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恩】七月,穿行童话世界(散文)
七月,从陕北到关中,一路浓烟堆翠,仿佛穿行在绿色童话之中。
我像一只候鸟,为了工作,在陕北和关中之间常年迁徙。十年寒暑的来来回回,见证了沿途山川风景的渐次变化。
最初,从陕北回一趟关中,是不容易的。常常在回家的前几天,我就开始发愁了。因为路途遥远,回一趟家倒车和坐车时间加起来得七八个小时。还因为山环路绕,道路崎岖难行,而自己又晕车,一坐上车就呕吐不止。
坐在大巴上,似乎长路漫漫,回家的路永远望不到尽头。车子从这道山梁转上去,又从那道山坡绕下来。路面坑坑洼洼,车子颠簸不已,直颠得坐车人头昏脑胀,肠胃里翻江倒海。走一路吐一路,最后连胆汁也吐出来了还不罢休。
车窗外弥漫着一片灰蒙蒙,那是车轮轧过泥土路面扬起的尘土。偶尔有一段平旷的路面,车子便走得平稳,车窗外的景色变得清晰起来。只见路两边高高低低的荒山秃岭,偶见藏在山洼里、躲在山坡下的零星绿色,但大部分是一片灰黄,单调、冷寂,又带点凄凉。这是清代翰林院大学士王培棼《七笔勾》里描写的陕北景色:“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看着看着,人就视觉疲劳,昏昏欲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的心情变成期盼了,回家的旅程也变得愉悦了。因为,出行不再那么艰难了,路途变得平坦宽阔了,回家的距离也缩短了不少。原来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修成了光滑的柏油路面;原来的盘山路被钻进山体的条条隧道代替。可以说,一“道”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趟旅程也由原来的七八个小时缩减成了四个小时左右。这种变化直接影响我的身心变化:坐车不再晕车,出行变成了享受。
出行中,身体不受折磨,眼睛便不知不觉地忙碌起来了。渐渐发现,咦!怎么车窗外风沙越来越小,灰尘越来越少;道路两旁的山山峁峁上、河沟田畔上,绿色越来越浓,树木草地越来越多。 车窗外的天气也是阳光灿烂的居多,与出行人的明媚心情相辉映。
又一个七月,放暑假了。与友人相约,又一次穿行在这条回家的必由之路上。七月,是陕北最美好的季节。一路上,大巴车平稳行驶,放眼望去,公路两边的山峦都覆盖着赏心悦目的绿色。高速公路仿佛一条伸向远方的笔直的、宽阔的黑色缎带,引领我们在望不到尽头的绿色长廊里穿行。扑入眼帘的连绵不断的绿色画卷,在眼前渐渐展开。
那绿色浓浓的,浓翠欲滴;那绿色厚厚的,密不透风。高处的山顶、山梁上,密密匝匝、高高低低都是树。细看那些树,几乎都是小叶、针叶树种,刺槐、杨树、松树这些北方常见的耐寒抗旱的树木。它们挤挤挨挨簇拥在一起,像暮云堆积,又似绿烟滚滚。山洼里树木茂密处,大树突兀盘踞的地方,更像是被人着意渲染了厚墨,洇成了化不开的墨绿。
低处的缓坡、河川地带,夏草葳蕤,绿草如茵,藤萝低垂。在晴空丽日映衬下,在层峦叠翠的荫蔽下,柔软清新。那绿草,像大地新生的簇簇绒毛,密密实实地包裹住坡地、河沟,看起来是那样丰润,那样鲜嫩。记忆中,陕北沟壑万千,沟沟坡坡是阳刚峭拔、遒劲雄健的,现在笼上一层郁郁葱葱的绿色,看起来竟如此温柔妩媚。昔日的黄土高坡,终于不再干瘪苍凉的了。
有树的身影不时从车窗外掠过。那是路旁栽种的挺直高大的白杨树或者婀娜多姿的柳树。它们不像栽种在市镇街道旁的同类,被精心呵护,修剪成塔形、圆球形……这里的树无人娇惯,也无人修剪,就那么自由散漫地疯长。于是就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姿态,长出了任情率性的模样。枝干亭亭玉立,柳枝丝丝低垂,仿佛有一头浓密卷曲头发的,是风情万种的茜茜公主;身姿挺拔,枝桠舒展自然的,是稻草人;树冠长成伞型,又向天空伸出一个犄角的,是独脚怪兽;枝桠有冲向天空的,又有垂向地面的,是《白雪公主》里的老巫婆;就那么挺直躯干,面向天空直直的伸出无数手臂的,是蜘蛛侠;树枝全匍匐在树身下的,是威武俯卧的大狮子……
大树之间往往间隔着小树。小树是丛生的灌木树种,簇拥成一堆一堆。这些树叶片肥厚,很有质感,梭子形的树叶在叶茎两边对称排列,像一个个大大的羽毛。树叶是渐变色,越靠近树的顶部,颜色越黄越亮。远看,就像有人从树顶洒下了一层金粉。那些呈放射状伸向四方的树枝上,像缀满了熠熠发光的金币,照得人眼睛一亮。它们驱散了人长途旅行的沉闷,让心情瞬间舒畅开朗。
大树、小树之间的空地,缤纷多彩,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花儿。花枝笔直的伸向天空,一条枝上连缀几朵花儿,那白色、浅粉色、深紫色的单层花瓣儿像柔软的绸缎,这是蜀葵,学名“节节高”。在细嫩的蒿草样的花枝上探出脑袋,像粉粉白白的蝴蝶凌空飞舞,仿佛一脸灿烂、笑语盈盈的,是格桑花。
“快看!”友人惊喜地喊了一声。只见紧靠山崖的路边掠过一小块一小块叶绿花艳的花田。花田里,繁花朵朵似锦缎,硕大如拳头。那舌状的花瓣,层层叠叠,像极了绽裂的松塔。盛开的花朵,有金黄、桃红、大红色……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竟然有绿色的花朵!据说这些色彩斑斓的花朵叫“百日菊”,因一株花可同时绽放几种颜色的花朵,又名“十样景”。
树底、花株底都覆着毛茸茸,绿茵茵地毯似的绿化带,细长或者碎圆形的叶子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米色小花。
车子掠过一道道山梁,依稀可见远处镶嵌在山坡上的窑洞。简单的雕木门窗,简单的篱笆围墙,仿佛是亘古就有的,从山坡上自然长出来的,是山峦和谐的共生体。不禁让人产生武陵渔人的迷惘之感。怅然之际,眼前却出现“抓住西部开发机遇,打造西部秀美山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幅宣传标语,或矗立在路旁的广告牌上,或镌刻在山体突兀的石壁上。古老和现代就这样毫不违和地同处一个画面中。
回想起自己十年来的往返行程,荒颓又贫瘠的黄土高坡,正是在各级政府倡导的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理念下慢慢发生着变化。今日的陕北,才有了扬沙不起,黄尘不飞的美好环境;才有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锦绣风光。如今,陕北开辟了红色旅游线路 ,旅行者再也不会发出“万紫千红一笔勾”的慨叹了。 若七月来陕北旅行,最是凉爽适宜。目之所及,青山绿水,姹紫嫣红。让人的心在刹那间变得敞亮欢快,仿佛轻盈得要一下子飞出体外。这,就是绿色神奇的力量;这,就是绿色给这块神奇土地带来的福祉。
遐想之际,车子驶进一条长长的隧道,贴在拱形隧道顶上的壁灯,仿佛一条直线连起无数颗星星,通向深邃幽静的远方。恍恍惚惚间,人宛如走进了时空隧道,这边是童话,那边是桃源;这边是远古,那边是现实:我竟有了时空错位之感……
车子又在平稳的行驶中。渐渐地,车窗外出现了安详伏卧在路边的小房子。渐渐的,在地平线尽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知道,自己进入了钢筋水泥浇筑的现代文明——关中到了。我,从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里,回到了人间。
感谢老师赐稿,祝老师创作愉快。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冬祺。
感谢老师赐稿八一!(^_^)
请老师继续在八一展示您的才华!(^_^)
祝您腊八节快乐!(^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