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北】连长的谢忱(随笔)

编辑推荐 【东北】连长的谢忱(随笔)


作者:望见马克 白丁,1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3发表时间:2019-01-25 10:51:01
摘要:老职工胳膊手臂工伤,知青连夜长途送往医院抢救。老连长一直怀念感恩知青,道出心里话。


   197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连部里领导们正在开会,分析阶级斗争新动向,针对近期发生的信号弹研究对策。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惊叫:“于学雷手被铡草机铡掉了。”连干部无不震惊,急忙跑出房间,来到马号旁,只见于学雷自己左手攥着右手的手腕。怎么回事?原来发生了工伤事故。
   于学雷是河北队机务排老职工。那晚,女知青一个班铡谷草,老于负责看管发动机,女知青负责喂送谷草。气温零下42度,是鲜见的严寒。女知青们毛衣外面套上小棉袄,小棉袄外又穿了兵团黄棉袄,一个个笨手笨脚的。她们往铡草机里续一小捆一小捆解开捆的谷子。老于嘱咐她们,如果有冻土块卡住了铡草机,千万别戴手套去捅,弄不好就把手带进去了。女知青们分工协作,有往机器旁堆谷草的,有往铡草机里续谷草的,紧张有序,忙个不停。不一会儿累得身上出了的汗,从黄棉袄上透出来热气,在后背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老于看这么冷的天气,担心战士们冻着累着,就让她们多运些谷草围放着他身边码一圈,他在看管机器同时往铡草机里续草,让女知青们到马号的火炕上取暖歇会儿。干了一会儿,女知青又冷又累,躺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真是舒服极了,正要昏昏欲睡的时候,不幸事件就发生了……
   紧急中,连长一边派人快去找潘老板子套马车,一边叫卫生员作医务处理。三匹马驾辕的大挂车很快来到跟前。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车老板看不见路,无法使唤马走在路上。怎么前行?在这种情况下,只听人群里有人喊:“连长,马号有马灯,我在前面提灯领路。”连长应了一声:“好,好好。”这个提马灯领路的人就是张铁笼。他身体壮实,身材微胖,浓眉大眼,皮肤显黑,穿着利落;冬天棉大衣习惯披在肩上,一笑脸上俩酒窝,为人仗义随和。就在那天夜间,张铁笼提着马灯在前面领路,潘老板在后面赶着马车,连长在车上搀扶于学雷,急速奔向二十多里外的团部医院,张铁笼提着马灯领路小跑。25连的道路都是田间小道。老职工们说:春天走耙地,夏天走趟地,秋天走翻地,冬天走雪地。张铁笼以顽强的毅力,饱含着对老职工的深情,深一脚,浅一脚不停地小跑着,连长在车上听到他喘大气的声音,知道他一定跑得的很累了,可连长竟没想起来派人替换张铁笼。张铁笼提着马灯艰难地跑了十多里,到了龙山脚下,过了水库大坝,道路好走些了,连长叫张铁笼上马车歇一会,可他上车片刻就下车了,连长说,你多歇一会儿。张铁笼正维说,我身上都是汗,衣服都湿了,越坐着越冷。这时连长听到怀里的老于哭声,连长问是伤口太疼了吧?老于说,疼,我能忍着。前面带路的小张为我遭这个罪,我心里过意不去。连长再次催促张铁笼上车,他说:我还是在地上慢慢溜达好。就这样张铁笼在漆黑寒冷的冬夜跑了20多里路,耗费近两个小时,把老于送到团部医院,医生很快地为他作了截肢手术。
   老于心疼知青战士,怕她们冻累坏了,替知青多干些劳动,他却失去了那宝贵的手掌。他对知青的疼爱,二龙山父老对知青的爱,我们永记在心头。三十多年过去了,连长也想不起张铁笼的名字,2010年八月十六日,我们一行回访龙山,连长提起这段往事,在交谈中,经我们回忆,想起了是张铁笼他。连长千方百计地找寻,叮嘱我千方百计要找到他,要我们替连长谢谢张铁笼,感恩他对龙山父老的关爱。让我感到非常诙谐和不可思议的是,那天晚上连领导开会的内容,恰恰和于学雷有关。因为有人向连领导反映,怀疑老于是打信号弹的人。
  

共 13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1971年冬天发生了工伤事故,连长一边派人套马车,一边叫卫生员作医务处理。张铁笼提着马灯在前面领路,潘老板在后面赶着马车,连长在车上搀扶于学雷,把老于送到团部医院,医生很快地为他作了截肢手术,老于是因为心疼知青战士,怕她们冻累坏了,替知青多干些劳动,他却失去了那宝贵的手掌。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人间有情,世上有爱。推荐阅读!【东北风情编辑:老笨熊李春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