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回归】老曹和小高(小说)

精品 【回归】老曹和小高(小说)


作者:木春 秀才,221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82发表时间:2019-01-14 16:47:49
摘要:老曹和小高是出生在不同时代的人,可他们却有着一段重叠的生活时光,在这段时光里,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两代人怎样不同的人生信念呢?

【回归】老曹和小高(小说) 老曹在幸福小区大门旁开包子铺,邻里街坊都说老曹的包子味道不错,至于老曹这个人吗,也像他的包子那样有独特的味道。
   老高是拆迁户,国家赔他两间门面房和一套住房,门面房租给了老曹。
   老高和老曹这俩人虽然是租赁关系,可外人看不出来这种纯商业的关系,而是如一家人似的不分彼此。
   老高的儿子小高从蹒跚学步起就泡在包子铺里,他早晨一睁眼,到晚上合上眼,一整天都在铺子里逛荡,摸摸这捣捣那,打碎个碗碟、摔烂个鸡蛋是常有的事,无论大家怎样小心防范都不能避免。对这样无休止的“破坏行为”,老曹从不计较,他只担心碗碟的碎片别伤着小高,当他跑过去看到小高安然无恙时,就会乐呵呵地抱走小高,喊店员赶紧打扫碎片。如此这般,铺子里的碗碟每年都会更新大半。小高对铺子里每一个员工都熟悉,因为他们都为他服务过无数遍,是他随叫随到的“仆役”,老高呢,就是“仆役”们的“领班”。
   小高是个泼皮户,他每次跌跤了就不起来,伏在地上嗷嗷叫,偶尔还真能挤出几滴可怜的泪来,爸爸妈妈来拉,他小腿直踢腾,赖着不起来,专等老曹来。老曹再忙也会丢下手里的活跑过来把他抱起来,拍拍他身上的灰,揣几脚他身下的地板,还咒骂地板几句,算给他报了冤屈,然后就搂在怀里,在他小脸上使劲地亲几下,再用胡茬扎他红扑扑的脸蛋。小高此时就会挠着老曹胡子拉碴的下巴,咯咯地破涕为笑,搂住老曹的脖子喊“曹叔好”。老曹呢,此时心领神会,抱着他跑到烤箱旁,从中拿出一根热乎乎的烤肠塞在小高的手里。小高举着烤肠,像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子,挂满泪珠的脸蛋上飞扬着得意的笑。
   每天早晨,老曹都要把自己亲手做的那笼特制的包子准备好,等馋猫小高下楼来吃。说是特制,因为里面的馅不放辣椒和生姜,不放生抽和胡椒,不放味精和肥肉,而是精选的鲜瘦肉和嫩蔬菜,掺的是自制的小磨香油。这成了老曹的习惯,也成了小高的习惯。“曹叔好,我的包子呢?”这是小高到铺子里的第一句话。老曹蹲下来,亲过小高的脸蛋,自然就端出热腾腾的包子。小高巴望着香喷喷的包子,拍着小手说:“谢曹叔的包子。”
   职工们都笑道,谢曹叔的包子,不谢曹叔?哪天曹叔没包子了呢?
   小高翻着圆圆的眼睛瞅说话的人,来不及反击,就大快朵颐地吃起包子来。
   那时老曹才四十岁,可人们已经叫他老曹了,因为他头发已经花白,腰也有些弓,腿罗圈,走路总有点晃悠。
   老高和老曹年龄相仿,可他的身体更不好,整天病歪歪的,是个药篓子。老高有空就去老曹的铺子里帮忙,他们很少说话,不过,他们互递一个眼神,对方就能心领神会。老高的老婆脑筋有点不正常,据说是后天受到了什么刺激所致,整天在家里摸摸索索的,外边的啥事也干不了。老高也在铺子里吃包子,吃过了还兜一笼回楼上给他老婆吃,并不和老曹客气。
   遗憾的是,在小高不到十岁的时候,老高竟去世了。老高是单门独户,平时来往的亲朋好友也稀少,老曹义不容辞,就忙里忙外,操办起老高的丧事,让老高体体面面地下了地。
   每天晚上,老曹都在老高的遗像前驻足很久,每周再忙都要抽空迈着“罗圈步”去老高的墓地看看。左邻右舍都说老曹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可也纳闷他和老高的“租赁友情”怎么会这样深呢?
   一天晚上,小高的妈妈从楼上跑下来,“咚咚咚”地敲老曹的门,说小高上吐下泻……老曹没等她说完,就抱起自己的热被窝,放到拉菜的人力三轮车上,然后飞奔上楼把小高背下来,往热被窝里一裹,就急匆匆地向医院奔去。到了医院,他楼上楼下来来回回地喊医生,叫护士,交钱,抽血……他气喘吁吁,脸色惨白,汗水湿透了衣衫。因救治及时,医生说小高没大碍。老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里,觉得腰隐隐作痛,他从此便落下了腰痛的病根。
   晚上,他凝视着老高的遗像,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小高虽然也像老高一样病歪歪的,可在老曹的呵护下,还是慢慢长大成人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个不错的工作,后来又成了家。这让守寡十几年的妈妈很高兴,她憨傻的脸上浸透着幸福的微笑,幸福小区的人都说她的苦日子熬到了头。
   老曹为这对母子高兴,也常常站在老高的遗像前痛惜。
   一天早晨,五十多岁的老曹晕倒了,店员们都慌了神,在铺子里叽叽喳喳地乱叫,被正要上班的小高看见了,他指着店员们说,赶快用三轮车把老曹送医院啊。店员们七手八脚的把老曹抬上三轮车往医院送。小高望着远去的三轮车,摇了摇头,随后开自己的车上班去了。
   又几年,老曹发福了,胖墩墩的身体压着罗圈腿,走路的身影更显晃悠了,还满身的油腻味。小高熟悉这身影和这气味,但也莫名其妙地感觉这身影的寒碜和这气味的腻人,有时会不自觉地皱皱眉、摇摇头、撇撇嘴。
   冬日里一个寒风凛冽的晚上,早已就寝的老曹听见门口“砰”地一声响,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开了门面房,发现醉酒的小高开车撞在门旁的石墩上了,已经昏迷。六十多岁的老曹瞬间气壮如牛,撬开车门,把满脸血污的小高背出来,裹到自己暖融融的被窝里,又连人带被倏地抱到三轮车上,急匆匆地向医院奔去。他到医院才发现自己只穿了单薄的衬衣,可头上依然热气蒸腾。
   小高脑震荡,没留后遗症。老曹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觉得心口隐隐作痛,他从此便落下了心口痛的毛病。
   晚上,他凝视着老高的遗像,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两年后,老曹肥硕的身体移动起来更困难了,整天气喘吁吁的。住院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成了他生活的必须,正如他原来天天检查包子的用料一样。
   同病房里的病友看老曹孤孤单单的,问他有没有孩子。老曹笑着说,自己的儿子已经当局长了,整天忙,这点小病让儿子来照顾,耽误他的工作咋成呢?
   清明节前一天,老曹的铺子没有卖包子,他的员工们正在搭灵棚——老曹去世了。小高对老曹的去世感到很突然,同时也不同意老曹的丧事借用他高家的门面房举办,此所谓“借喜不借丧”。老高没有自己的房子,他的尸体停摆在门面房外的木床上,上面盖着一块白布,布角被风撩起,不时露出老曹惨白的面容。老曹的丧事陷入了困境,员工们不知所措。无儿无女的老曹凄凉之至,可邻里们对小高的做法也觉得无可厚非,因为这个习俗人人皆知,人人忌讳。
   不一会,公证处的人来到现场,对小高说:“高局长,曹老先生生前在我们处备了一份材料,他委托我们在他去世时交给你。”
   小高接过一个包裹,打开看了又看,面部肌肉慢慢地抽搐起来。接着,小高泪光闪闪,同意老曹的丧事在门面房里举办,他还亲自主持。店员们无不莫名其妙。
   送走了老曹,小高忧郁了很长时间。
   不久有传言:倔强的老曹和任性的老高在“文革”中都被戴了“帽子”,他们在劳动改造中是情投意合的难兄难弟,那时身强力壮的老曹为照顾体弱多病的老高,吃尽苦头,受尽折磨,导致后来不能生育。出来后,光棍一条的老曹断了找女人的念想,而是利用自己的厨艺一心一意地开包子铺赚钱,来给老高治病,助老高成家,供老高一家生活。老高过意不去,坚决要把门面房“公证”给老曹,他想让老曹老了有个依靠。老曹不同意,多病的老高气得寻死觅活。老曹不得不答应,这样老高才消停下来。等老高去世后,老曹私下里又公证了一份遗嘱:在他去世后把房子赠给小高,还把一生攒的钱也转给小高……不知情的小高每年还照收房租,并且年年上涨……
   邻里也议论,小高从小到大,老曹都视如己出,可小高自当上局长之后,就不再吃老曹的包子了,他口中的曹叔也变成了老曹。
   后来,小高因为腐败等问题被检察院的人带走了。
   几年后,头发花白的小高走出了号子,他径直去原来的店铺吃包子,只不过那铺子当年被法院拍卖后就已易人,不再是他高家的财产。他没有吃出曹氏的风味,直摇头。
   他问小区里的年轻人哪里有老曹风味的包子,可他们都不知道老曹是谁。再问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那人摇着头说,现在到哪里还能找到老曹风味的包子呢?
   回到家,小高翻箱倒柜,找公证人员给他的那个包裹。可他的孩子们淡然地告诉他,包裹里都是些老曹的旧东西,早被当成垃圾扔掉了。
   已过不惑之年的小高涕泪纵横。

共 32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曹虽租赁老高的房子做店铺卖包子,但两人曾在患难中成为相依为命的兄弟。老曹竭尽全力照顾老高一家,不仅把他的儿子小高视作己出,痛爱宠溺,还在老高去世后,不负重托,两次舍命救小高,可在小高大学毕业后却不再把老曹叫做曹叔,还多次增加铺面租金,而且在老曹去世时,做了局长的小高竟不允许员工们在店铺里为老曹设灵堂,公证员的到来才揭开了谜底,原来老高在临终前已把店铺赠给老曹,老曹盛情难却不得已收下,后来又立下遗嘱把店铺赠给小高。小高这才同意在门面房给老曹办丧事,后因贪污入狱,刑满后再也找不见老曹味的包子。这篇小说,对比中突出了老曹的重情义勇于担当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反衬出小高的贪婪自私,虚伪冷酷,忘恩负义缺少人情味。小说颂扬讴歌了小人物身上所具备的淳朴善良勇于担当重情义的传统美德,给社会带来温暖,给人生带来希望。同时也鞭挞了不可一世的忘恩负义见利忘义者,爱憎分明,催人警醒。感谢精彩创造,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119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9-01-14 17:01:46
  小说视角独特,突显小人物身上闪烁着的人性光芒,愿生活中多一些如老曹般富有人情味的人!问好木春文友,创作辛苦了!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木春        2019-01-17 19:39:25
  飞鸿大姐,您好。
   辛苦了。
   您洋洋洒洒的编按对木春又是一次鼓励。
   我没有见过大人物,可我身边不缺乏小人物,所以木春笔下只能是小人物了。
   遥祝大姐安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