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一朵倔强的蒲公英 (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一朵倔强的蒲公英 (散文)  


作者:蒋平 童生,81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1发表时间:2019-01-22 20:08:37

【流年】一朵倔强的蒲公英 (散文)   认识暴晓青,是在1994年的秋天,晓青当时在村子里的中学——监漳中学读书,监漳中学的学风不错,好学生不少,晓青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我和晓青交往并不多。再见晓青,已经是很多年之后了。前些日子,晓青来家,才知道晓青这二十几年的曲折。
  
   一
   暴晓青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观庄。观庄的明山秀水长养她且滋润了她。童年的晓青淳朴、素雅,一如路旁溪畔的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晓青脱颖而出是在上了初中之后。晓青为人活泼,成绩又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1995年,晓青考上了高中。在当时来说,考上高中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让老师们感到意外的是,晓青在读了四十天后竟然退学了。他们哪里知道晓青的苦衷呢?晓青有三个弟弟,弟弟们在长身体,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三个弟弟蓬蓬勃勃地生长,家里的收入有限,母亲的身体又不好,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养活,家境可想而知。晓青想了想,不能读高中,这一读下去,谁知道哪一年才能有了工作了呢?退学,回家。
   其实,她很想考入师范,这样三年毕业后就可以参加工作,也好减轻父亲的养家负担。晓青回到母校复读,再次中考,考了534分,数理化几乎都是满分,只是语文才69分。这是一个并不符合晓青心意的分数,这个分数没有达到自己报的师范录取分数线,只能和师范擦肩而过了,虽然比幼师录取分数高很多,可她没有报幼师。不过,这个分数达到了中专线,她报了运城水利学校。去还是不去,晓青在纠结,父亲母亲也在纠结,毕竟,学费是个硬头货。眼看着开学的日子在一天天地逼近,父亲母亲还是犹豫不决。亲戚和同学们来家劝说,好不容易考上了,怎能不去呀?父亲叹一口气说,我还有三丁儿了呀,闺女念念就行了,不用念太多。可是,晓青想上学,考上学校念出来就分配,就能挣钱帮父亲养家了。几次三番的思想挣扎,父亲最后总算同意了。
   晓青是自己跟着老乡一起到了运城的,家里的钱有数,为着省几个路费,父亲没有去送晓青上学。去了新学校的晓青心里并不踏实,当她听说从这个学校毕业之后并不能分配个好单位时,心里动摇了。特别是她知道了附近村子里一个青年在毕业后只是在村子里晃荡着,连工作也没有时,心里更是煎熬。家里条件不好,如果白白地读三年最后没有个着落,心里怎么过意的去?越想越不是滋味,思量几日,还是放弃吧。晓青编了个谎言,告诉老师自己的母亲病重,不能上学了。七天之后,晓青又退学了。
   她要上了学费,自己卷摊了铺盖回来了。
   回到家里,她告诉父亲,不念了,从此断了上学的念头。
   在村子里晃了一个冬天,每天打打牌,出去溜达溜达,这样的日子索然无味。
  
   二
   第二年开春,晓青只身外出打工,人不能老待在家里呀。
   去了太原,晓青来到了太钢五中附近的一个小饭店里,每天做些杂事,剥剥葱,捣捣蒜,或者打扫,招待客人。日子琐琐碎碎的,一想到自己今后就是这个样子,心里不免难过了。在闲下来的时候,晓青就去饭店旁边的一个书摊,看到一摞摞的书,读书的念头又在心里翻滚了。她常常站在书摊前,看着那些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久久都舍不得离开。不舍,是的,读了十几年的书,再看到书便格外地亲切。回到宿舍,她每晚摩挲着从家里带来的那支笔,心里总是五味杂陈,难道就这样过下去?不,不能,绝不能。
   晓青用家里带来的一百五十元钱全买了复习资料。手头没有课本,只有六门课的资料,晓青把他们宝贝似的经管着,只要有空,马上就翻开来看。老板白眼相看,老板母亲更是骂骂咧咧。每次受到责骂,晓青只是歉意地笑笑,赶紧干活儿。背过老板母亲,晓青的心又回到书里去了。有时候,看到老板不注意自己了,晓青就假装上厕所,跑到五中初三班的教室外面偷听。雇来的这个女孩子一门心思只想着学习,哪里有心思干活儿呀,老板看到晓青就板起脸来。晓青不管这些,她的魂已被书给勾走了。
   有了再考一次的想法,晓青就给魏永平老师打电话。魏老师说,好啊!你想考就考吧,你能考上了。晓青开心极了,她告诉魏老师,报名的时候一定告诉自己。隔几天,晓青遇到同学的父亲。听到魏老师在开班会时说的话,晓青心里一惊,自己真有这么厉害了?她一遍一遍回想老师的话,“你们在教室坐着都不珍惜机会,观儿外闺女在太原刷盘盘洗碗还要回来中考了,她回来都能中举。”这句话不断在晓青的脑子里回放,回音般地时时响起。她本来就想参加中考,有了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心里越发有底了。
   太原的同乡也说:魏永平老师跟人说,观儿外闺女就是不来念书也能考上了。晓青的思想越发坚定了。
   再考一次。
   5月14日,魏老师来电话说,中考报名了。晓青放下电话,立马和饭店老板去结工资。老板拉着脸说:“要走不早说,当下去哪里找人?干了还没有两个月了。”晓青千央万求,诉说想中考的实情。老板最后气呼呼地说,走哇,反正在这里也是磨洋工了。末了,扣了晓青五十元钱放走了她。回到了学校,复读一个月,晓青如愿考上了心心念念的幼师。
   “魏老师就是我的贵人。”晓青说,“没有魏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晓青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她眼睛里的诚恳和真实。一个老师被毕业多年之后的学生念念不忘,铭记于心,我想,魏老师若知道晓青的心意,也会感到欣慰了吧。
  
   三
   幼师报到那天,父亲陪着晓青去了。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从家里到幼师需要从西营坐车到黄碾(每天就一趟车),黄碾再坐公交车到长北。看到父亲急急慌慌地走出校门,父亲的白发在阳光里格外刺眼。晓青强忍着泪水,没敢让父亲看见。父亲边走边说,闺女,回哇!好好学。晓青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喷涌而出,她赶紧背过身去,擦了泪水。心里也暗下了决心:好好学,不能叫父亲白花了钱。
   在幼师,晓青把节约下来的生活费,买了毛线,抽空为家里父母弟弟们都织好毛衣毛裤。平时,晓青很羡慕别人家父母来探望,可自己的父母哪有钱看自己呢?有时候她安慰自己,不能和别人家孩子比,能来幼师也感恩父母,不能再奢求别的。
   三年转瞬即逝。天不遂人愿,尽管晓青用心学习了三年,可幼师毕业归来,师范生不包分配了。晓青在自己村子里会仙观小学当了一名临时代课老师,每个月100元工资。
   乡村的生活平淡、安逸、慢节奏,晓青无法适应。得想法子到县城去,她想,不能在乡村里虚度了年华。正在这个时候,晓青遇到了现在的爱人。那时候,爱人在县城里打工,爱人的实诚打动了晓青,她觉得爱人就是一生的依靠。家里人希望晓青再考虑考虑,可晓青想尽快减轻家里的负担,于是不顾家人的感受,嫁了。婚后,晓青随爱人来到了县城。
   刚来县城里,晓青和每一个初到县城的人一样,房子没有,车子更没有。每天骑着车子上下班,日子紧巴巴的。这样的生活同样不是晓青想要的。
   从会仙观小学到县城的五一小学再到机关幼儿园,晓青一路踏踏实实走了近十年。十年的光阴,她从教师到保育员、配班老师,无论是在什么位置,她总是要做最好的自己。十年的光阴里,一个倔强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年轻的母亲。生活渐渐安稳,可好强的晓青想着,怎样才能考上一个稳定的工作。
   时间到了2008年,县里招考村官。晓青那颗不服输的心又活泛起来了。为了考出好成绩,她每天六点就起床看书,其实那时候她正怀着七个月的身孕。天道酬勤,晓青如愿以偿,成了一名村官,到了姜村任职。
   村里的工作和以往的工作没有一点联系。晓青只能边学边干。2011年,晓青入了党,在姜村挂上了支书。从此,晓青一头扎在了工作里。她和村民一起去县里、市里、省里跑项目,帮助村子里盖了一栋楼(省供销社帮扶),安装了路灯,修了漫水桥,还向扶贫办要来了十五座大棚,种了辣椒,带动了三十余户农户,五十多个劳力。村里的人一看到她就喊:村官来了,村官来了。这时候,晓青是最开心的。
   村子里的工作复杂,晓青总想着把村子里的领导班子团结起来,只要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哪有办不好的事情呢?她觉得,一个干部能上就能下,年轻的要尊敬年老的,谁也会有老的一天。老支书年纪大了,退居二线,晓青敬重他,关心他,常去讨教。村主任是同龄人,晓青更是和他常常沟通。主任每每说,下一届,我还跟你啊!晓青笑笑,再没有比被认可更让人舒心的了。
   她说,当干部的心里要有一杆秤,不偏不斜,不传闲话,更不能贪财物。晓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做的。在村子里,她总想着村民们,能帮就帮。村子里有个叫嘎嘎的十一二岁的小孩,父母残疾,生活困难,她就拣自己家里好点的衣服给了嘎嘎穿。村官包户,晓青选中了韩富梅老人。老人的老伴儿瘫痪了,孩子还有白血病,晓青就跑去老人家里照看,买吃喝,做家务。后来,老人的孙子没了,老伴也撒手人寰,晓青总是忘不了她。村子里还有一户人家比较困难,她家的孩子和晓青的孩子差不多大小,晓青就把自己家孩子衣服匀给她的孩子穿。
  
   四
   2015年,晓青的父亲病了。父亲去太原、北京化疗,晓青要陪伴。母亲年迈需要回家照看,孩子还小需要妈妈,姜村的老百姓也离不开她这个支书。千头万绪,纷纷扰扰,一个人恨不得劈成几瓣。然而,人终究不是铁打的,晓青累倒了。
   晓青病了,她感到身体很难受,可似乎又找不到病因。在陪父亲看病的间隙,方便时她就跑出来到各科室挂号。一个人到处去看病,从这个医院跑到那个医院,有时一天跑两个医院,一个医院挂两个科的号。父亲看病要花钱,她自己看病就只挂号不拿药。医生说她没病,可她情绪低落,焦躁不安,身体实在难受。
   累啊!谁也是血肉之躯,怎能不累呢?人累,心更累。
   晓青依旧一面上着班,一面伺候父亲。在姜村,村民看到一个生龙活虎的挂职干部,在医院;父亲看到一个精力充沛的女儿。可一回到家,晓青倒头就睡。爱人说:“晓青呀晓青,你出门去精神抖擞,怎么一到家你就睡成一不条了呀?”晓青苦笑一下说:“谁叫我是支书,是父亲的女儿呀。”爱人又说:“你也是妻子,也是孩子她母亲哎。”晓青再无话可说了,作为妻子和母亲,晓青是欠着他们了。
   2015年10月,晓青又考到了故城镇人民政府。从姜村离开,村子里的人把自家种的南瓜、豆角给晓青拿了来,晓青说,我也是农村人出身,家里甚也有呀。大家还是硬把这些东西塞给了晓青。
   父亲病势沉重,晓青报到后就请假了。父亲养育她长大,父亲病了,她要伺候父亲。然而,无论晓青怎样尽心尽力,父亲还是走了。“我为父亲的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可我不后悔,爱人也不后悔。”晓青说,“我能有今天,最终还得感恩父亲。”
   父亲走了,晓青的心里难过极了。村里人说,三个小的也比不上一个闺女,晓青是尽了孝的。可她自责啊,以为父亲是因为种地受了累才病倒的。那年,她在姜村种辣椒时也让父亲种了几亩,她给父亲买了水泵,也让邻居们免费使用,辣椒种好了,父亲也挣了钱。可父亲偏偏在这一年病了。其实,谁能保证一个人在年老的时候不生病呢?生老病死,不过是人生常态罢了。晓青说:“以前父亲在世总是找下雨天来县城,我总是不会让父亲空手回家,买点穿戴衣服,吃的,觉得才踏实,现在每每换季,看到商店里老汉们衣服,好心酸。”
  
   五
   2016年,送走了父亲,晓青上班了。在故城,她做了经管员,一切需要从零开始,不会就学,不熟练就练。事情难不到这个好强的女子。从制图,做表格,写文档,怎样填单据,晓青一步一步渐渐熟练了。乡镇工作越加繁杂,晓青几乎不得一点点空闲。自己的孩子顾不上管,有母亲的孩子一样成了没人管的娃。
   在故城,她一边做经管,一边还在阳公岭包村。阳公岭全村有180人左右,是一个传闻中的上访村。晓青感到了头疼,一个小女人去这里包村,可怎么开展工作呀?可是,这又是一个无法推辞的任务,所幸有包片领导的支持,晓青咬咬牙,踏上去阳公岭的路。
   在包村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村子里的李会计出了车祸,时间不长,老婆也离婚了。李会计家里的孩子和晓青家的孩子一样大,一个小孩儿无人疼爱无人照顾,晓青心疼了。
   “这孩子太可怜了。”晓青说,“去了他家,看到他家炕上卷了铺盖,水瓮盖儿上散放着几个冷馍馍,就掉泪了。”
   这个孩子在故城读书,怎么可以让孩子过得好一点呢?晓青联系了帮扶单位武乡人寿保险公司乔经理,和他一起去看孩子。乔经理了解了李会计家的事情,当即表示,在他帮扶期间,自己掏钱管了孩子的上学费用。没多久,李会计去世了,小孩儿也成了孤儿。
   “可恓惶了,放了假也没个地方去。”晓青说。
   去亲戚家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晓青就帮这个孩子申请了低保,危房补助,把孩子列入帮扶的贫困户。之后,在乡镇政府和赵主席的支持下,给孩子盖了三间瓦房,晓青的心愿总算是完成了。
   不久,撤乡并镇工作要进行,阳公岭也在撤并的名单上。晓青和其他干部一起去做村民的工作,几次三番入户,几次三番开会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回家成了奢望。村支书看到晓青太劳累了,又觉得她是个女人家,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就让她回家了。可没有想到的是因为签字问题,有一对夫妇打起来了。一个要签,一个不签,谁也说服不了谁。晓青接到村里打来的电话,顾不上休息了,第二天跌早就去了阳公岭。她对这对夫妇说,撤乡并镇是大形势,也影响不了现在的生活,完全不用担心的。当这对夫妇了解了政策,笑眯眯地签了字,走了。临走的时候,他们要了晓青电话。这让晓青甚是欣慰。
   腊月里报账,晓青总是和村里人一起加班到深夜十一二点。她做事认真,每次细致地检查各种凭证,仔细地填写各种单据,唯恐出一点点纰漏。她对自己要求严,对别人也一样,这让来报账的一些比较马虎的支书会计感到万般烦恼,在这个小女人这里是无法轻易交差了,大家只能同样把工作做细。不过,这个繁琐的工作倒是让晓青学了不少知识。累,可也长了本事。
   如今,晓青再次回到了县城,当年那个怀着雄心壮志出发的小女子归来了。在新的工作单位,晓青又出发了。
   一个晚上,晓青留言说:我承担了家庭所有重担,为了报答父母,在我有限能力里,为母亲撑起这片天。其实我劳驾您写,也不是想炫耀自己,我是想给孩子做个榜样。作为一个养女,我做了我能做的,不负亲人!我暂时经济还不是太困难,他在家,我还有一个弟弟没有结婚,迟早我都是大头,我隔三差五有空了就回去看看弟弟,买些生活必需品,穿穿戴戴……
   读着读着,我的心里沉沉的,多好的一个女子啊!
   和晓青分别已有月余,每每想到晓青说的话,心里便多了一分对晓青的敬佩。晓青不过是山村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子,和山村里任何一个普通而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女子一样,为着理想,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一如路边的蒲公英,并不引人注意,可那素雅和明艳却一样妆点了这个世界。
  
   2019年1月22日

共 589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人物传记中,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个女子:学生时,懂事好学,为着家庭数次退学,即使在打工时也坚持刻苦学习。工作后,不断挑战自我,从一个乡村小学临时代课老师到城里小学老师,再到机关幼儿园,但她不满足现状,怀着孕努力备考,又考上村官。在村官岗位她边学边干,团结班子,倾情帮村民致富,关爱贫苦村民。家庭中,她尽孝父母,在父亲病重时,尽心伺候,花光家里的积蓄也无怨无悔,但是既忙工作又忙尽孝的她累病了自己,且没精力关心自己的小家,愧对丈夫女儿。考入故城镇人民政府做了经管员的她再次从零开始,熟悉业务,尽职尽责,在包村工作时,她倾心帮助出车祸无人疼的李会计的孩子;在撤乡并镇工作中靠在村子,耐心做村民工作。再次返城的她,在新的单位再次出发。可以说,这是一个坚强的女性,不管生活、工作给予了她什么难题,她都坦然接受,而且她也是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人,敢于在不熟悉的领域开疆拓土,做出成绩;她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子,遇到贫苦的人总是竭诚帮助;她还是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人,对父母弟弟尽心尽力。普普通通的女子如她,又是不平凡的,在一次次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她焕发出自己夺目的色彩。正如作者所比喻的那样——“一如路边的蒲公英,并不引人注意,可那素雅和明艳却一样妆点了这个世界。”   文章用素朴的语言去勾勒人物,尽管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花哨的渲染,围绕“倔强”二字,以典型事例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锐意进取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人物那样真实鲜明地矗立于读者眼前,令人心生敬意。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9-01-22 20:11:14
  问好作者,感谢您将美丽的文字安放流年!
   祝冬日快乐,写作愉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蒋平        2019-01-22 21:20:21
  感谢老师精心编辑,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蒋平        2019-01-22 21:19:36
  阳公岭人口应为180人左右,向读者致歉。
3 楼        文友:风逝        2019-01-22 21:28:56
  没事,我去修改一下。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3 楼        文友:蒋平        2019-01-22 21:57:58
  谢谢老师,万分感谢。
4 楼        文友:立文早页        2019-01-23 15:21:19
  欣赏作者文笔,美赞同学,历历在目,句句动情。
平生无别好,音乐与文字。努力一份苦,过后一份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