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他日遭逢记车笠,少年诗酒满江湖(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他日遭逢记车笠,少年诗酒满江湖(赏析) ——吴敏树和毛西垣的友情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90发表时间:2019-01-22 19:10:18
摘要:这一对朋友的友情确实亲密无间,他们是诗友,更是朋友。二人身世不同,西垣贫寒,敏树富有,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具有相同的人生观,不妨碍他们对读书仕进具有相同的看法。他们志趣相投,秉性相似,爱好相同,所以,他们结下的友情具有千古意义。  

毛西垣是晚清文学家吴敏树生命旅程中一个最重要的朋友,吴敏树交际很广,朋友很多,毛西垣是排位第一的朋友,他深深影响了吴敏树的一生。
  
   1、毛西垣何许人也
   《岳阳县志人物志》是这样介绍毛西垣的:
   毛贵铭(1805--1853),名文翰,字彦翔,别号西垣,新墙七里山人。八岁时,塾师以“洞庭秋月”为题,命他赋诗以试。他此时尚未学习写诗,随声答道:“洞庭何处无秋月,秋月何年不洞庭”,由是称为奇童。十四岁入泮学,为庚子年乡试举人。曾教过几年私塾,三十多岁时游历京城,屡试清廷“春闱”未取。贵阳布政使唐子方知其能诗,以重金邀至官府,居贵州数年,写《竹枝词》百首,诗句天然秀妙,不须雕饰。因饮酒过多,双目懵蔽,手稿常被人窃取,后稍愈还家,两年后才从事写作,著有《西垣诗钞》。
   毛与本县文人吴敏树过往甚密,其诗多写在旅居寂寞或仕途失意之时,吴敏树称其诗乃“恢奇瑰丽,雄视一时”之作,曾国藩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吴南屏(吴敏树)寄来毛西垣诗,翻读一过,信为朋辈中不可多得,宜南屏亟称之也”。
   咸丰三年(1853),毛官授教谕,是年四月十九日病故。
   从这篇人物志可以看出,毛西垣和吴敏树是同一年出生的,吴敏树曾说,他们不但是同一年出生,而且还是同一月,都是七月,毛西垣比吴敏树大十五天。毛西垣老家是新墙镇七里山,隔吴敏树老家二十里地,这么近的距离,为他二人往来提供了方便。
  
   2、毛西垣教馆吴伏一
   毛西垣二十来岁的时候在岳阳就小有名气了,吴敏树的族兄请他来吴伏一开馆授徒,于是,吴敏树和毛西垣就在吴伏一认识了,并且成为了好朋友。吴敏树是一个眼界很高的人,在读过毛西垣的诗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将毛西垣视为神灵。
   成为朋友后,吴敏树写了两首诗赠送给毛西垣,诗的前面有一段序言说“西垣馆余族兄家,余与定交,赋诗二首赠之”。诗曰:(1)开眼逢君识大巫,看君意气使人输。文章浩浩来无主,儿子纷纷命作奴。楚泽春深香草长,柴门笛起晚风苏。纵谈未已行行别,小坐青山当舞雩。(2)公瑾同年颇似无(西垣与余同年生,余差少半月),文场论霸胆犹粗。马迟枚疾凭君与,岛瘦郊寒岂我徒。他日遭逢记车笠,少年诗酒满江湖。名场角逐非豪士,莫但弯他射策弧。
   吴敏树说,毛西垣就像一个法术高明的巫师,志向与气概不凡,文章写得浩然正气。
   吴敏树从一开始就认定毛西垣的诗才要高于自己,他只要一看见毛西垣的诗就矮了半截一样。
   吴敏树说,有朝一日相逢,要记得相互间友谊,少年时饮着酒吟着诗跑遍江湖。
   有一天雨后,吴敏树出门散步,看见一山的春色,就写了一诗送给毛西垣,诗曰:云边新日霽开颜,雀噪鸡啼了不闲。窗外花枝三月雨,门前春色一村山。水摇新涨侵衣湿,风送余寒着体孱。午梦欲来饭初熟,竹烟炊覆屋三间。
   这是一幅多美的春景图啊,雨后的新日笑了,麻雀在叫,鸡也在叫,花枝沐浴在雨中,春色铺满一山。在湖水里摇船,风送来余寒,午睡快要进入梦境时,饭却熟了,雾霭和炊烟笼罩着竹林里茅屋。
   一首小诗的容量却是这么大,这么多的静态景物和动态景物尽入画中,这是吴敏树在较劲啊!他在说,你看,我的诗也不错啊!
   毛西垣收到吴敏树送来的诗后,便步原韵和了一首,毛诗曰:东皇作意护韶颜,春在柴门处处闲。十里软红初洗陌,四围浓翠欲流山。诗篇更始头风愈,游兴何辞脚力孱。不荡渔翁武陵棹,桃花流水自人间。
  
   3、分别的日子里
   1832年,吴敏树和毛西垣相约一同参加乡试,不料,毛西垣的父亲恰在那时病殁,为了安葬父亲,毛西垣只好放弃这年的乡试,同时,他也离开了吴伏一蒙馆回到了老家。
   1833年初秋某夜,吴敏树就想到了毛西垣,赋诗一首,诗曰:今年对月思君夜,猛忆去年秋别时。别似偶然翻到久,秋如有约不愆期。忙中岁月浑无著,病后形容未可知。二十里程难得见,始知乡井即天涯。
   老朋友一年没见面了,吴敏树在诗中将自己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两家虽然只隔二十里地,却如同相隔天涯。
   1835年清明节,毛西垣和张亨衢、家弟襄臣一起来到吴敏树的南屏书斋,几个人谈了一整天,事后,吴敏树写下一长诗,诗曰:风风雨雨清明节,张子毛生来切切。厨里闲供陆纳茶,门前喜有陈平辙。毛生胸中多甲兵,昨日诗战戈矛横。张子将诗作和解,见我意气犹未平。可怜肝胆向人尽,平原君去难为名。吾家惠连才不羁,随从数子游且嬉。春草池塘吟旧梦,名山云物惬前期。毛生发狂歌且舞,张子低唱按宫羽。我持玉龙横口吹,差胜雷门持布鼓。人生适意良可怀,浮名俗物何为哉。不如高卧蓬窗下,日与羊求作往来。君不见谢安一为苍生出,回首东山空昔日。
   毛西垣和张亨衢的来到让吴敏树喜得不行,厨房里准了陆纳茶,陆纳茶表示节俭的招待。
   全诗表达了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狂喜的场面:毛生发狂歌且舞,张子低唱按宫羽。我持玉龙横口吹,差胜雷门持布鼓。这场面写得豪气干云啊!
   第二个意思是人生的志趣:人生适意良可怀,浮名俗物何为哉。不如高卧蓬窗下,日与羊求作往来。君不见谢安一为苍生出,回首东山空昔日。
   人生适意的时候确实值得怀念,浮名和俗物有什么用呢。还不如高卧在蓬窗之下,天天和羊仲、求仲这样的高士来往。君不见,谢安一战为苍生,回头再看东山,已经没有了过去。
   人生在世,绝大多数人认为名利很重要,他们几个人不这么认为,诗人在这里举了三个历史人物的例子,东汉时期的羊仲、求仲是二位高士,他们以高卧蓬窗为乐。谢安是个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壮士,等他完成功业再想回到过去生活状态时,对不起,没有了!
  
   4、毛西垣再来开馆
   1836年,毛西垣再来吴伏一开馆授徒。
   吴敏树患小病,卧床多日,一日,忽听鸟叫,便作《禽言二首》,其二用于调笑毛西垣,诗曰:不如归去。此间无远客,汝语向谁处。惟有毛先生,廿里离家住。苦遭文字缚,何暇将汝顾。得意功名逐,便来卿家娘子教唤回。
   这是一首不整齐的五言诗,首联只一四字句“不如归去”,尾联末句是一九字句。全诗一副诙谐戏谑的腔调。
   还是这一年,毛西垣怪吴敏树很久没作诗了,吴敏树便赋诗一首,诗曰:忆昔上章摄提格,春风战诗挺双戟。隔山邮筒汗走仆,西南倡和成一册。莺花侮弄天不容,鱼笋酣饕神所谪。竟尔勾将忧患来,使酒论文果何益。尔来刺促走名场,唐风宋派任教荒。屈指辛壬又癸甲,禹功未了黄河黄。今兹乡试事要紧,君知何等是文章。且令八股战无敌,莫犯五言城尚长。来人有素君勿畏,但问且夫与尝谓。
   吴敏树在诗中劝毛西垣说,现在乡试大事要紧,你知道不同寻常的是文章。并且要让八股文章战无不胜,莫要犯在五言诗里。
   吴敏树和毛西垣都是耻于八股文的,为了考一个举人,不得不向它低头,人生无奈啊!
  
   5、毛西垣五年京城生活
   1837年,三十三岁的毛西垣远赴京城,来京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举人考进士,在京城一呆就是五年。他家原本贫寒,来京城自然带不了多少银子,生活极为艰难,吴敏树对他极为挂怀。
   1837年,吴敏树赋诗《寄西垣都下》,诗曰:雨夜挑灯酒未阑,坐题书罢忆燕山。湘南春色何由寄,二月行人发故关。
   1840年,传来捷报,毛西垣在京城考举人成功,吴敏树喜得直跳,赋长诗三十一韵表示祝贺,诗曰:寒江雁送秋,望远信难讨。燕山飞捷书,忙手发函草。高名宛在题,妙质复加藻。幸今诚可欢,感往苦不早。髫年事科举,积束墨文稿。廿载踏省门,宿昔朱颜老。文章岂不足,时论丑为好。折骨学媚姿,面热肝肠恼。狂名世争笑,厄运天所造。百忧相续来,三叹忍多道。君时顾谓余,子命幸温饱。流年脱雄雌,同甲异荣槁。及余忝乡举,君意惧难保。贪嗔真大愚,意想故颠倒。翰林有龚蔡,振拔付清澡。当场君山赋,走笔湖波浩。名字满湘泽,风云贯怀抱。贡都拟上珍,署第仍下考。京华贱馆客,旅食艰钱宝。一举破穷愁,差足增温燠。从来利病机,大抵落常套。水滞喜骤通,时旸接恒潦。安知久茹糠,不与多餐稻。蓬莱近人间,海风引仙岛。如能到彼岸,是所窃祈祷。我今卧荒郊,野性狎山獠。自嗟弟万丧,鬓发已中皓。故人渺天北,旧迹未全扫。夜梦剧欢谈,晓窗惊已杲。来兹战胜齐,准拟宴归镐。相迎拜下风,不但苏家嫂。
   西垣中举,吴敏树异常高兴,吴敏树回忆说,二十多年了,西垣一直在考试路上奔波,是他没能力么?因为如今流行的是丑文即美,他才这么艰难。若屈膝去学媚态,脸会发热,肝肠会痛断。狂名为世人争笑,厄运是老天造就的。
   吴敏树说,京城轻视旅客,伙食又差,店费也高。中举破了穷愁,差距足可以增加温暖。西垣的境遇会慢慢变好的。
   1841年,吴敏树从弟树堂进京,吴敏树赋诗一首送给他,并说京城还有个毛西垣在那里,希望你不要做天涯的遥远归梦。
   很多年没见到西垣了,吴敏树差不多都忘记了西垣的面容,1842年,西垣在京城丰润留滞,吴敏树赋诗二首寄给他,诗曰:(1)里闬同年友,天涯此日情。容颜忘宿昔,之子信长征。跨马生当贵,闻鸡气尚横。浮云东北望,何处是开平。(2)蒋径无朋过,荆楼有客登。依人时不易,怀友意难胜。离索中年感,功名后会乘。且归饶一笑,深夜试挑灯。
   吴敏树望着天上的浮云,就是找不到西垣所在的具体地方。想着心上的人时间不好改变,怀念好友之意难以承担。
   在吴敏树心里,他是深深记念着这位友人的。
   就是这一年,他二人互相寄有诗集,吴敏树就给西垣写去一信,说他二人结为朋友,原不是因为诗的缘故,但是,二人都爱写诗却是事实,而且也互相欣赏。接着,吴敏树重点谈自己对写诗的见解,他认为写诗最重要的就是写好句子,一首诗如果没有几个好句子,那是没有看点的。
   “尝谓古人为诗,尤喜论句。以杜陵之圣,而自道其为诗之力,则曰:“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其称李白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及以清新俊逸,比之虞鲍,皆句之云也。今之词人,动喜狂放,句之不图,而务崇其体,使人望之庞然廓然。及取而读之,终篇而未有得焉,终卷而未有得焉,岂其诗之固难知耶?何其与古人为诗之道相谬也?得非竞于名而眩于实者耶……皇甫湜言人作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骂宋玉为老兵。湜好奇人也,于诗乃取长卿,其有以尔也。”
   信中举了杜甫、李白、虞世南、鲍照、皇甫湜、刘长卿的例子,他们的诗清新俊逸,不落俗套,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不久,京城传来消息,毛西垣就要回家了,吴敏树欣喜异常,遂赋诗一首,以待西垣,诗曰:书来我不喜,意恐归期迟。及此归有信,故人忽在兹。朝旦发燕山,夕至楚水湄。所恨故人车,不及我心驰。来时会相笑,各有颔底髭。山妻幸解事,美酒速可为。
   读这首诗觉得特有意思,明明是日夜盼望着见到西垣,却偏偏说“书来我不喜”,为什么呢?啊,原来他是怕老朋友推迟归期。直到开了西垣的信,才确信西垣真的就要来了。
   吴敏树写他自己盼望老朋友的那种急切心情真是写到了极致,他说,西垣早上从京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洞庭湖边。
   那个时代,从京城到岳阳,一个单程就要一个多月时间啊。
   吴敏树转念一想又明白了,就丧气地说,西垣的马车就是没我心里的骏马跑得快!
  
   6、西垣回来了
   大约在1842年,阔别五载的毛西垣终于回到了他的七里山老家。吴敏树听到消息,就带了堂弟吴士迈去拜访毛西垣,并且在那里住了几个晚上,也谈了几天几夜。
   吴敏树遂赋诗一首,诗曰:五载一为别,仪刑想难成。及见了然是,面目增丰盈。脱帽看头发,几许白茎生。同声叹老大,未免伤中情。剧谈连日夜,琐屑时事并。虽非当世士,亦欲知京城。诗篇慷慨读,尽变燕代声。山川故雄莽,才气浩纵横。富贵一朝事,文章千代名。江鸥无恙在,与子信前盟。
   吴敏树说,西垣还不显老,面相比过去好看多了,从外貌看,唯一的变化是他的口音里,北方口音比较重了。
   两个人在一起呆了几天几夜,也谈了几天几夜,谈时事,也谈琐事,吴敏树说,自己不能不了解京城大事。
   吴敏树在诗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富贵一朝事,文章千代名。这与他的人生观很有关系,他认为当大官发大财只是一朝一代的事情,而写好文章则是传名千秋万代的事情。
   十足的文人气息,没有一丝一毫俗气!
   到年底,吴敏树赋诗《岁暮书怀呈西垣》四首赠给毛西垣,诗曰:
   (1)穷乡人事促,岁暮迫追求。无论贫与富,牵掣不自由。皆云年成薄,百务乖初谋。今冬布价贱,钱荒重人愁。北风搅飞雪,层云蔽高丘。哀彼行路人,饥冻不肯休。扰扰蚁争食,翻翻鱼趁流。谁哉山中客,闭门自全修。

共 1295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毛西垣是晚清文学家吴敏树生命旅程中一个最重要的朋友,吴敏树交际很广,朋友很多,毛西垣是排位第一的朋友,他深深影响了吴敏树的一生。毛西垣和吴敏树是同一年出生的,而且还是同一月,都是七月。毛西垣二十来岁的时候在岳阳就小有名气了,吴敏树的族兄请他来吴伏一开馆授徒,于是,吴敏树和毛西垣就在吴伏一认识了,并且成为了好朋友。吴敏树是一个眼界很高的人,在读过毛西垣的诗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将毛西垣视为神灵。作者详细讲述了吴敏树与毛西垣的交往过程,并列举了两人写的诗为证,说明二人的友情甚密。边引用古诗边讲解,以时间为顺序,诉说了两人非同一般的友情。【编辑:莫道不销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1-22 19:14:29
  老师很勤奋,写文章很费时间的,这种研究型的文章,更不容易写。您辛苦了。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1-22 19:29:32
  读老师的文章,语言极流畅、简洁,令人舒心,向您学习。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铜盆孤雁        2019-01-22 20:44:25
  谢谢莫女士的夸赞和编审。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