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广播,时光的声音传奇(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广播,时光的声音传奇(随笔)


作者:若萦 秀才,216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06发表时间:2019-02-02 10:25:55
摘要:广播,时光的声音传奇。而我们作为俗世洪流的一滴水沫,且行且珍惜时代赋予的每一份珍贵!

那天打开一个音频链接,传出肇庆电台著名主持人黎珊把市作协举办的“红豆文化”征文作品用广播故事的艺术语音演绎方式与大家分享关于“南国红豆”的故事。再次听广播,有一种久违而熟悉的亲切感觉。
   多久没听广播电台了?曾几何时听广播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七八十年代,我的老家在老街道——五经里。那时家家户户都安装广播,每天早上六点转播《中央新闻联播》,午间十二点和晚上六点最受欢迎的粤语小说连播,最耳熟能详的是著名的“讲古大师”张悦楷和林兆明两位前辈。张悦楷多才多艺,与刘兰芳并称"北刘南张",在1983年到1987年整整4年间,他用粤语讲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晚年的毛泽东》等等小说连播,成为广东人追听的节目。他的语言流畅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倾倒了两广粤语地区的听众。他实际上是把过去在广东茶楼的说书搬到电台上,每次他的开场白多为“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话说……”收场多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说起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最家喻户晓是他惟妙惟肖演绎的《西游记》。那时候传颂他讲的《西游记》是“走完一条小巷,可以听一段完整的故事。”听“古仔”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那个年代收听街道广播是市民最好的闲余消遣。还记得我那位八十六岁仙逝的老婆太,临终前瘫痪两年多睡在大厅里,神经错乱的时候,每次听到那首最流行的《酒干倘卖无》时,她就会喃喃自语说:“我娘又喊我了……我娘又喊我了……”
   后来固定挂墙式的街道广播渐渐被家庭轻携式的收音机代替了。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贴心的广播主持人,都成为我关注焦点和崇拜的对象。记得读高二那年的母亲节,有个“母亲节”征文比赛,自己写的一首诗被电台播读,那份兴奋真是难以言喻!
   回忆起校园时的广播,更是有着甜美的回忆。每天课间广播传来青春气息的校园民谣、时尚活力的流行歌曲,让我时常回味那段青葱的美好岁月。
   我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我曾偷偷地报考过一次市广播电台公开招聘主持人。记得是去第六中学参加了笔试,笔试通过后收到通知再到市电台进行面试,面试主考官是当时市电台最红的主持人梁圆圆,可惜我天性内向,没有历炼的经验,临场太紧张了,以失败而告终。这成为了我人生一段简短而美丽的小插曲。
   时逝物转,在这个物盛高速替换的时代,广播电台默默在苟且存活间挣扎着。或许现在,只有公共司机师傅、寄宿在校学生、外来民工等还在收听电台广播。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媒体行业也迎来了转变与改革的时代,当前的信息传播将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持,在各个智能终端上进行高效的传播。所有的信息资源都能整合、共享,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再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广播媒体的发展需要走向媒介融合的道路,依托新的平台终端介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适者生存,是万物的生存之道。看过南派纪录曾报道一篇关于电台与电台制作人的故事《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只为复兴电台文化的声与音》如是说:“电台是铭刻时间的声音传奇,它让人类的情感表达第一次穿越时空界限,激起情绪共鸣;它陪伴人们经历了战争与和平,释放了自由的怒吼;它慰籍无数孤独的灵魂,将心灵的孤岛连接。在如今的速食文化时代,听电台成为了一种珍稀而有趣的生活方式。”通过电台,去邂逅不期而遇的惊喜,去探索充满想象力的未知世界,去寻找久违的“声”活乐趣。
   广播,时光的声音传奇!

共 14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耐人寻味的回忆性叙事抒情随笔。听广播电台,那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七八十年代,作者听得最多的是粤语小说连播。著名的“讲古大师”张悦楷和林兆明,声音富有张力,描述生动,人物鲜活,曾倾倒了无数两广粤语地区的听众。后来,街道广播为收音机所取代。广播节目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流行歌曲非常受欢迎。作者曾有一次去考广播主持人的经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对广播的热爱可见一斑。现在,网络成了生活的让主宰,速食文化时代,听电台也成了一种珍稀的生活方式。文章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描写生动,语言风趣,情感细腻,表达了作者对电台时代的美好追忆与回味。值得细品,倾情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2-02 10:29:53
  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回忆,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若萦        2019-02-02 13:49:16
  感谢阿巧老师费心编评!祝心怡每一天!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2-02 10:32:28
  文章选材典型,语言风趣,事例生动,情感细腻,写出了一代人的心声,表现了作者对电台生活时代的美好追忆。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