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随笔) ——由“赶快扫完,我们马上铺沥清”想到的
题记:在国家的“经济、基础、城市”建设中,决策层理应站在“科学设计、精打细算、总体一盘棋”的高度、充分借助大数据体系、积极采纳智囊团经过“多角度、全方位反复论证可谓深思熟虑”的方案,并集思广益广泛倾听来自基层大众百姓的合理化建议,以实现合理布局、科学决策。真正从源头上杜绝重复建设的悲剧重演!
两个月前的正午,我从野外工地向临时住地(重庆开县的三汇口乡)挺进,还未进入乡镇街道的核心区域,却望见整个街道上空是尘沙漫天飞扬显得灰茫茫一片,让人窒息。定睛细看,原来在距离我二十米开外,只见一台挖掘机正在全神贯注、有条不紊的给水泥路面作修复、整容手术。伴随着钻头高速运转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粉末及水泥颗粒犹如龙卷风似的四处飘飞;在它的后面,数十个当地百姓“手握扫帚、埋着头、弯着腰”正聚精会神、全力以赴的清除这些垃圾,整条街头弥漫着浓浓的水泥灰,能见度不足五米。让人误以为穿越时光隧道至大西北的茫茫沙漠,恰遭遇沙尘暴的突袭。居民们则大门紧闭以抵御粉尘的侵蚀。“赶快扫完,我们马上铺沥清”一个工程管理人员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人们更努力了。我自言自语道:“这里又要修路了”,心中禁不住暗自为这里工作的高效叫好。
然而遗憾的是当天工程人员及本地百姓都没有完成任务,街头仅剩下一条被修整、铲除过的路面,没有一丝沥清的痕迹。也不知什么原因,直到二十天前,这里才又一次将铺沥清摆上日程,以致于不得不再次请人清扫、冲洗公路上的尘土、淤泥。
近几天我心里一直在追问:“第一次怎么没能合理安排、趁热打铁即时将整理出来的路面铺上沥清?第二次请人是本不该花却因第一次总体安排不当而终究导致必需多花的钱,这又是谁之过?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一系列问题。痛定思痛才最终发现,这只是国内建设中普遍存在并常常犯的典型的“重复建设”错误的一个缩影而已!
城市市政“水、电、气、光纤通信、地下管网”建设过程中,时常是这一部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建好了,可没几天另一单位又义正词严、有恃无恐的继续挖,最终导致“挖了再建,建了又挖”,如此周而复始罢了;一些刚竣工的楼宇、小区因不符合规划,还未投入使用,就被判了立即拆除的死刑。这些同样都是市政、基础建设上缺乏“统筹安排、长远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决策”造成的恶性循环!
针对三汇口乡铺沥清一事来说,工程建设单位由于规划失误,不仅没有“将科学设计牢记于心、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未考虑到街道上白天要过车这一特殊情况;于是盲目的请为数众多的当地老百姓清扫路面,一门心思为整个街道铺完沥清;结果事与愿违,白白的浪费掉第二次请人的开销。尽管这第二次请人的费用数额上或许并不大,但它却可谓劳民伤财令百姓大众深恶痛绝理应不该有的重复建设的一个鲜活案例,尤其值得全民警惕、深醒!
话说回来,如果三汇口乡铺沥清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之前能够将白天街道要通车这一重要、复杂因素纳入而“全盘考虑、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就不会让第一天完成的清洁路面工作成为无用功;从而避免人力、物力的无端浪费。试想,如果将这些重复建设节省下的资金用在惠及大众百姓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工程上岂不更好!
以此类推,在国家的“经济、基础、城市”建设中,决策层更理应站在“科学设计、精打细算、总体一盘棋”的高度、充分借助大数据体系、积极采纳智囊团经过“多角度、全方位反复论证可谓深思熟虑”的方案,并集思广益广泛倾听来自基层大众百姓的合理化建议,以实现合理布局、科学决策。真正从源头上杜绝重复建设的悲剧重演!
愿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成为13亿中华儿女永远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