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渐行渐远的吆喝声(散文)
“乱头发换针换洋火,有废铁塑料底找来卖!”这是二三十年前,村头巷尾耳熟能详的吆喝声,也是那个年代,不进城赶集,就能在村子里达成的贸易和买卖。固然,乱头发和废铁塑料底家家户户都有,但要经过日积月累才能凑足攒够的。特别是乱头发,我们哥俩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妈妈头上,以至于看她梳头时,总指望着她的头发能多掉一些下来,让我们尽快换取自己想要的商品。那时候,我们极其羡慕女生或留长毛的小男孩,他们剪下长长的辫子,总能卖个好价钱。
尔后,用乱头发和废铁塑料底等价交换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增加了塑料盆、衣服、小零食、玩具和橘子。
那生意人在村子中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站在人群中手舞足蹈,大声吆喝着,使尽全身力气,把塑料盆狠狠地扳在地上,再怂恿乡亲们跟着狂摔,帮忙验证塑料盆结实耐用,坚不可摧。引得大家拍手叫好,啧啧称赞,纷纷递上早已准备好的乱头发和塑料底。接着,他又动用各种促销手段,向青年男女宣传时尚西服,据说这些西装是从日本原装进口的二手货,衣服上还工整地绣着“松下”“木村”“幸田”“山本”等字样。犹记得那衣服价格低廉,中年人都买来当垫背褂,小青年则买来赶潮流,耍酷帅,因为没有衬衣,就索性穿空心西服,裸露出雪白的胸脯,蘸上一些口水,模仿《上海滩》里的许文强,把头发背到后面,看上去乌黑光亮,油光可鉴。
商贩也给孩子带来一些诱惑童心的玩具。有神似小鸟的口哨,装上一点水,轻轻一吹,声音婉转悦耳,引得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还有造型精致的“照相机”,眯着一只眼,用另一只眼朝小小的窗口窥视着,然后用力摁动“快门”,里面闪现热门电视剧里的主角形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拆开了这个神秘的匣子,经过认真观察和研究,始终一无所获。
我们哥俩闻着空气中弥漫着香甜气味的橘子,垂涎欲滴,争着吵着要妈妈用废铁给我们换一些。那也是我们第一次吃到橘子,吃完还要把橘子皮装在口袋里,偶尔摸出来,挤出几滴汁液,凑到鼻子上,深吸一口气,用力闻着,细细回味橘子的香甜味道。
妈妈换购来的橘子,只给我们每人发一个蹭破皮的,剩下的总是不知影踪,让人梦寐求之,而又求之不得。偶尔有几个皮破变质了,才拿出来“消耗”,以至于我们童年时总是吃烂橘子,一直没有品尝过新鲜橘子到底是什么味。
如今,微信里的进口水果销售广告火热刷爆朋友圈;淘宝、京东的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让人目不暇接,但看后无以为然,购买热情一蹶不振,脑海里始终回荡着经久不息的吆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