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商品粮的记忆(随笔)

精品 【荷塘】商品粮的记忆(随笔)


作者:傅四根 布衣,2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6发表时间:2019-01-09 10:28:25
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家为了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油供应,配给每户居民每个人一定的粮油定额,由各地人民政府粮食主管部门统一颁发每户一本居民粮油供应证。而常见的粮油证本有红色、蓝色或牛皮纸原色,印有某城市“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字样。


   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家为了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油供应,配给每户居民每个人一定的粮油定额,由各地人民政府粮食主管部门统一颁发每户一本居民粮油供应证,而常见的粮油证本有红色、蓝色或牛皮纸原色,印有某城市“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字样。
   这就是“商品粮”,而拥有商品粮户口就意味着是一个城里人从户籍关系上与农村、土地撇清了关系。而对于农村人来说,要获得红色、蓝色或牛皮纸原色的粮油证本,途经无非是顶替父辈接班、考学分配、参军提干、伤残安排、或由赤脚干部转为国家干部这几条路,摡率占比甚少。
   “下一个!”粮油管理所窗口不时传来颇有威严和生硬的吆喝声。刘国栋的父亲赶忙走到窗口前,递过一个红皮证本和一张10元的“大团结”,忙不迭地点头说:“我买20斤大米,2斤食油……”大约10分钟左右,他的父亲便又小心翼翼接过那个递过去不久的红彤彤的本子和夹带着零钱、一张小小的票据,兴奋地往红本子上的表格上一瞧:月供应大米25斤,食油3斤,面粉5斤。后面盖有醒目的粮管所经办人红色私章。
   那是刘国栋第一次放暑假从农村老家到集镇上看望父亲,并跟随父亲到粮管所买大米的情景。看到不种地的父亲可以定期取回雪白的大米和面粉,他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感。他知道,父亲的那个红色证本标志着父亲是个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是高贵身份的象征;有了它,你就是标准的吃“商品粮”的,属于城镇居民,不需要其它任何证明。
   30年前,杨文惠的母亲与邻居阿婶为生活琐事争吵,阿婶仗着她儿女都是吃商品粮的,出言不逊:“你命不好,活该在乡下受罪,我老公和儿女都是商品粮户口。看看你吧,老公是种田的,你女儿要嫁也只能嫁个土包子农民!”毫不示弱数落着母亲的阿婶,深深地刺痛了一旁劝和的杨文惠。她心想,你等着,长大了我还非要嫁一个商品粮的男人为母亲出口气。
   五年后,楚楚动人的杨文惠经媒人介绍,终于认识了一个在镇供销社上班年龄比自己大6岁的对象。第一次约见,她心里很不爽朗,更谈不上火热的感觉,可为了母亲的面子,她就答应了这门亲事。不久,她嫁给了男方,婆婆却心有不甘,总觉得吃商品粮的儿子娶了农村户口的媳妇亏大了,因此在日后的生活里,婆婆对她冷言冷语,鸡蛋里挑骨头,横竖看都不顺眼。杨文惠也只有忍气吞声,那几年粮站和供销社很吃香,给她父母带来了不少实惠,去粮站买粮不用愁,到供销社买煤油、尿素和化肥等紧缺物资,惹得邻居好生羡慕,都夸她父母有头脑、有远见,其声望和威信在村子里也就慢慢地传开了。
  
   二
   王庄村张志成老书记的儿子,身高不到1.6米,高度近视,满脸褶子。这要搁在别人家一定是个光棍儿,张老书记有能耐有办法,将儿子弄到城关绵纺厂当了个临时工,并对外夸耀马上要转成商品粮户口。果不其然,说媒的纷至沓来,不久就娶得邻村最漂亮的刘二叔的姑娘。那个年代人是穷怕了,但凡有一丝改变命运的机会都会如获至宝地紧紧抓住。也深深知道,农村户口的男人无论长得多么帅气、多么有能力,也休想攀上一个商品粮户口的丑女;一个长得丑而拥有商品粮户口的女孩,总会有不少攀高的男青年上门求亲。若干年后,嫁给张老书记儿子的邻村漂亮姑娘因相互之间脾气性格不合,便义无反顾地与男人离了婚。“鲜花插到牛粪上,那么多年,也应该换个窝了。”她委屈地对父母说,泪水如雨……
   高考失落的李志刚凭着聪明的智慧头脑,在县城里打拼了十几年,创造了辉煌的财富。望着一对渐渐长大的儿女到了上学的年龄,却进不了公立学校读书时常发愁。他找各种关系,也托了不少门路,但校方只能答应为“借读生”,可到了中考和高考时间还得回原籍农村中学报考。压在李志刚心里的商品粮户口,让他纠结万分。为此,他常说:“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了考上大学就可以吃商品粮了!”因为他们知道,除此之外,没有其它途经可以吃上商品粮了。
  
   三
   进入九十年代初,随着农村温饱问题的解决,幸福指数的提升,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商品粮户口变成了鸡肋。一场引农进城、买卖户口的风暴刹那间席卷着中华大地。一些县市为了城市经济发展与繁荣,纷纷出台了变通政策:只要交钱,可以有限量地将农村户口转为绿色证本的商品粮户口,每个户口6000元、或5000元、3500元不等。于是,一些人农民或是“单边户”商品粮户口的群体,主动出击,托亲拜友,拉关系走后门,不惜花钱将自己或是子女的农村户口改买为商品粮户口,梦想以买户口来改变人生轨道,过上城里人的安逸生活。
   1992年盛夏,热浪滚涌,赣西某工商局综合大楼人头攒动,大家不顾炎热,纷纷用竹竿举着用塑料袋包好的钱,伸向买卖户口的窗外:“我要买三个!”工作人员忙不迭地收钱开票,然后又将票据牢牢地放回了竹竿上。这时,举着竹竿收到票据的人笑了,窗户里收钱的人也笑了。原打算到银行进行贷款,建设小商品市场的筹建指挥部,不到三天时间就收到了近一半的建设资金。
   听说有商品粮户口买卖,一心盼望吃商品粮的陈莫明夫妇东挪西借12000元,驱车跑到400里地之外的本省某县城,为一双儿女购买了商品粮户口。回家的途中喜滋滋的,一路小心翼翼地捧着绿色的商品粮证本。心想,这下可好了,儿女都吃商品粮了,下一步该找找关系落实工作单位,领上“城镇商品粮供应证”,吃上雪白的大米和细嫩的面粉,从此就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日子。
   谁也没有想到,一直被人们捧为“金饭碗、香悖悖、上等人”的商品粮户口,在九十年代中期渐渐失去了它的诱惑力。那时,国家根据粮食生产和供应回暖的情况,实行了粮食全面开放政策,粮油证本不再通行了。随着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相继改制,致使大批工人转岗待业。陈莫明夫妇那对儿女,在购买商品粮户口后找人安排到了城关纸箱厂工作,可惜还没有享受两年商品粮的待遇,“打破铁饭碗”的政策忽如一夜噩梦。接着他俩相继下岗另谋生计,再不能享受社保、医保等待遇了。家乡在调整土地分配时,生产队也将他俩划出了分配范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兄妹俩再无法享受一系列惠农政策,日子反倒比不上那些原始村民,心中无比懊悔。
   如今,实施了六十多年的商品粮户口制度,己于2014年8月1日废除,封进了历史的档案,现在的孩子也不知道商品粮户口是什么东西?而经历过各种日用生活票据那些年代的老人们,曾经的商品粮供应证,永远是他们的记忆……

共 25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叙论性随笔!商品粮,在一个时期是高贵身份的象征,一个本子便将人的地位分成天壤之别。在那个年代,吃商品粮成了农家人一个梦想,家里有吃商品粮的人就是一种荣耀和自豪,那时青年男女择偶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是否吃的商品粮”,致使商品粮户口的人有了一份特别的优越感。文章开篇直接点题,指出商品粮在一个时期是农村人诱惑和追求,接着简笔代过阐明吃商品粮的途径,然后分别从年代的悲惨符号、阶层的地位意识、渐远的酸楚记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观点,寓理于事,寓情于事,有理有据,层次清晰,分析透彻,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文末突出了主题,曾被人们捧为“金饭碗、香悖悖、上等人”的商品粮户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走远,它留给一代人的酸楚记忆依然在。推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1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1-09 10:32:07
  商品粮曾如一道鸿沟,将社会上各色人等分成了若干个等级,森严而鲜明,绝对不可有半点逾越。赞同作者的观点,它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符号!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1-09 10:34:22
  生活在公平时代,我们是幸福的。农村人的儿女再不会因为一个本本而低人一等,在升学和就业上有了公平的待遇。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1-09 10:34:44
  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傅四根        2019-01-09 10:57:26
  感谢红叶秋风老师的辛苦编辑与谬赞,送上一杯热茶!
耕是生存之源,读是立身之本。
5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9-01-09 12:29:26
  时代的发展,商品粮的取消,让苦难中的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
新疆,这里的风景和走动的人,还有这里的故事,都簇拥在我的身旁,构成一座清亮的世界。
回复5 楼        文友:傅四根        2019-01-09 15:22:10
  感谢文友大路白杨的评论!也只有我们这一代当时为农村户籍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商品粮的诱惑,因而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努力攀登,其中的酸疼将成为永恒的记忆。
6 楼        文友:天龙        2019-01-12 13:21:18
  祝贺真情美文加精!精彩继续哦!!
7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1-12 14:55:02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8 楼        文友:傅四根        2019-01-12 17:25:47
  文章加精,很大程度上源于社团领导与编辑的用心分不开,辛苦了天龙社长、红叶摇秋风编辑,送上一杯热茶以表谢意!
耕是生存之源,读是立身之本。
9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1-12 22:05:30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我还记着小时候凭粮本买面粉的事。本文是对过去了的时代的回忆。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10 楼        文友:阿巧        2019-01-14 07:57:19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