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文化自信(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文化自信(散文)


作者:侯省彦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219发表时间:2018-12-29 21:26:07

在32年传播红色文化的征程中,我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凤翔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回乡继续任教,每年清明节,都会带学生去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参加悼念活动,给学生讲述革命英雄故事。这件事情持续十多年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时的纪念馆里相关资料非常少,而且基本没有编辑成册(即没有一本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读物)。学生们在了解扶眉战役烈士事迹时,不得不蹲在地板上,趴在橱窗上阅读或记录展板上的战斗故事。同时,又发现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碑文和有的史料记载有误。扶眉战役从1949年7月12日开始,到7月14日结束。战役进行了两昼夜,消灭敌人近5万。还有金渠镇战斗和咸阳侦察班的阻击战斗纪录均有误等等。
   1986年,我在常兴中学任教时,便产生了编著扶眉战役革命英雄事迹的读物和匡正有关战役史料的想法,家人、同事、朋友得知这一想法后一致反对,但得到了时任扶眉战役纪念馆管理处主任汶义武支持。汶义武对我说:“这是一件好事、善事,我支持你。”此时,这个设想又得到了时任宝鸡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业务台长雷明德的热情鼓励,我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采访、征集、编著工作。
   当时扶眉战役文字记载很少,一些烈士、英雄的事迹介绍特别简单,有些只有姓名,年龄。众所周知:自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元帅当年指挥过的扶眉战役长期受到冷遇,一度成为“禁区”,人们看不到彭德怀元帅在这一战役中的伟岸身影,偶尔有露便会被立即销毁。彭德怀元帅平反后,在第一野战军的军事和战史资料中,涉及彭元帅在扶眉战役中的史料极少。
   为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7月10日至14日那段解放战争时期由彭德怀司令员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上发动的那场带有战略性的扶眉战役完整记录下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特别在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我矢志不渝,坚持文化自信,耗费了32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搜集、整理出大量的扶眉战役珍贵史料,为扶眉战役系列书籍的编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了解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世泰同志曾在在扶眉战役中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政委时,从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4军第10师师长刘懋功那里得知:王世泰居住在海南省三亚市。我立即去三亚市三亚湾路昌达海景花园A座504室采访了他,并邀请给20万字的《鏖战扶眉》写序,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但不幸的是后来这位革命功臣与世长辞。
   在西安市北新街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找到了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1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姚德怀同志。在扶眉战役中,姚德怀同志利用战斗的间隙,刻苦学习,勤奋写作。把笔尖绑在蒿杆上当作笔,用颜料泡在小瓶里当墨水,坚持不懈地记日记、写文章,以其亲身经历,真实地记录与讴歌扶眉战役的整个过程和感人事迹,并热情地将自己25万字的著作《在解放大西北的日子里——一个战士的日记》赠给我,还把许多珍贵资料和战斗照片完好无损地捐赠给我。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9军干休所里,采访了乌鲁木齐空军后勤部原政委、解放战争扶眉战役时任第一野战军第4军司令部骑兵侦察营营长孟飞同志,他详细地叙述了罗局镇战斗中的激烈场面,又
   给我提供了1950年军队出版的《二兵团英雄集》珍贵资料。
   在兰州军区干休所里,采访了兰州军区政治部原宣传部长蔡德芳同志,这位革命老功臣在扶眉战役时任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1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前线生活报》社总编、社长。他不但提供了珍贵资料,还为纪念任家城战斗胜利55周年题词:“鲜血染红任家城”。同时,又采访了兰州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务部原政委张哲岚同志。张哲岚说:“在扶眉战役任家城战斗中,我任第1兵团第1军第1师第1团政治处干部股股长。1949年7月11日下午3时,我军行至任家城东北方向的二廊庙村,在村头的麦场上安装好山炮,准备战斗,目标是攻打盘踞在任家城敌第24师的一个加强营。战斗开始后,第1营副教导员陈昆一边作战,一边指挥战斗。一颗颗炮弹准确地在敌群中开花,但敌人工事坚固,又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战斗非常艰苦。这时,敌人的炮弹片飞到陈昆教导员身上,他没有倒下,继续指挥战斗,但由于流血过多,抢救无效,这位年轻的指挥员壮烈牺牲。部队及时通知了家属,将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张哲岚同志讲到这里,欣然命笔,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忆战友的诗篇:《临江仙·忆战友》。
   南疆军区正军职原顾问卢德义同志接受采访时说:“在扶眉战役金渠镇包围战中,我任第1兵团第2军第4师第10团第1营教导员,我们第4师第10团和军炮兵团,从北、东北、东南三面包围了金渠镇。13日凌晨3时,当我炮火猛烈轰击即将打开缺口,准备从北面冲入金渠镇时,不料援敌第65军已由眉县附近南渡渭河,抵近我军阵地,被围之敌也乘机反扑,我军腹背受敌。我军当即以一部兵力抗击金渠镇反扑之敌,以另一部兵力反击增援之敌。战士们临危不惧,勇敢地与处于优势的敌人拼死战斗,付出了沉重代价,终于将敌援军击退三公里外,杀出了一条血路,立即撤出战斗。”
   在西安市八仙庵索罗北巷14号陕西省饮食服务公司家属院里,采访了陕西省西安市饮食服务公司原副总经理武仕元同志。武仕元在扶眉战役金渠镇包围战中任第1兵团第2军第4师第10团侦通连通讯排第3班班长。他在此战斗中,主要任务是来回穿梭在团部与营部之间,传递着团首长的命令。他还给我提供了珍贵的战役资料和图片,又热情地协助我寻找到了第2兵团第6军军长罗元发的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
   在乌鲁木齐空军干休所里,我找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9军原副政委张静波。了解到张静波同志在扶眉战役时任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第61军第181师第541团副政委时,这位老前辈接受了采访,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当年他们第541团在扶眉战役咸阳阻击战和攻打、围歼小五台山战斗中,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并提供了具体而翔实的史料。
   在西安市八仙庵索罗北巷14号陕西省饮食服务公司家属院里,采访原第1兵团第2军第4师第10团通讯排战士闫守珍时,他告诉我:有一位连长叫连德合在战役中潜伏时,敌人疯狂向我军阵地炮轰,这位连长的腿不幸被炸断了,此时冲锋号响了,连长却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受伤,却像离弦之箭一样向前跑去,一下跑出去几十米了,突然倒下,战士们才发现他的腿已被炮弹炸断了。
   陕西省岐山县有一位参加过扶眉战役的老战士,前去采访。这个老战士叫杨世财,家住在蔡家坡镇岐星村16组,在战斗中他失去了左臂膊。当时只有16岁,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八岁了。他说:过渭河时为保护机枪不进水,鞋让水冲跑了也顾不得拾,光脚行军,从周至一直走到眉县夹道村,路上印满了血印,后来排长发现了,把他缴获的一双敌军的鞋亲手给战士穿上。
   在陕西省凤翔县我找到了扶眉战役时任第一军第二师五团政治处宣教股宣传员侯学礼。他给我讲起:“在夹道阵地上抢救伤员时,一名卫生员叫刘大壮,二十岁左右,不幸被敌人的一颗子弹从脖子前打穿,鲜血顺着脖子直往下流,但他没有呻吟,没有流露出一丝的痛苦,仍然坚持救护伤员。我和其他卫生员们见到此状,一致认为刘大壮的伤势很重,必须及时送往野战医院抢救,然而他却指着倒在前沿阵地上,被炸弹炸断肢体,炸裂腹部,肠子迸出体外的重伤员说:“我能坚持,快救治重伤员吧!”等等,
   在扶眉战役亲历者跟前,我还征集到独具风采的独臂将军贺炳炎,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革命故事。
   又征集到在眉县马家山战斗中,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2军第6师第18团独立营营长栗政通壮烈牺牲的革命故事。
   在随军记者的报道中,我了解到第4军第10师和第11师堵击了敌人第65军和第38军向西逃跑的退路。我们部队首长向前线部队发出了“寸土不失,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我军广大指战员顽强勇敢坚守在阵地上。大批敌人在猛烈地炮火掩护下,以多梯队向我军阵地进行反复冲击。霎时间,炮弹像冰雹一样落下来,秋庄稼被打得满天横飞,有的战士被埋在掩体里。等到敌人进到我军阵地附近,轻机枪、步枪像雨点般地向敌人扫去,手榴弹在敌群开花,敌人纷纷倒下。我们的战士从掩体里一跃而起,向敌人冲去,连机枪手杜长林端起机枪向敌人猛扫。副营长王天才高喊着:“向杜长林学习!”端着步枪冲上去。第七连的勇士们,和他们连长一起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敌人又一次狼狈溃退了。第29团第5连伤亡的只剩下5名战士,但他们仍然坚守着阵地;第30团第3连和第7连连续9次打退敌人的冲锋;第30团3名干部伤亡,下级干部就自动代理,负伤的干部战士头上、胳膊上绷着纱布,仍不下火线,坚守阵地,直到胜利。
   当时正值三伏天,战士们全然不顾汗水直流,衣服湿透。水壶里的水早已喝完,水又送不上来,准备的人丹、八卦丹也用完了。虽然大家渴得嘴皮裂开血口,眼睛也熬红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互相鼓舞着,坚守着阵地。
   在鏖战中,解放军因穿插过猛或牺牲过多,建制已经打乱。战士们自觉服从兄弟部队干部指挥,哪里战斗紧张就向哪里冲。第4连副连长丁兴发,在本连伤亡已无战斗力的情况下,他带领第28团一个排追歼逃敌,俘虏敌军180余人。
   第30团第2营教导员周凤翔指挥战士们连续9次击退敌人。在战火纷飞中周教导员和副营长程金升相继牺牲。这时,第5连仍据守着一片坟地,已连续打退敌人6次反扑,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了,就用刺刀和敌人拼搏,最后仅剩5人,仍牢牢地守着阵地。
   甲等功臣赵先满,是机枪第3连第1排排长,在战斗中,大腿负伤,鲜血直流,但不下火线,仍操作重机枪,一连打了3、4箱子弹,掩护步兵打垮了敌人多次突围企图。
   特等战斗英雄陈官印在眉县金渠镇歼敌第165师的战斗中,他带领两名战士冲在最前面,在苜蓿地里活捉了敌师长孙铁英。
   特等功臣柴三率领一个班的兵力,在渭惠渠岸狙击敌人一个营的兵力,一直坚持到总攻开始,消灭了全部的敌人。
   人民英雄罗光东率领全排战士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当全排只剩下两名战士,罗光东又两处身负重伤时,勇敢的战士们没有退缩,端起枪,刺刀拔出鞘,冲进敌群,展开肉搏。特别是两名战士又相继牺牲后,罗光东身又5处负伤,全身鲜血淋漓,但他没有倒下,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甩出一排手榴弹,把敌人消灭在前沿阵地上,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1949年7月12日下午1时,敌人的轻重机枪向英雄们扫射过来,手榴弹在英雄们的身旁爆炸,凶恶的敌人以整连整排的密集阵势疯狂地扑向第2连阵地。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第33团第1营第2连的战士们在白生辉连长指挥下,头顶烈日,冒着枪林弹雨,以高粱地作为青纱帐,敏捷地穿过三块高粱地,直捣敌人纵深处。战斗英雄王玉任第2连副连长,他带领一个排冲在最前面。当战士们穿过三块高粱地接近敌人前沿时,敌人投来一颗手榴弹在王副连长身后爆炸,右腿负伤,顾不得包扎,快速向敌人反击,手榴弹、手雷刹时投向敌群,消灭了敌人。这时,王玉才草草地包扎了伤口,又带领全排战士向敌人纵深猛攻,刚冲到村外壕边沿,他右小腿又被子弹打穿,左腿也中了弹片,鲜血染红了裤子,他还坚持战斗。战友们要背他下去,但他坚决地说:“别管我,你们快冲上去消灭敌人,现在是为人民杀敌立功的时候了。”
   第1班班长王河飞快地跃过战士张世全的遗体,狠狠地投出一颗手榴弹,将3名敌人消灭,缴获了第一挺重机枪后,迅速调头将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就在这时,右边飞来一排子弹,击中王河头部,王河同志光荣牺牲了。第二排长王占德率领马天亮等8名战士跨越王河班长的身躯,向敌人反冲过去。在冲锋中王占德的腹部被打穿了,肠子迸出了体外,他没有倒下,怒视敌人,用尽全力端起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敌人纷纷倒下,他才安祥地闭上眼,。旗手杨元胳膊被子弹打伤,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扛着红旗矗立在硝烟中。第3排排长惠树声用力抬起被子弹打穿的面颊,喊道:“同志们,为人民立功的机会到啦!”战士们像猛虎一般冲向前方。一位还穿着国民党军装的新解放过来的战士冲在最前面,一颗子弹击中了头部,鲜血顺着脸颊直流,他撕下衣服,包扎好伤口,向前冲了几步,觉得眼前直冒金星,头疼得厉害,意识到自己快不行了,急忙对从他身旁冲过来的连党支部书记和副班长断断续续地说:“我……叫……宋志超,家在四川省,流……流血……为的是人民,虽……死也……光荣。同志们……好……好……好……打……呀!”话还没说完就倒下去了,再没有站起来。连长白生辉看到眼前的激烈场面,残酷的现实,忍着悲痛,清点了一下战士,全连只剩下了19名。他没有畏缩,振作了精神,一面指挥战斗,一面高声喊道:“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机会到了。大家要鼓足勇气,冒着枪林弹雨,不顾一切勇敢杀敌,在邻友部队的配合下,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共 15492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自信是一个人的风骨,作者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却坚守一份传承,就是让革命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中,当发现扶眉战役所留记载很少,便义无反顾的做起了收集整理工作。历经艰辛,面对无数流言蜚语和无端指责,作者没有惧怕,一次次艰难跋涉,寻找着当年战役参与者。记录下珍贵的历史资料,面对那些浴血奋战而存留的老人,听着曾经的烽火连天的战斗经历,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不让历史淹没,历历在目的血雨腥风,每一次聆听都能让人心灵震撼。烈士们丽英雄事迹将为后人所铭记。所听所闻所写都是以一份执着心在坚持,勿忘历史,正视历史,还原历史,让烈士们所洒下的鲜血能被后人所牢记,历时数十年的举动,凭心中那份自信坚守,终于完成扶眉战役的收集完善。这份义举感天动地,人生无遗憾。赞一个【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12-30 09:08:27
  自信就是成功!赞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9-01-01 22:18:30
  信念是一个人执着前进的动力,用一份尊重历史之心来铭记。感谢赐稿菊韵,问好冬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