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定陶文联:抓创作出精品打造精神新高地(随笔)

编辑推荐 【暗香】定陶文联:抓创作出精品打造精神新高地(随笔)


作者:王义尚 秀才,139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70发表时间:2019-01-02 21:29:21

改革开放以来,定陶文联认真履行工作职能,牢固树立“小机关、大作为”的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尤其是在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鼓舞下,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平台,抓创作、出人才、出精品,为全区的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文联先后被评为“全省文联系统优秀基层文联”、“全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协会建设、壮大文艺队伍
   俗话说,要干好任何一项事业,必须得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定陶文联审时度势,切实把加强各协会队伍建设作为总抓手,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引导和激励,全方位服务与扶持,想尽千方百计创造多种有利条件,真正做到让人才进的来、留得住、干得好。首先组织抓好精英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加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协会的文艺人才。以名人、名篇提升定陶整体形象;其次是,大力抓好区级各协会会员的培养与吸收,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爱护人才,不断壮大自身队伍,形成了“文联抓协会,协会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总格局和长效机制。
   目前,全区已成立了书法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作家协会、曲艺协会、唢呐协会、收藏协会和摄影协会8个协会组织和诗词学会、范蠡书画院,国家级会员已发展到10余人,省级以上会员80多人,市级以上会员300多人,区级以上会员已达500多人。
   另外,文联还通过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到基层成立创作基地,进一步壮大文艺队伍。如仿山摄影创作基地挂牌、区作协到定陶二中成立创作基地等,不定期举行文艺培训、艺术交流活动,发掘培养文艺骨干,增强后备力量。还在区文联微信公众号、本土刊物《陶风》杂志上开设专栏和版块,刊载本土文艺家的作品,图文并茂地宣传推介优秀青年,全力为青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二、正确把握导向、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定陶文联自觉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以丰富人民群众生活为宗旨,连年举办书画展、书画交流笔会、作品研讨会、摄影采风、曲艺惠民演出、联欢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热爱文艺事业的基层能人、民间高手不断涌现,地方文艺品牌逐渐形成,区文联整体形象大步提升。
   (一)书画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春节组织区书法家协会开展“喜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并多次举办大型书画展。
   (1)自2011年以来,每年在仿山镇举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百区千村书法下乡活动,在此期间,仿山镇被命名为“菏泽市农村书画艺术共建基地”,游集村被授予“书法大院”称号。
   (2)2012年4月18日,在曹州书画院举行了“陶朱公文化年书画作品展”,并印制了《陶朱公文化年书画展作品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参观指导了书画展。
   (3)2016年5月27日,在定陶区城市规划馆与区纪委、监察局联合举办了菏泽市定陶区廉政文化书画展;
   (4)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区文联都会组织文艺工作者为武警官兵现场创作赠送书画作品,演出精彩节目。举办“定陶永远是你们的家”参观学习活动,组织退伍兵参观定陶企业和历史文化遗迹,为战士赠送箱包和定陶历史文化书籍《陶朱公故事》、《定陶史话》,鼓励战士们了解定陶这人生的第二故乡。
   (二)摄影、走村串乡进农家。摄影家协会积极服务定陶发展大局,组织举办“幸福定陶”摄影展、“家乡”主题摄影展、“瓜网天下,香甜万家”摄影大赛,举办“绚丽玫瑰、经典陶城”摄影、绘画、微视频大赛、永恒记忆---玫瑰之约摄影大赛,“爱我家乡,奉献定陶”主题摄影展大赛活动,“寻找定陶之美”拍客行活动暨齐鲁拍客团仿山景区采风基地授牌仪式,开展为百岁老人义务拍照送相片的活动,多次举办摄影讲座。对我区特色产业跟踪拍摄,对新种植模式、新品种、新技术等进行宣传报道,采拍报道新农村建设、寻找“最美家庭”、乡村风土人情,挖掘、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三)收藏交流成果丰硕。编发《定陶收藏》简报,及时通报收藏活动讯息;为会员订阅《收藏界》、《中国收藏家》等收藏类专业刊物,在《菏泽广播电视报》、《定陶报》开设“收藏”专栏,推介会员藏品200余件次,普及收藏知识,架起收藏者与社会间的桥梁;组织会员参与鉴宝、拍卖、考察、交流活动,召开藏品展示及收藏经验交流会,普及与传播收藏鉴赏、藏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提高会员的收藏、鉴赏水平;举办“叶宏专题邮集展”、“叶宏古簪收藏专题展”。加强与会员的联系联络,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了会员交流群,发展壮大了收藏爱好者队伍;组织会员相互交流、结伴考察、拼车外出、下乡寻宝,丰富了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收藏活动;指导会员把握城乡改造、拆迁的良机集中精力收藏老家具、农具等乡土民俗用品,及时保护了一批承载“鲁西南记忆”的“老物件”;结合国家对收藏市场的整顿与规范,教育、引导会员学习好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树立依法收藏意识。
   (四)曲艺演出成效显著。多次组织区曲艺协会开展曲艺下乡活动、“计生杯”曲艺原创节目大赛、曲艺原创作品汇演、“爱家乡展风采”曲艺原创节目调演、“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陶朱公精神”曲艺展演及下乡惠民演出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全区曲艺传承与发展繁荣。
   (五)志愿服务成绩突出。文联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和各文艺家协会的人才优势,发动广大文艺志愿者积极参与,根据招募的文艺志愿者数量成立了定陶区文艺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工作,率领文艺志愿者到敬老院、社区慰问,并组织志愿者协助指挥交通、清理小广告、捡拾垃圾、支教等活动。自2014年3月20日以来,志愿者们每两个星期去冉堌镇聂庄小学进行历史文化、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武术等艺术支教。2014年,被评为定陶区“感动定陶”优秀团队;2016年,在全市文联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全市文艺志愿服务优秀集体”。
   (六)音乐活动异彩纷呈。举办“唱响中国梦•菏泽好声音走进定陶”暨菏泽首届网络歌手大赛获奖选手专场演出、“追逐梦想•唱响菏泽”山东省第三届网络歌手大赛定陶赛区的比赛、“迎国庆、展风采、惠民生”定陶区“唱起心中的歌”音乐演唱会、全区科学发展观表彰大会文艺节目、“文艺志愿服务行——山东戏曲名家走进定陶大型慰问演出活动”、我与文明同行”欢乐消夏夜系列活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革命歌曲学唱活动等。
   (七)文学活动有序开展。组织策划了“开拓者者之歌”诗歌散文创作征集活动,举办“爱我家乡,奉献定陶”诗歌朗诵会,举办文学创作进校园活动,并建立了活动基地,从校园发现文学新人,发展文学新人,将创作的梯队井然有序的建立起来,为定陶文学事业的发展壮大再出好作品,再育好成果。开展“爱我家乡,奉献定陶”征文和庆十九大“爱我家乡奉献定陶”诗歌朗诵会活动,在第五届全国淘宝村峰会在菏泽召开之际,区文联配合区委宣传部策划组织的定陶夜话沙龙——寻道商圣陶朱公,整个夜话会氛围轻松活泼,分享内容旁征博引、掷地有声,为定陶区与范蠡的故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8年5月7日“商祖文化走进台湾”在台北张荣发文教基金会正式展出。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整理,共展出图片近百幅,受到了各界人氏的热情欢迎和高度的赞誉。
   围绕定陶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区文联、作协组织22名作家、理事组成采访团,先后深入到刘楼水库、河槽运河景观带、鲁西南记忆、天九集团、泉润造纸、菏泽牡丹机场、孟海镇徐楼新村、金硕产业园、旺天下生态、汽车城F3国际汽车赛道等10余个项目进行采风观摩,撰写了大量的新闻与文学作品。作品有报告文学、通讯、散文、诗歌、回忆录、政论文、电视专访、文艺演出、座谈会等多种题材。
   通过举行定陶区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会议邀请定陶区改革开放见证者代表,老干部孔凡云、胡修良、孔令潭,老作家朱其作等人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说变化,追忆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历史,畅谈当下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叙述,激发了与会人员干事创业的激情。
   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来搞300多篇,经过组织专家评审无记名投票,按作品门类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在编辑出版50余万字纪念定陶区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型文集的同时,精心制作拍摄了以农业、工业、水利、交通、城建、文化等为主,“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电视专访片10期(已播放6期),展现了定陶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各行各业的历史性变化,全面总结出定陶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创新实践和独特经验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营造精神高地,文艺创作硕果満枝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正如习近平讲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区文联紧贴时代脉搏,突出时代主题,始终把文艺精品创作作为工作的重心。经常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与各界艺术家倾心交谈,了解他们的创作动向,发现好的作品一抓到底,努力为作者提供好的创作环境。组织班子为重点作者的作品修稿、荐稿。通过重点作品扶持、推进文艺评论、加强作品研讨、完善奖励机制等措施。精心组织创作了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具有定陶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并积极组织参加、角逐各类文艺奖项。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区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和省市级平台创作发表小说、散文、剧本、书法、美术、曲艺、摄影、音乐等文艺作品5600多件,发表诗词20000多首,尤其是文学创作方面,先后走出了朱其作、孔祥书、刘照如、王展、蔡中锋、孙华伟等知名作家。2011年,我区选举成立了定陶县第一届作家协会,从此以后,我区作家有了自己的组织,文学创作翻开了新的一页。2012年,在首届市级人才工作示范点和乡土文艺人才命名表彰暨全市人才工作年终述职会议上,我区三位同志被评为菏泽市首届乡土文艺人才:孟海镇牛屯村牛光田同志被授予“菏泽民间鼓乐演奏家”、南王店乡后晁楼村曹国祥同志被授予“菏泽民间戏剧表演英才”、张湾镇刘庄村张金灿同志被授予“菏泽民间曲艺家”;同年,区书协主席杨秋平被评为“齐鲁文化之星”,连续三年享受省资助费用帮助开展工作;
   老作家余热生辉放光彩。老作家孔祥书和作家焦义来创作了菏泽市第一部长篇小说《草莽英雄传》,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填补了菏泽市长篇小说的空白。之后,又相继创作了《红三村传奇》、《苦海慈航》等作品。文联原主席朱其作同志,多年来创作戏曲和电影文学剧本20多个,其中,《石成看瓜》获中国戏剧协会入围奖,山东省群众文艺创作一等奖;《查体》获山东省计划生育征文剧本创作三等奖;戏曲《借琴》《借车》,连环画《一条鲤鱼》等获菏泽地区剧本创作一等奖,戏曲《小猪馆》《借车》等参加山东省汇演。发表出版的主要文学作品有《黑白雪花和宝宝》《冬冬》《小猫历难记》等40余篇,约60万字。主编出版了《定陶民间故事》《定陶县民间歌谣谚语卷》两本书,约70万字。近年来他又创作出版了《村名故事新编》《陶朱公故事》《仿山的传说》等。老作家牛涛患有眼疾,仍然坚持写作,他创作的中篇小说《租车不租身》、《又见秋风起》先后在《含笑花》、《百姓生活》杂志发表。
   精品创作与获奖数量逐年递增。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沿黄诗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的老作家袁玉军的诗词在全国诗词大赛中仅特等奖、一等奖就获得十余次。在《中华诗词》等数十家刊物上发表有数百首诗作。已出版《陶丘竹韵》个人诗集,该诗集已被国家图书馆收入,并被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等图书馆收藏。定陶区物价局干部丁爱英的儿歌《小妞妞》获山东省童谣创作一等奖,黄店镇退休干部王义尚的散文《想起那年去接兵》获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报告文学《等到木棉花开的时候》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省作协举办的“中国梦”主题文学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诗歌《夏天的雨》获得第三届当代文学精品选.全国诗文大赛二等奖;散文《在生活的夹缝中圆梦》刊载于《菏泽党史》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作品集;新诗入选2017《齐鲁文学作品年展》,作品曾获得“金奖”、“金马奖”等,分别授予“当代国学精英”、“弘扬中华诗词杰出贡献者”与“华夏艺术家楷模”等荣誉称号。定陶区实验中学老师孔金泉的《一亩三分地》获全国清廉家风征文一等奖。定陶区教育局老师王静静的散文《姥娘,我又想你了》《父亲的爱》均获得省敬老征文一等奖。

共 776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围绕定陶文联所开创的新局面为线索,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讲述了定陶文联队伍扩大的过程,采用引导激励、服务与扶持的方法扩大了队伍。同时,定陶文联组织各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丰富人民群众生活为宗旨。队伍的壮大,同时有着正确的指引,使得定陶文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时俱进,让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一篇非常精彩的纪实性随笔,整体布局合理且衔接自然,大处落笔于定陶文联发展方向、文化传承、与时俱进的整体布局,细微处可以窥见定陶文联开展的活动与取得的硕果。整篇文段落过渡自然,与主旨遥相呼应,语言自然流畅。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编辑:樱水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水寒        2019-01-02 21:31:43
  问好王老师,最近比较忙,发出来的有些晚,老师见谅。问好,遥祝冬安
樱水寒
回复1 楼        文友:王义尚        2019-01-03 11:02:24
  感谢精彩编辑,水寒妹辛苦了!敬茶,祝冬安愉快!!
2 楼        文友:樱水寒        2019-01-02 21:32:47
  老师写的文字很精彩,条例有序,叙述自然流畅,中心明确。水寒学习了。再次问好。感谢老师的支持,暗香有您更加精彩
樱水寒
回复2 楼        文友:王义尚        2019-01-03 11:05:51
  谢谢水寒社长欣赏鼓励,我将继续努力,祝冬安,万事如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