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往事】爱灌注在夜色里(散文)
一
夜幕降临。路上的行人是夜色中移动的风景,他们行色匆匆,只顾低头赶路,忽略身边夜景的唯美。路灯为漆黑的夜空擦亮一片清辉;路旁身着白筒靴的法国梧桐,在灯光下摇曳着身姿,初冬也毫不例外。树上残存的黄叶,终于在寒风的盛情邀请下,片片飘飞,投入大地的怀抱。目睹夜景,仿佛是一个爱字牵住了魂魄,夜,变得迷离而温润,就像涂抹了爱的颜色。
最近流感来袭,病人暴增。门诊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此刻正亮如白昼,唯恐遗漏某处角落阴暗;患者们争先恐后地将病托付给医生,焦急地排队等候。他们生怕身体抵挡不了病毒侵袭,漫漫长夜,最难忍受疾病的痛楚。室外的清冷,与就诊处的热闹,形成强烈的反差,再现多年前火车站排队、一票难求的盛况。
作为医生,我格外忙碌,被众多病友及家属团团围住。诊断疾病、解释病因、指导用药、嘱其注意事项,我对每一位患者都做详尽解释。此刻我已口枯舌燥,却为了节约上厕所的时间,不能喝水。每天连续说话已底气不足,患者耐心仔细地听我每一句话,还不放心。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我重复地回答着他们的一遍遍相同的提问。爱,在我的周围,变得那么急促,不能停步,仿佛就是催着脚步的鼓点。
连续上班十多个小时,患者们陆续离开,我好不容易在八点钟到家。喝杯水、洗把脸、收拾完毕,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来到电脑前,随着鼠标点动,江山文学网映入眼帘。此刻,我像往常一样,享受这一天当中最舒缓最惬意的美好时光。一杯酸奶、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篇美文,人生就是这么简单快乐。我爱上江山文学,身心都交付了,于是在爱的圈子里,享受着,不想突围,哪怕是很忙很累。
自从当上社团顾问,我的工作多了一项诊疗任务,为文友文章的诊断和治疗,是拓展的新业务,我由衷地喜欢。每当文友请我看文建议,自己都会合理地为文章诊断,给出治疗方法。我也喜欢在这时浏览江山美文,回复文友的留言;习惯这时完成自己文章的“半成品”和构思下一篇新作;更习惯此刻逐词逐句修改已推出的文章,这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作品的尊重。
尊重,便是获取爱,甚至的互爱的要义。我这样想,有时候只因这个字而默默点头。
对我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消除疲劳的神器;每一段美句,都是放松心情的良药。对于文章中用词,我会一个个推敲。“蕴酿”与“酝酿”有哪些区别?“飘渺”与“缥渺”哪个更形象?“羁押”和“关押”哪个更合适?这些文字于我而言,就像一个个音符,把它安放在文中合适的位置,就会成为悦耳动听的妙曲。自从进入江山以来,我沉迷在文海之中,似乎难以自拔了。文字像海滩上精美的贝壳,让我爱不释手,直到午夜时分,尚意欲未尽。爱,不是口头上的读音,是潜藏在每个细节里的东西,需要我去捕捉。
欣赏美文,完成回复和跟帖。我想起白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匆忙洗漱,躺到床上。躺下的是我的身体,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和意志,还在刚才浏览的文中天马行空地游荡。
忆起刚进柳岸,那时我不会写文,笔下写得随心所欲,不知道怎样写才是好文?甚至不知道红豆是什么,有何用途。经过社团老师的解释,我终于明白怎样才能从蓝豆变红豆。那时起,我开始认真学习江山精品文章,不放过任何一篇绝品文,发现自己的蓝豆文和江山红豆文之间的差距。我成为江山文海中一个专汲取精华营养的细胞,逐记得刚任评论员的那几个月,我的评论计量,平均每天十篇。养成这个习惯之后,每天欣赏美文,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想着往事,我难以入眠,活跃的脑细胞长出翅膀,在江山绝品的皇冠之间穿梭。终于在满天《雪纷飞》时,感觉《亦可乘风》;从《青青石畔草》品《岁月飞渡》;《石磨·古树·雄鹰》下,在倔强的“丁三画”如何逆袭的氛围中,我迷迷糊糊似睡非睡。
有人失眠,我便知是什么滋味。我就想,怎么还要吃药治疗失眠,那种向美向好向善的爱意不是良药?
二
随着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我从半梦半醒之间揪出来。我揉揉眼睛,看清是母亲的来电,惊得一骨碌坐起来。
“喂,老妈,什么事呀?”我压低声音,企图不打破夜的宁静。
“你爸不行了,半夜摔倒在地上,大小便都拉在身上。”母亲急切地说,“我和二宝搬不动他,只好打电话给你们。”
先生从被窝探出头来,听说母亲和二宝两个人搬不动父亲,立即坐起穿衣,拉着我出了门,并为我当司机。
一路上,我心情忐忑不安,父亲到底怎么了,是感冒了,还是脑梗塞?是中风吗?会不会瘫痪?我心中有无数个疑问,眼睛看着车窗外。路灯弯着背站在寒夜里,顶端撑出探照地面的灯罩,就像父亲佝偻的身影,虽他的腿能站立,可背再也无法挺拔。
二十分钟后,我们赶到楼下。屋内的灯光,早已从窗口跑到楼下,来迎接我们。母亲听到我们上楼的脚步声,立刻打开一条门缝,虚掩着,屋内的光线,在地面形成直刷刷的一条线,等我们跨过它,直奔家里。
父亲已换好衣裤,躺在重新铺好的床上。
“老爸,您怎么了?哪儿不舒服?”我坐到床头,先生站在身后,急切地问父亲,“我是谁,您认得出来不?”
“老爸,您有哪儿疼不?有什么不舒服就告诉我们。”先生也着急,希望能帮父亲做点什么。
父亲没有任何表情,一个字也没说,不急不慢地一呼一吸。他眨巴着眼睛,仿佛此事与他无关,那眼神被黑夜抹去亮度,昏暗而模糊;父亲的面色惨白,就像被路灯的光线感染,透不出红润的迹象。
“老爸,你不能这样沉默,好歹回答一个字,好让我们放心。”我把父亲肩头的被子扎紧,喃喃自语,“你这样子,我们实在放心不下。”
这时,父亲的眼眶红了,里面涨起了半眼眶浊水。他的鼻子有液体流出,吸了一下,液体进去又回到原点。我为父亲擦去鼻涕时,看着他一脸安详,我忽然感觉,也许是这一生太累了吧,就让他好好休息,忍着不再去苦苦追问。
我从父亲卧室退出来。屋外,寒风恣意地张扬而过;室内,母亲和女儿向我们描述惊险的场景,众人围着父亲;洗漱间,脏衣服堆在一块儿,被子的厚重,弄得洗衣机闷声地喘息着。我招呼家人各自回房睡觉,独自坐到客厅,睡意全无,打开烤火炉,驱散脚下的寒冷。
思绪就像足下的暖意,迅速漫延。记得那时父亲还年轻,年幼的我太调皮,父亲想尽各种办法管教。听说城里孩子玩玩具,不但特别聪明,而且能改善调皮的症状。父亲就买来各种玩具,希望我能性格文静,变成小淑女。
父亲给我买过许多玩具,每一种玩具都有一个小故事。“万花筒”摇晃一下,变换一个图案,千变万化。为探求“万花筒”里到底藏着什么,我一层层剥开筒上的彩色纸,最底层是剥不开的塑胶筒,为了剥开真相,我敲碎“万花筒”上的玻璃镜片,掏出一堆细细的彩色纸屑,并无其他新发现。
“鸡公啄食”是一个简单的玩具,两只漂亮的公鸡,中间一个绿色的食盘,捏着玩具的按钮,两只公鸡交替啄食。为了弄明白两只公鸡为什么不能同时啄食,我卸下玩具上固定的鸡脚,拧松食盘,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
记得还有一次,父亲给我买过一个美女娃娃,这个娃娃那是我梦寐以求的玩具,为看它一眼,我不顾自己是一个三岁多的农村小毛孩,独自穿过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凭记忆从亲戚家来到衡阳市百货大楼的玩具柜台,在娃娃前蹲上半天。父母和亲戚全城寻找,差点登寻人启事,后来母亲想起我喜欢一个布娃娃,众亲友才从玩具柜台边找到我。父亲不顾母亲反对,毫不犹豫掏钱买下。
“闰儿喜欢这玩具,我就买下来!没找到时,我以为孩子丢了,正后悔上午没买玩具。现在找到了,当然买。”父亲开导母亲,“玩具不算什么,孩子丢了才是大事。”
母亲一心为钱着想,买一个玩具花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太不合算。母亲也深知我的性格,肯定是好奇心驱使,想知道娃娃构造才感兴趣的。如母亲所料,我把美女娃娃玩具的衣服脱下,看它的手臂为什么能举起来;脱掉它的金丝秀发,看看它到底是什么脑袋?为什么不说话?好好的布娃娃,被我弄得支离破碎。母亲恨铁不成钢,恼怒我不懂珍惜,父亲不以为然。
“闰儿她妈,你不要生气。玩具送给孩子,就由她自己作主。你别看她拆玩具恼火,孩子是在动脑想问题。”父亲轻轻安慰母亲,“闰儿聪明,将来长大,动手能力一定非常强。”
父亲那时就发现我擅长动手的优势,以至于后来我考上医学院校后,在填报志愿时,他让我选择“临床专业”,而放弃“护士专业”。父亲一定想不到,他主张我选择的专业,正符合我的性格和能力。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既可减轻他人的病痛,又可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可是,当父亲被岁月洗去智商和记忆,我却是这样的无能为力。我深深地自责。
亲情,爱意,是我一辈子都不能割舍的东西,可当我面对的时候,就像爱涂上了尘埃,也明白这是万不得已,可心还是被眼前的这些弄得五味俱全,过往的温暖,眼前的困苦,搅在了心底的容器里,我不想分辨,只想感受着。
三
父亲在床上翻身的声音,把我的回忆打断。我冲到床前,把父亲扶着坐起,他可能要上厕所了。
父亲坐在床边,我挽着他僵硬的胳膊,示意他上厕所,却见他的手不肯伸直,在裤腰边捣鼓一会儿,就在我撩起看时,他从裤裆扯出我们好不容易替他穿好的纸尿裤。原来他不习惯穿纸尿裤,把腰边的粘贴口用指甲掐断,再扯出来。
“老爸,不穿纸尿裤会尿湿的,忍一忍,习惯就好了。”
父亲依旧什么也不说,呆呆地看着我。我一手挽着他去上厕所,一手接过纸尿裤扔进垃圾桶。我扶着父亲,跌跌撞撞站到卫生间,我为他脱下裤子,让他小便。父亲还是用迷糊的眼神望着我,甚至脖子都不动一下。我不知父亲到底要不要解小便,一边询问,一边让他解尿,谁知他手只会扯纸尿裤,不会小便,却因听懂我的话,尿在裤子里,袜子也弄湿。
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佝偻的背脊、僵硬的身子,仿佛那就是一棵在冰天雪地里杵立的松树,冰雪染白了它的青丝,冻雨压弯了它的挺拔,寒冷冻僵它的灵敏。
我非常心痛,恨自己为什么把老父亲当成正常人?只要我帮他一下,小便就不会湿了裤子和袜子,老父亲此时也不会因换裤而再挨冻。
我端来热水,拧干毛巾为父亲擦身子。父亲满身深深的皱纹,像一棵古松的树皮纹,每一道皱纹里,都写着岁月的沧桑;一片片老年斑,爬上父亲的遍身,它像蛀虫,腐蚀着父亲的思维。为父亲上穿上纸尿裤,换上干净的裤子,扶他躺到床上。洗衣机继续工作,像老牛推磨一样缓和均匀。
看着父亲熟睡的面容,看着他嘴角边流露出的一丝笑容,我感慨万分,一夜的疲惫也都悄然消失。我的思绪回到过去的时光,那时候我和弟妹年纪还小,父亲也正值壮年。父亲总喜欢让我和弟妹坐在他的肩头。看电影时,父亲的肩是孩子们高高的软座,一览无遗,谁也挡不住视线;去外婆家时,父亲的肩是弟弟移动的软座,他顶着弟弟让外婆看看,又带着外婆的爱心叮嘱,把弟弟顶回家。记得还有多少回,孩子们尿湿父亲的衣服,温热从脖子而下,父亲却笑得非常温暖。我再看一眼父亲,他已经老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此时,该轮到我回馈父亲时,却因各种借口迟疑犹豫,让寒冷淋湿他的裤腿。我的心非常自责,父亲为我和弟妹操劳了一辈子,虽然他从未希望我们回报,但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就连世界上的小动物都能做到,我应该也要做到。
我心中默默地呼唤,父亲,您曾经是儿女们心中的天,如今儿女们也应该成为您心中的天。您的儿女不会嫌弃您,一定会给您最好的照顾和关爱。您一定要坚强,不能被疾病击垮。作为您的女儿,我会帮助您,和您共同作战。我此刻竟然无法入睡,只愿意陪在父亲身边,品读夜色。
夜,有时候属于浪漫,是被爱洗染得那么美好;夜,有时候被身边的杂事忙得团团转,可充实了夜的空虚;夜,做着我们喜欢的事,愉悦着放松了的心情;夜,给了自己的亲人爱人,把爱灌注在夜的胸腔里,染了夜,变成了一片温润的夜色。
读老师美文,体味温暖的力量,向老师学习,祝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