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火炕情(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火炕情(散文)


作者:李孝贤 布衣,257.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44发表时间:2019-01-19 21:06:39
摘要:岁月的年轮在时光中转动,划过的痕迹里有深有浅、有大有小的所有烙印便是记忆,这种记忆里深深镌刻在脑海中的却是那些曾今令人或心酸悲伤、或痛苦流涕、或激动兴奋的经历,每一段故事在岁月的沧桑中积淀成了厚厚的一本书,翻开它散发着一种具有灵性的甜蜜与幸福的觉味,沁如人生成熟的吮吸中,如今确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页,品味之中亦喜好用拙劣的文字拉出心灵的“唠叨”跃然于纸笺上,顿觉心旷神怡,人们都说这是“唠叨”,亦有人说是人老的特性,如今对“唠叨”却又另一番的理解,也对先组发明的这两个字感到其中的内涵与哲理!劳者具苦具伤,苦者如刀割之痛,年轻气盛时将这种痛苦的经历爆发之后的刹那间便埋在心中,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必然会抚摸结痂的疤痕,诉说过去的伤痛,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悔恨,而是喜欢用自己的拙笔又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划下一道道的痕迹,将那些种植在记忆深处的伤痛,用“回忆”这把手术刀,剥开所有埋在心中的痛苦和激情,所有的这些已不再是一种感知,而是一种长在记忆里的味道。

【晓荷】火炕情(散文) 岁月的年轮在时光中转动,划过的痕迹里有深有浅、有大有小的,所有烙印便是记忆。这种记忆里深深镌刻在脑海中的却是那些曾今令人或心酸悲伤、或痛苦流涕、或激动兴奋的经历,每一段故事在岁月的沧桑中积淀成了厚厚的一本书,翻开它散发着一种具有灵性的甜蜜与幸福的觉味,沁如人生成熟的吮吸中,如今确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页。品味之中亦喜好用拙劣的文字拉出心灵的“唠叨”跃然于纸笺上,顿觉心旷神怡,人们都说这是“唠叨”,亦有人说是人老的特性,如今对“唠叨”却又另一番的理解,也对先组发明的这两个字感到其中的内涵与哲理!劳者具苦具伤,苦者如刀割之痛,年轻气盛时将这种痛苦的经历爆发之后的刹那间便埋在心中,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必然会抚摸结痂的疤痕,诉说过去的伤痛,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悔恨,而是喜欢用自己的拙笔又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划下一道道的痕迹,将那些种植在记忆深处的伤痛,用“回忆”这把手术刀,剥开所有埋在心中的痛苦和激情,所有的这些已不再是一种感知,而是一种长在记忆里的味道。
   十七岁是一个懵懂的年龄,不知不觉一步跨出,从军营到地方,那就是小时候“跳方格”的游戏,居然蹭的一下跳入了政府机关,也跳出了那块养育我的热土。唐朝诗人吕岩的诗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虽未仲傅职高才略,然仕途坎坷中的那些摔倒又站起来的姿势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岁月让所有鲜活的生命从生到死,都会留下自己的闪光点,那怕稍纵即逝!有的人憧憬未来,如今我却喜好回忆过去,在时空的隧道里总是喜欢向后转,回望走过的那个岁月,确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心情忽然觉得开朗,虽是冬季,身心里总有一股股的暖流涌出,就如小时候冬天的火炕,燃着童年的欢乐,火炕里浓浓的那股烟里,掺杂着家乡的味道,总让人闻不够忘不了,那种味似乎已渗透心扉,在我生命的呼吸里永远波动……
   那个小小的院落里,五间土木结构的平房坐北往南,这是父亲分家后用自己的双手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风水我不懂,但意借冬日的暖阳那是必然。每间房屋里都有一个窗子,那窗与其说是窗还不如说是一个“洞”,因为它只有尺五长宽,中间立着四五根木棒,就像是牛的几根肋骨一样,村里人都叫它“牛肋巴窗”,窗户上糊着纸,就这张纸也是一年换一次,母亲总给我们出谜语:一个大姑娘,年年换衣裳。我们姊妹几个异口同声地回答:窗子!因为这个窗子上的纸,只有过年时才会换新的,母亲便用红纸剪上花或鸟贴在四角,窗台上总是放着那盏煤油灯,到了晚上散着暗淡的红光,伴着母亲的纳底声,火苗儿不时要跳几下,母亲边用针将捻头挑几下……
   房间里的火炕几乎占了半间,记得清清楚楚,这座火炕所用的石板是父亲套着毛驴车从几十里远的水泉沟拉来的,因为石板盘得炕结实耐用散热快。用石板做炕面,然后抹一层草泥,等泥皮干了后将麦秸秆铺在上面,普通人家一般就是在炕上铺一层席子、一层毛毡、一层薄薄的红毯子,最后在上面铺两个床单,缝制几床被子,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火炕。
   火炕的冷暖检验着一家人的勤劳,家乡每逢夏季总有山洪爆发,污浊的洪水冲击着河中的青石,相互碰撞发出轰然隆声,声沉闷远,惊谷弹音,回音浑然,犹如群牛相聚撕裂吼叫,山野间那些零碎细小的木柴棒、羊粪甚至小虫等,被洪水卷入激流之中,漂浮在汹涌起伏的水上面,翻滚的水浪将少许杂物拍打在河床岸边,堆积在一起,等洪水退去,村里人声鼎沸,“走哎,打浪沫子(方言:对这些杂物的叫法)走哎……”,家乡的“浪沫子”是火炕最佳廉价的燃料之一,勤快的人家出门到了河床边赶紧抢着,但多数人家必须到离村子二公里外的水库边去打捞了,因为所有的洪水都会聚集在这个水库中,家乡的水库大名叫“大靖峡水库”,然而我们从小就听老人们把它叫“小山水库”,因此我们至今也不叫它“大靖峡水库”,因为它的的确确不在大靖地域,而是在横梁乡的小山子村,或许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管理水库者属于大靖水管处,才得了这么个名字,不管它叫啥名,但它的根在小山村,永远永远……。
   水库边沿上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几十辆毛驴、骡子拉着的架子车站在不远处,水库的边沿看不见平常在季风的吹拂下忽涨忽退的水浪,只有飘在水面上厚厚的一层浪沫子,随着水波忽上忽下,人们纷纷站在库边,将长长的耙子伸入水中,把“浪沫子”勾回堆在一起,孩子们便揽入背篼将其倒入架子车内,为了能够多捞点火炕燃料,家中十几岁的孩子们立马吆着牲口往家里拉,一整天大多人家的房外都堆满了“浪沫子”,“浪沫子”绝不能堆着,堆在一起就会捂成灰变成肥料了,因此等天晴了还要赶快散开,晒干,放置在防雨水的地方。
   冬天到了,需要烧炕的这天,母亲大清早揽来几背篼“浪沫子”填入炕内并点燃,村子里也是一家接着一家,顿时浓浓的烟雾飘向天空。冬天的浓烟是村庄的呼吸,是山村的语言,是冬天最浓的味道,也是热炕上孩子们“嘎嘎”的笑声!如今,火炕虽有,对于一个游子那只是一种奢望而已,即使有幸重复了曾今睡在火炕的姿态,但总没有小时候那种暖暖的感觉和温馨的存在,亦听不到睡在热乎乎的火炕上,母亲穿针引线的纳底声,和那一段段神秘莫测的童话故事……
  

共 20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活中,有的人喜欢憧憬未来,有的人喜好回忆过去。不管是痛苦还是喜悦都是一种经历,一种长长的记忆味道。十七岁的年少“跳格子”似的离开家乡,回首往事,记忆中有家里小小院落,藏着有父辈的艰辛,有母亲的智慧,有亲人的乐观、有孩子的欢笑,有乡亲们的辛劳。一抹的乡愁是那浓浓的炊烟,记忆是那美好得味道。感谢您赐稿晓荷,期待您更多精彩分享!祝您创作愉快!【编辑 咸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咸菜        2019-01-19 21:11:26
  美好的回忆藏着家乡的味道,有父辈的辛劳,母亲的智慧及故乡的深长。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晓荷因您而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李孝贤        2019-01-22 22:21:13
  谢谢老师的点评鼓励!
2 楼        文友:李孝贤        2019-01-20 08:10:55
  感谢咸菜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独看夕阳        2019-01-20 22:29:38
  老师将心底的往事,交付于真诚的文字,旖旎着对人生履历以及家乡初见的涟漪。令人喜悦!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李孝贤        2019-01-22 22:21:45
  谢谢老师的点评与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