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新中国的外交(随笔)
新中国刚刚成立,毛泽东选择了与苏联斯大林为首社会主义国家集团建立外交关系的政策。说是选择,其实就是顺势而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美苏是战争同盟。这里的“中”,在美国人眼里的指的是是蒋介石的“中”。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与蒋介石全面内战爆发。美国支持蒋介石,给国民党军队做了非常精良的装备用来对付共产党。美苏争夺世界,美国人为了防止苏联控制亚太地区,迅速与日本结成同盟,在东北亚给中苏插了楔子,牵制苏联和中国。因此建国后新中国不可能选择美国为首先的外交关系。
美苏在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东西方两个阵营争霸世界。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过程中,一直得到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所以,建国后,共产党选择与苏联建立最紧密外交关系的政策也就是顺势而为,只有选择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别无他选。建国之后,立刻有大批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成员苏联,越南,朝鲜,古巴,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纷纷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宣布与蒋介石台湾断交。建国不久,毛主席就访问了苏联,这也是他一生中出访的唯一一个国家,而且一生仅有的两次出访都是同一个国家苏联。从中足以看出,毛主席对外关系中对苏联的重视程度。
此时,新中国急需得到这些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承认与帮助。尤其是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蒋介石仍然觊觎着中国大陆,随时都可能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反攻。因此,非常有必要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亚洲周边国家也是新中国外交关系的重点,这样可以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安全与稳定。因此,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蒙古,朝鲜,越南等国家也陆续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非洲,拉丁美洲等穷朋友是我们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国际斗争同盟,是我们需要团结和依靠的战略伙伴。正是非洲弟兄把我们抬到了联合国,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地位。
欧洲第二世界英法德意等也是我们团结争取的对象,也相继建立外交。欧洲国家中,法国领导人率先决定与中国建立外交并访问中国,受到毛主席多次接见。
美日顽固反对派是我国最核心的敌对力量。
为了对抗美帝国主义的封锁恐吓威胁,毛主席创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与第三世界国家,被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美帝国主义。争取第二世界的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利用美帝与西方国家的矛盾,选择区别对待。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时彻底否定斯大林,两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严重冲突,最终导致中苏边境严重对峙,走到兵戎相见的严重事态上来。
美苏争霸世界,两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畴。毛主席审时度势,预料到美国有拉拢中国的必要和需求,有瓦解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意愿。中国也需要美国的帮助,一方面缓解中美对立关系,避免腹背受敌,另一方面,苏联威胁近在咫尺,步步紧逼,握住了美国这张牌,苏联会有顾忌,中国心中也多了一些底气,减少一些负担。于是,毛主席利用乒乓球外交,开始了与美国的接触。通过巴基斯坦总统传递出了对美友善的良好信息。美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来华,最终实现了美国总统访华,毛主席在北京接见了尼克松总统,震惊全世界。中美两国经历了在美国支持下与蒋介石的国内战争,经历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较量,最终还是化干戈为玉帛,为了共同对付苏联,走到了一起。随之日本与中国建交并签订中日友好条约。毛泽东可谓是合纵连横的典范,蜀吴联合抗曹,赤壁之战的再版。
为了巩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为了支援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与独立,通过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革命输出,结成了广泛的国际反美统一战线。对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越南,柬埔寨,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在自己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进行不少援助,许多人不理解,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试想,假如没有这些穷朋友,就没有自己的国际空间,没有这个空间,就没有美苏对中国的重视和畏惧。
有人说,假如毛泽东学习印度就好了。印度既不追随美国,也不追随苏联,尼赫鲁搞了一个不结盟运动。结果对抗中的美苏直到现在仍然都在争夺印度。而中国选择了苏联阵营,结果最后美国和苏联都对中国关系十分恶略。这里面,中印有一个区别就是,中美之间有着国内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仇恨,印度不存在这个先天不足,因此,中国没有更多的选择。
革命输出既是外交战略,也是外交战术。毛泽东往往选择对他的反政府的一方进行支持,输出革命。特别是选择对正在反抗西方国家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的斗争力量进行支援与革命输出。这样做一是直接帮助这些国家坚定的与美作战,二是将抓住了这个国家未来掌握权利的人,既要挟着他的当天又掌控着他的未来。在野和执政双方都有必要与中国保持联系,以稳定他的国家局势,即使他换届或者政变,与中国的关系不会有太大变化。不像现在这样,刚刚投了资,总统一换人,紧接着就要推翻在建工程项目,蒙受巨大损失。那时候不会如此,因为毛主席不仅控制住了他的当权,也掌握住了他的的反对派,主动权在握。将来不论是哪方掌权,与中共国的联系都不会中断。假如那时做了投资出现风险,加大对他的反对派支持力度,问题就都解决了。
毛主席的革命输出遍布世界各地。日本共产党的游行示威,美国黑人运动,琉球独立与反对美国驻军等运动,中国革命输出就像他们的幽灵噩梦,无不渗透着中国革命输出的影子,可以说,美日对此还是十分担心,十分恐怖不安的。毛泽东对美国的国内矛盾,阶级斗争,种族歧视,民族冲突等问题做足了功课,把中国革命的火种深入到敌人的心脏,搞乱他的政权。就像“流氓”会武术,谁能挡得住一样,让敌人闻风丧胆,惶恐不安,胆战心惊。世界各地共产党和反对党的武装力量,都学习毛主席的军事斗争理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反对压迫反对剥削,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运动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只要他与中国为敌,毛泽东迟早会通过革命输出颠覆他的政权,搞乱敌人,他敢总和中国长期对抗而不妥协吗?
有了这些亚非拉,中东地区的朋友,才有了后来合作开发石油等能源资源,才有了中国发展。近年来国外投资和一带一路,都需要国外市场,需要对外贸易,也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外交基础。
正是有了毛主席开创的中国外交路线,新中国的朋友遍天下。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国际环境,才为后来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广泛的合作与交往空间。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国际关系,后来的改革开放,开放给谁?
有人把毛主席提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说成是闭关锁国,这就大错特错了。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需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美国等高科技依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封锁着我国和其他国家。贸易争端不断要挟着我们,不靠自主创新,奋发图强行吗?
现在我们赢得的发展机遇和国际空间,基本上还是延续着毛主席开创的外交硕果。那时候,毛主席与尼克松的会面,才有了1979年1月1日中美联合公报。大平正方,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等日本政治明星访华都是毛主席时期中日关系改善以后的结果。这怎么算是闭关锁国呢?
恰恰相反,正是毛主席给我们留下的丰富外交财富让我们受用一生,为共和国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