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重阳节游土河十里河滩(古韵/外四首)
【重阳节游土河十里河滩】(平水韵五歌)
莲女撑舟采晓荷,渔人船上唱渔歌。
非常秋色连红竹,反复流光传紫波。
潘鬓身前还未老,沈腰近日已消磨。
龙山浅睡何须出,我自归来白发多。
【重阳节登高有感】(平水韵六麻)
孤寺偏高日影斜,云中传信到谁家。
可怜秋色无人管,犹教西风採菊花。
【二月初二登九龙寺望远】(新韵十二齐)
孤寺虽高绕浅溪,龙山一望与云齐。
东风解冻须时日,枝上梅花二月稀。
【十月二十七日游凤凰山】(平水韵八庚)
庭前疏影落,风急菊花惊。
野水横波散,天寒月近城。
江头几处黑,桥上一灯明。
休说游人老,青山未敢盟。
【九月十日登正龙寺】(平水韵五微)
幽径雁高飞,楼头浅菊肥。
晚风吹日落,映草有余晖。
物色连天外,秋波碧四围。
青山何处动,我自骑鲸归。
【编者按】读诗菊篱下,书行千万家!首先来看第一首,如“莲女”配“撑舟”动词唯妙,渔人渔歌,意境很美,秋色虽然带来丝丝凉意,但美不胜收,再如山头迷雾,把人头发仿佛染“白头”,寓意深长。说到重阳节让我想到元朝蒲道源的这首诗《鹧鸪天和客中重九》,“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特别是第二,三首,孤寂的寺院和龙山攀云的景象,好像在给谁家通风报信,可任凭秋色泛红无人管,西风复使菊花伴,再到“东风”形容暖暖的,可须些时日或更待来年,看那梅花朵朵刚缠上枝头,稀稀落落,含苞待放。用词恰到好,雁儿飞,菊花静。碧波荡漾,青山不改。读了老师的诗深有感触,感谢支持,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见于晓荷。【编辑:聆雨】
1 楼 文友:聆雨 2019-01-16 17:25:54
感谢支持,期待老师精彩作品不断。
2 楼 文友:聆雨 2019-01-16 17:33:08
另外,让我联想起元朝段克己的这一首《鹧鸪天九日寄彦衡》, 点检笙歌上小楼。西风帘幕卷清秋。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今古恨,去悠悠。无情汾水自西流。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