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鞭炮争论何时休(散文)
对于燃放烟花爆竹,也许从开始就会有争论吧。具体到我们家,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与母亲对于这个问题,每到年底就争论不休。我记得最清楚的是1956年的腊月二十三早上,当时我七岁。我的母亲说:“家里的唯一银行就是‘鸡屁股’,一个鸡蛋只能换伍分钱,一毛二分五就能买一斤盐,七毛钱就能买一斤肉,咱家过年的钱只够买一斤猪肉一斤羊肉,余下的钱连买一斤盐还不够,哪有闲钱买鞭炮?再说让小孩放鞭炮不安全,生怕崩伤手。买颗糖吃嘴里还觉甜,买个炮一放就没有了,掏钱买害怕,实在划不来,咱家禁止买鞭炮!”我的父亲说:“咱买上一斤盐,盐不吃不行。一斤猪肉做供品,二两羊油做饺子馅,余下的钱全部买炮仗。不吃肉外人看不见,不放炮外人听得见。过年不放炮,不算过了年!”父母亲相持不下,我哭闹不止,一锤定音:“小男孩谁人不放炮?不给我买鞭炮,我就叫你们过不成年!”
我的父亲说:“男孩子嘛,胆小饿断肠,胆大吃四方。放炮能变胆子大,这炮必须买!”父亲说的真不错,我通过放鞭炮,就由胆小如鼠的小绵羊变成了胆大包天的小英雄。我童年时候最期盼着过春节,过春节最大的乐趣就是放鞭炮。
到了我十来岁的时候,我就成了放炮能手了。那时的供销社一般只卖三种鞭炮,一种是一毛钱一个的大雷炮,拇指大小,声震如雷;一种是小鞭炮,点燃后如爆竹一般清脆急促;还有一种是“起火”(火箭),竹篾子上端是二踢脚,身子轻盈细长,如同苗条的少女,朝上拿在手中点燃后,先是一声脆响,接着飞上去十几米高,远远地又是一声轰响。我家中缺钱,只能给我买一挂浏阳产的500响小红鞭炮,我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舍不得一下子放完,就将一枚枚穿着“红袄”的小鞭炮,从“麻花辫”上解下来,每天拿十个八个,放在口袋里,一个一个地放。开始是放在地上放,慢慢胆子大了,拿在手上,点着后往空中扔,鞭炮在空中炸响,红色的纸屑纷纷扬扬,随风飘舞,洒落在皑皑雪地上,点点如花,格外鲜艳。后来感到不过瘾了,我有了压岁钱就去买大雷炮,我不敢拿在手里放,就把它插在雪堆上,一声剧烈的爆响过后,积雪往往被炸出一个大坑,天女散花般的纸屑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的同时,一股硝烟的馨香,如同石子投入深潭后荡起的涟漪,一波波一圈圈向四周飘荡,年的气息就这样随着硝烟钻到了我的心里。
放鞭炮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没有鞭炮声,不算过年,家家都图个吉利,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送走旧年,迎来新年和好运。放鞭炮最热烈的时刻,当然莫过于年除夕晚上。成挂的鞭炮噼里啪啦,声调紧凑清脆;单个的炮仗咚咚作响,调门高亢嘹亮。村里谁家放鞭炮,只要鞭炮声一起,我就会循声而去,常常是走了东家走西家。硝烟散尽后,地上总能捡到许多哑炮,这其中不乏上好的小炮。它们尚未被点燃,就被崩飞了,此刻正散落在雪地上。我弯腰低头,仔细地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从鞭炮碎屑堆里捡出一个个“漏网之鱼”,其中有个头粗壮的大地红,也有模样俊俏的花皮炮,最多的是纤小的小红鞭儿,很快身上的布袋子就装满了。满载而归的我,甭提有多高兴了。
我把这些捡来的哑炮装在一个铁皮盒子里,放在热炕头上,烘干燥了,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了。对于捡回来的这些鞭炮,放的花样很多。我把没有焾子的小鞭炮,从中间掰开,头对头地摆成一圈,用引燃的香头去点,鞭炮里的黑火药会次第“刺”出一束束火花来,艳丽异常。我把有焾子的小鞭炮放到雪堆上或土窝里,用长长的香火去点,点燃后快速跑开,随着一声炸响,就能看见雪或土粒被高高扬起,非常壮观。当然,花炮就不用这么担惊受怕了。没燃放的花炮,多半是包裹得纸紧,焾子未燃进去的缘故。这时,只要把花炮包裹纸一点点剥开,露出一点未燃的焾子来就行。燃放时,站好位置,只管去点,然后就可以尽情地欣赏花炮燃放出来的美丽焰火。我越放越高兴,越放瘾越大。总是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过足放鞭炮的瘾就好了。
等到我当兵转业,上班挣工资手中有了钱,我每到春节就过足了放鞭炮的老瘾,总要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去购买烟花鞭炮,不惜花钱。购买的每挂鞭炮都是广西合浦产的万字头,一买就是十几挂,大火箭、小地雷和各色各样的烟花爆竹应有尽有。起五更时,我放的鞭炮长久轰鸣、震耳欲聋,爆竹烟花五彩缤纷、开满天空。
我把两个儿子也培养成了放炮高手,由此开始产生了与爱人的激烈争论。我的爱人是个医生,每到过年都免不了要治疗被鞭炮炸伤的小孩。她对放鞭炮深恶痛绝,对放鞭炮引起的火灾更是触目惊心,她坚决要求在俺家禁放烟花爆竹!我和两个儿子论调一致,少数服从多数,燃放烟花爆竹愈演愈烈。她的心愿无法实现,气得干急没有办法。
有时夫妻俩躺在床上,各持各理,辩论得特别激烈,一夜也不觉得瞌睡。
我引经据典,绞尽脑汁,详述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种好处。
我说,燃放爆竹从人类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据古籍记载,那个时候的人类在深山老林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有些野兽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来伤人和抢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些野兽,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吓其远遁,可得人类平安。随着火药的发明,火药爆竹取代了过去的竹节燃爆。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鞭炮。王安石的《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习惯从除夕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辞旧迎新,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春节放鞭炮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放爆竹是传统民俗,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到了现代,春节是我们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而放鞭炮是最能体现年味的一种载体,成了老百姓欢迎新年、增加喜庆欢乐气氛的一种特殊仪式。鞭炮声有一种吉祥的寓意存在,人们对过去一年非常满意,希望下一年红红火火,都想用持久的鞭炮声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概括起来过年放鞭炮有十大好处:
一.提高全民国防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发出了“全民国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伟大号召。面对祖国周边军事环境的日益严峻,我们要加紧思想准备、思想动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居安思危,提高警惕,我们的世界有战争,时刻都有发生战争的危险。训练战马要用鞭炮声,增强战备观念同样也需要鞭炮声。隆隆的鞭炮声,就是最好的国防教育!
二.为危险行业预先培训。过年放鞭炮可给一些危险行业一个提醒,让这些行业加强安全检查与预防。也可以通过燃放鞭炮给小孩子普及一些安全知识,通过小时候的预先训练,这些人长大后如果从事危险行业,如军人、警察、化工、军工等,可提高安全意识与机能。
三.平衡大自然总音响。要有爆炸,要有地震,要有海啸,要有雷声,要有战争硝烟和枪炮声,大自然充满了各种震耳的音响,这是人类无法消除的大自然总音响。人为的鞭炮音响在大自然音响面前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若是缺少这些人为的音响,自然就会有自然灾害的音响来补充。过年要有动静,静静地过年,非常可怕。该有的声响你凭个人力量是不能抗拒的,大放鞭炮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中国有两年禁止鞭炮最厉害,是在1995、1996年春节,1997年后就不再强令禁止了。那两年全国大范围禁止鞭炮,在春节没有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但我们放了个几亿美元的大‘两响’,发射卫星的火箭爆炸了,之后全国各地的煤气管道、化工厂发生了远远多于其它年份的爆炸事故。这不是迷信,这是科学。
四.雷气通心有利健康。中医理论认为,过年放鞭炮好比雷气通心,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有报道称,说某某某由于打雷或听到鞭炮声,眼睛视力恢复、多年的哑巴开了口、植物人苏醒。现代医院在抢救病危之人时,也采取电击方法,来唤醒心脏。
五.超声波杀菌减少疾病。春节是春天的开始,各种病毒细菌在严寒的冬天大部分被冻死了,但有少部分还生存着,此时强烈的音响与震动,可再一次地杀灭过冬的病毒,来年可以减少传染病的流行。
六.加强大气环流。集中时间,高密度强度地燃放鞭炮,响声可震动大气层,对来年的降雨有利。大的战争过后,多是雨雪天气,人心也影响天气。
七.唤醒大地的种子。春节是春天的开始,地气开始上升,通过震动先唤醒一下种子,到了惊蛰那天,天还要打雷的,为新的一年生命的繁殖做准备。
八.放松心情。过年时,大家几乎都放下了工作与忙碌,心也收了回来,心要旷,神才怡,也就是心旷神怡。爆炸能打开心理空间,让心情舒畅,燃放烟花爆竹时的声势能给人以畅快淋漓的感官享受。心情受压抑,就会憋出来毛病。现代人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可通过燃放烟花爆竹得到释放,缓解平日的压力。春节早晨,先放爆竹,开门大吉,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满堂红火。盈满瑞气,喜气洋洋。
九.增强节日氛围。过年放鞭炮能够增强节日氛围,抒发过年的喜庆心情,调动人们积极的情绪,对于浓厚节日气氛,不失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形式。有了鞭炮燃放时的脆响、闪光和硝烟味的春节,才是一个年味更加浓郁的春节。放完鞭炮,满地的红色代表喜庆、幸福、吉祥,红色能使人精神振奋,保持精神集中,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十.弘扬历史传统。春节燃放烟花鞭炮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民俗,蕴含着文化的元素,喜庆的色彩。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每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放鞭炮则是过新年里重要的习俗之一,它是浓浓年味的重要体现。爆竹声响代表着辞旧迎新、代表着喜庆心情、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在新年来临时,大家怀着对新春的企盼,与家人朋友一起,点燃那一枚枚爆竹,在噼啪声中感受那份愉悦,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保护了本民族的独特风俗,增添了世界文化的活力。现在的春节已经发展成了世界性的隆重节日,不光世界华人过中国年放鞭炮,美欧等西方国家的首脑也祝贺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喜欢过春节放鞭炮。烟花爆竹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已不仅仅是一种风俗,更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并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一起走出了国门、传遍了全世界。
我的爱人针锋相对,挖空心思,旁征博引,也陈述了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五大弊端:
一.人身危害。烟花爆竹的爆破力很强,如果不在规定范围外观看烟花爆竹,有可能伤害到自己。而且,有些爆竹没有熄灭,一些小孩子去摸,爆竹燃烧起来,便把小孩子弄伤了。春节时期,医院里的伤员比平常多出了几倍。
二.经济损失。燃放烟花爆竹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每年因此而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及火灾火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政府相关部门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严阵以待,付出非常大的人力和财政成本来维护燃放安全,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把宝贵的纸张(树木)、化工原料都燃烧掉,浪费了国家资源。每次大型焰火花费人民币上百至千万元,全国烟花爆竹年消费量高达35亿元以上。
三.环境污染。燃放烟花爆竹响声大,烟雾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空气污染会刺激人的呼吸道,让人咳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烟花爆竹多用化学类物品制成,燃放后的产物会通过生物圈内的循环渗透到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会引起雾霾天气。渗透的有毒物质通过人们对地球的开采最终会进入人的身体内,危害健康。会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不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
四.噪声危害。燃放鞭炮时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产生噪音污染。燃放鞭炮所发出的噪音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它不但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疲倦等。特别是一些爆发力很大的爆竹的燃放,让老人和孩子受到惊吓,让人难以安睡,病人胆战心惊,对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些惊吓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五.残留危害。鞭炮残留下来的盒子这些东西大都流入了废品回收站,送到造纸厂回收利用。有关专家表示,烟花爆竹残留物上有很多有害物质。
总而言之一句话,燃放烟花爆竹庆贺新年的老习惯已经不适宜当今社会,已经到了非禁不可的地步。
我不服气,反驳了爱人的观点:
一是经济利益巨大。近年来,全国烟花爆竹生产情况非常乐观。目前,我国共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千家,所涉及的品种达十三大系列近50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达百万之众,年产量达4500万箱,其中近40%的产品用于出口,占世界烟花爆竹销售量的一半,中国已经成为了烟花爆竹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年生产总量都接近100亿元,各种税收30多亿元,烟花爆竹产业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若是禁放烟花爆竹,谁来养活这百万工人,谁来掏出这30多亿?
但大思过后,是篇启人心的好文,好文点赞了。
新世纪,风尚在飞跃。
孙兄新春好。受累,敬也。
感谢东辰贤妹的跟评和支持。祝东辰贤妹开市大吉,开始再创更大的辉煌!