读为本,逐渐站稳脚跟,又经过不懈的努力,出现了刘氏、朱氏、苏氏等望族。于是,由他们牵头筹资,根据来自原籍的同乡,修建了五大会馆,也称五大庙。这些会馆代表了客家人的文化,是他们的重要组织,也是同乡人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怀乡奠祖,商议修路办学的场所。会馆也创办学校,扶贫,帮助老人,维护宗教和饮食习惯。会馆的建立,使西河场繁荣昌盛起来。这些会馆,又是客家人的精神寄托,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可会馆,随着时代的变迁,陆续被拆除与销毁,最终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西河场除了会馆,还有一些人文历史,传说,亦如吊钟寺,龙王井,晏公潭等。文章厚重,知识性强,集历史与美学为一身,并用灵动的笔触,详细地描述了客家人的历史。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12-25 16:25:29
  此篇美文,详细地介绍了客家人的历史。欣赏学习了。
   感谢作者的分享,问好,祝佳作连连。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12-25 16:26:41
  感谢投稿流年,欢迎老师来到流年!
五十玫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