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尘封的日记之二(散文)
1961年4月25日
今天报导;天气不利,北旱南涝,一时粮食情况不易好转,应做较长期的打算了。
入党的问题,应该不是个问题。首先要做到自己在思想上入党,在立场观点上达到布尔什维克化。
1961年5月14日
提高思想,关心政治,是为了我能符合客观的需求。要达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完成我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几十年的历史任务。当我到了老朽的无力工作时,我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没白来,对祖国和人民献出了我的微力。
如果把政治上的进步看作个人的机遇,看作向上爬,或者是为了让别人看得起,为了个人的发达,那就会变成这样的人;一是不真实,二是不会长久,更经受不起风吹浪打。
有些人表面看上去很不错,可是内心很阴暗。总是在心里以最恶毒的诅咒来骂自己的同志,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真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961年5月27日
四年前的今天,是学校的右派起来进攻的日子,今天再次回忆一下主要的教训。
必须走“红专”的路;就是在考虑业务提高的同时,认真的考虑政治进步的问题,力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倾向。对今天因要抓个人业务,对他人,对集体对工作考虑少的苗头,有很大现实意义!
必须搞好个人同集体、群众、领导和党的关系。个人应无条件为党的利益牺牲一切,风浪是最好的试金石;做不到这点而以不纯的动机来革命是最可怕的!
不能低头,革命意志不能衰退!不关心大事,经不起艰苦,思想停滞,都是这个表现。
四年来的政治疲沓;也是形成今天落后的重大原因。
1961年9月21日
首先对目前形势作如下估计:
由于两年间跑的过快,出现了在经济上不协调。基建、工业投资太多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压低了,农村经济受到了破坏。
政治上或左了,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所以大大的挫伤了农民。
目前国家下了最大的决心,但是“纠偏”非一日可成也。
自由市场之开放,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总的看是好处多,本质上是向资本主义退让了一步。
如果说去冬挨得是灾荒的饿,则今年要挨一挨政治的饿了。正像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如果粮食丰收了,半年以后生活可能有所改变。形势可能会好转一下,但也不尽然。
1961年11月2日
苏共在开22大。赫鲁晓夫看来有些可疑,历史会证明的。
要站稳立场!在复杂的形式下更要站稳。这可能又是一场风浪,少不了会风吹草动。
目前国内形势又是不好,正处在低潮时期。
应进步!在低潮中进步,学习吴玉章。政治上的进步应抓紧,抓紧低潮进步!你以前等待的“考验”是否就是今天?
其实目前对我的问题只是吃;开些地就解决问题了!学校开了万亩地,不久会有收获的了!至少饥饿会解决了。
在“开地”的高潮之后,应是一个思想提高的高潮。应很好的靠近党,在低潮中进步,入党!
1962年元旦
新的一年开始了,令人百感交集。
今天看了报上的新年献词,感到大有希望。
父亲来信了,我上月给家中少寄了五元,对家中生活已经有影响了!我家可说是家道日落,家里的生活所需在以后的十年,十五年内都要出自我的工资,要看到此点。“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后的担子日趋其重。父亲年老力衰,退休后不多的养老金难以维持家中生活——晚境凄凉!
1962年4月1日
今天调来内蒙。三月份内蒙工学院来清华争取师资,起初想要老教师,没有同意。最后决定派我来内蒙;这对我来讲自然是很大的震动。
但由于多年来党的教导,在思想上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当即服从了。尤其是很多领导同志和老师对我很鼓励;“你去我们很放心。”“你去了可以算是一把好手。”在谈到让我去支援兄弟学校时说:“你基础不错,有较广的适应性。”此时更感到是组织与老师委与我的重任,决不能辜负,满怀信心。
在与六年学习,三年工作;朝夕相处,深有了解的学校领导、老师,同班同学和教过的学生分开时,不胜惜别。
回想九年来在思想上走过的坎坷道路;今后离开了这些对我全面深刻了解的同志后,自己以前的问题解决起来恐怕更难了;一时一股辛酸涌上心头。
1962年8月8日
当前的形势是急转直下,“经济危机”真的来了,已是危机的中心,而不是“萧条”的开始。“通货膨胀”的结果;物价上涨了,国库空虚了,赤字不小,因之只好让工业项目“下马”。这样也影响到工学院,可能会大砍一下,停办几个专业,甚至要做歇业的打算。
当前的形势下,这里可能不太需要我了。目前在一切服从组织安排的原则下;争取进北京归队!谨防内蒙把我扣下。
国内形势好转,吃饭不成问题了。
1962年9月2日
工学院已经宣布决定撤销建工系。李院长在教师会上说:“你们端的是铁饭碗,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去吃。”听了心里不舒服,我来内蒙是为了革命工作,不是来混饭吃的,不需要让我走就是了!李院长说“现在学院的半壁江山被砍掉了,我今天在这里,明天也不知道去干什么;下马是中央要下的。”这又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把大家的不满情绪推给中央?还说什么“你们的工资56元,是高薪阶层。”“我的衬衣也破了,我也浮肿。”不可理解,不知道对我们说这些有何意义。
来到内蒙后,教学工作虽然困难比想象的多得多,但没有动摇,抱着在这里扎下根;把一切都搞起来的决心干得。可是事情不是这样简单,到来后几个月时间,建工系就由于风雨飘摇而下马了。“下马”简直是晴天霹雳,以前的考虑一切都落空了;面临着又是工作调动,工作性质,专业等一连串问题。
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用时不远千里去要人;几个月后,说不要,就刻不容缓的请出去。唉!不走运,倒霉。
1962年10月8日
一部分教师已经调动工作,一部分还在“留守”。有的同志去管马车队,说是做了“弼马温”,说得很妙!有人来信说;下去了语言不通,没有农村的工作经验,成了下面的负担,地方也不欢迎。这样荒疏下去,早晚成了废料一块。还有的人去教中学,作会计,点钞票,简直是浪费人才。
1961年11月10日
“留守”的教师中思想动荡,怪话,牢骚很多。
立场要稳住,不能同流合污!要洁身自保,不要发牢骚!不能失言,小心算账,你是有政治经验的。
努力把目前的一切作好,不发火,作好目前的事情。
现在走后门调动工作之风盛行,善于钻营,有关系,有门子的人纷纷调走了。
今天是黑暗世界,主要看是谁有门子;凭本领的老实人在这里吃不开。
1962年12月17日
忍!忍!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但仍要忍。你的政治经验要起作用了!
不要发牢骚,不要说怪话。身份要抬得高高的,架子要端的大大的;不与他们一般见识。
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其主动在我,不变而变者主动在人。
经济问题已有好转,不要生气。
1963年3月6日
分析一下目前形势;国内经济大好,纠偏极有成效。国际分歧明朗化了,但是有利的。
可是土建上来非乃一日,还需继续等待。
三十而立,咱们都是三十岁的人了。应该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干了。
1963年4月1日
到内蒙一年的总结:
“下马”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对立的思想。
生活目的不明确,思想上无所适从,没有动力,没有个崇高的生活目的。
政治上的放松,首先是政治立场上,思想上放松了。对不正确的思想任其泛滥,而未加以克服。作用,影响,想的很少。思想懒惰,不重视个人修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