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伊甸园话老房子(散文)
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唯有老家的房子,历经几代,延续着一辈又一辈人。房子在哪,归属感就在哪,家就在哪。老房子是祖辈的根,是血融于水的魂,是刻骨铭心的情。
自家老房子座北向南,南依一条主街;向东、向西,一户之隔毗邻也是通透的街;而北后邻相对地势低,大约有一成人下洼地基深度,自家老房子围合在中间。父辈人念叨,风水先生说,老房子所处位置,是块风水宝地。如同轿夫抬的一顶官轿,家族上出文官。(侄子、外甥就是在老房子东、西厢房各占一间出生,出了两个大学生。)如今小辈事业有成,成家立业,步步顺通。风水说法权当逗趣的话谈,福载满满的希冀期盼。
守着老房子老院落,给予生活的伊甸园。父辈人弹棉花、磨豆腐、结网渔塘,营生一个接一个,家业做的红红火火。
早先老院子里种着一株大葡萄藤,虬龙盘绕,爬满整个院落藤架。黄绿相间,晶莹剔透,挂果丰年成熟的季节,收获几百斤,馋涎欲滴。自家吃不了甚至是舍不得吃掉,就拿到集市去卖,换些米粮贴补家用。
玲琅满目,遍地开花,葡萄藤下多样养殖。父亲喜欢养些花草盆植,院落里摆放的到处是,甚至摆放到自家平房顶上,充分利用,用来养花。
那会儿南方铁树、桔子树、山茶花、米兰、栀子花等最畅销。父亲嫁接管理技术娴熟,自繁自育枸橘苗,长到拇指肚粗细,改接成蜜橘,成活率高,挂果早;喜好的邻居,常找上门,请教接树赏玩;最拿手的是嫁接改良矮化重瓣碧桃。盆栽高不过盈尺,控制好花期,经过人为催花,在春节前绽放;赛媲美梅花,很漂亮很是抢手。
老院落南向阳处,用泥土肧还搭建了个简易塑料薄膜小棚,专门存放越冬的盆花。最早养花起家,种植户相对少,讨喜庆,庄户人家喜欢花的热情也高,赶集市大受欢迎,花市卖的快。
赶集市卖花是老牛拉车考验耐力的辛苦活。近处十里八里的小集,远些二、三十里的大集,人力拖着载满花的地排车,五天一个集循环转。后期接续换上脚蹬三轮车,替代了地排车骑着赶集。
养花大约有十年的光景,以至于受父辈的影响,如今大姐,哥接班一直从事着养花业。不过年轻人养花购销模式灵活超前,大多是花卉市场集中批发销售。交通工具也更新换代成机动车辆,油门一踩,四通八达,畅通无阻;老牛拉车式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老房子老院落,承载几代人,幸福甜蜜、生活乐业发展轨迹。如今四世同堂,父辈人也熬成了寿星翁,尽享和谐盛世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