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夜 (散文)
晚饭后,闲躺在阳台的摇椅上。黑暗中,手机像养熟了的猫咪乖巧地卧在胸前,吟着古琴大师李祥霆的《离骚》、《秋风词》
月亮还没出现在眼前。东南方有一颗安静明亮的小星,是我视野之内唯一的星。天空是墨蓝色,大片大片灰白色的云缓缓向西流动,像去赴天宫盛宴。它们从小星面前经过,小星透过云片断裂或稀薄之处忽闪忽闪,像踩着滑板反向飘移,精灵可爱。
城市的夜空染了霓虹,摩天大厦把天撑得很高,把星星推得很远,即使住在一百多米的空中,仍然很远。
最美的星空在记忆里。小时候,夏夜随父母睡在打麦场上看麦子。白天新打的麦子归拢成堆,还没来得及把麦粒与麦衣分离,如果不看守,一晚上过去可能会丢掉几麻袋,这种事情常有发生。小山似的麦秆堆,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我们睡在干燥清香的麦秆堆上。四野阒静,清风徐徐,繁星如钻般闪耀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天很低,星星很近,仿佛搭个梯子就能摘到。父母在轻声闲谈,我忽闪着星星一样的眼睛,出神地看着星空,小脑袋里天马行空。那是种无比新鲜、奇特、快乐的感觉。
微信朋友圈有人展示过乡村旅宿的星空房,是屋顶上空出一块,盖了无色玻璃,可以看到天空的房子,看上去的确很美妙。我试着想象过自己睡在里面,感觉那方天空太逼窄,又想象完全没有屋顶、或者干脆睡在露天地,都无法回味到睡在打麦场上看星空的感觉。
一切都在变,过去的美好体验无法复制和重新拥有,只能怀念。
对于乡村,前半生远离,后半生怀念。远离是自我的选择和成全。从小就梦想着走出乡村,即使田园的美丽也无法牵绊住要远离的心和脚步。跳出农门也是那个年代所有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谁不希望过上富足舒适无忧的生活!
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到如今中国乡村生态旅游如火如荼,连北国的雪也大放异彩,乡村、田园的审美价值逐渐被挖掘、发挥,转换成经济价值,更多农民依靠乡村生态资源得以缓解生存的压力,令人深感欣慰。愿更多的农民早日过上生存无忧的生活,也能有闲情欣赏田园之美。
城市与乡村、现实与回忆,在时空中并行。我怀念乡村,也爱如今所生活的城市,这里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也有“万人如海一身藏”的孤独和自由。这里飘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梦想和故事。缄默中,彼此隔离,又深深理解,如此很好。
把所有我怀念的,和我的灵魂一起,挂上月亮、星星,只要远远地看着、被照耀着,便能拥有和回归。
过来一片长长的云,严严实实隐没了小星。那片云像一支长长的看不见尾的队伍,以蜗牛般的速度行进。我耐心地等小星再现。浮云终会散去。而如果我此时才来到阳台,就不知道那片云后面有一颗星星。
对面楼上,没有看到像我这样闲坐或看风景的人,不知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样隐没在黑暗里。亮着灯的人家,一家的阿婆到阳台上找东西,身后跟着一只小狗,欢快地摇着尾巴;一家的男人平抱着幼儿在客厅里来回地走;另一家,一对年轻男女关灯外出,把黑暗留在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