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炉火边的天方夜谭(散文)
珍珠越擦越亮,老酒越陈越香。”生活亦是如此,只有经过时间的荏苒和岁月的沉淀,才能把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今,我已步入中年,眼睛近视得厉害,远山愈渐模糊,童年的记忆却愈加清晰起来。
大人们都说,小娃娃屁股上有三把火,那么冷的天,加之衣服单薄,还总在外面欢腾,给冬天寂寥的空气增添了一丝丝活力和色彩。我们手里捏着从屋檐上取下来的冰凌,放上几颗糖精,做成甜甜的大冰棒,吃够了又当成宝剑与伙伴比划武艺。如果约不到伙伴在一起玩耍,我们屁股上的三把火也就瞬间“熄灭”,几个人围着小小的火炉,都想把手伸到最下面,把腿贴近炉边。不厌其烦地玩着“木头人”的游戏。趁扮演木头人的时候,把手脚放到离炉子最近的地方。正因为怕冷,我过年穿的新衣服总是留下被火烧坏的破洞,妈妈总说,恐怕屁股上没有三把火的孩子唯有我了。
我最喜欢和伙伴围在小小的火炉边,听他们海阔天空、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的有趣经历。听完后,大家捧腹大笑,笑得前俯后仰,同时又心存疑惑,追问事情是否真实可靠。
一位要好的伙伴,当爷爷让他出去玩,不要在家里挤火塘,说小娃屁股上有三把火,他立马把屁股翅得老高,让爷爷用大烟管从他屁股上点火,弄得爷爷哭笑不得。他还说,爷爷买了几封鞭炮,放在橱柜上,预备着过年的时候用,他硬是吵闹着让爷爷拆下几个给他玩,爷爷一时找不到剪刀,就顺便拿下嘴里叼着的香烟,试图把扎线烧断,结果把几封鞭炮引爆,在橱柜上噼里啪啦炸个不停。他的故事总能把我们逗笑得睡在地上打滚。
村头的小刚哥也打开了话匣子,他嘴里总是嚼着大大泡泡糖,讲笑话时不紧不慢,神情有些恍惚,从不会笑场。他说,每次去外婆家,都要去爬一座大山,上面全是吸铁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让喜欢吸铁石的我们听得兴味盎然。他又接着讲,那座山还曾经把天上的飞机吸到地上。我们听完,都张大嘴巴,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他一脸平静,便信以为真了。
他嘴里的大大泡泡糖不知道嚼了多少个日夜,已经变成蜡黄色。据他讲,泡泡糖越嚼越有味。特别是晚上睡觉前,吐出来叮在蛇皮口袋缝制的蚊帐上,过一夜取下来,再放回嘴里,硬邦邦的,香脆可口,我们也效仿尝试过,还真有那感觉。
表哥索性站起身,挽起袖子,迫不及待地说:“我也款一个给你们笑笑!”
他说,去年到外公家做客,口袋里装满松子,在外公家村子里潇洒而又悠闲地嗑着,引得一群小娃娃羡慕不已,对他紧跟不舍。其中有一个小屁孩,馋得要死,留着口水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伸着手一直要。他随机应变,从地上找来几颗羊屎疙瘩,混在松子里,先是一颗一颗地把松子喂到那孩子嘴里,那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失去了戒备心理,他趁机往孩子嘴里递了一颗羊屎疙瘩,那孩子一口咬下去,还细细咀嚼,发现不对劲,张大嘴巴哇哇大哭,羊屎像黄酱一样糊满牙龈和舌头。
他的笑话把在座的小伙伴都笑得人仰马翻,肚子疼了几天。他自己也得意地抹抹眼泪和鼻涕,骄傲地说:“我讲的故事绝不虚构,如假包换!”
火炉里的烟煤冒着刺鼻的浓烟,呛得我们眼泪直流,大家还是争着把手伸向炉火上面,侧着头,继续听小伙伴的天方夜谭。
作者:苏红润,男,彝族,1984年10月生,教师,云南省会泽县作家协会会员。数十篇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内刊物。喜欢用文字追忆似水年华,展望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